人物|何遂、吴石《长江万里图》长卷的故事:诗画合璧传千载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7-10 09:00

◎何迪 郑立

编者按:何遂,同盟会元老,其五个孩子中,有四名共产党员,原农业部长何康为其三子,原中国新闻社记者何达为其幼子。吴石将军是为解放台湾而献出生命的革命烈士,他与何遂既是同僚也是同乡,使吴石与中共建立联系的就是何遂。何遂本人能书善画,工诗词,曾有几千件藏品捐献给国家。吴石亦是诗词好手。今年6月10日,何遂、吴石生前合作的诗画长卷《长江万里图》被国家博物馆收藏。本版特刊发何康之子何迪就此写就的怀念文章,以飨读者。

为了实现90岁高龄叔叔何达临终前的嘱托,经多方人士共同努力,一幅66.4米的诗画长卷《长江万里图》终于在6月10日这一天捐赠给了中国国家博物馆。这一天,也正是1950年我潜伏在台湾的地下英雄吴石将军在台殉难日。

这幅长卷由何遂作画、吴石题诗,于1941年4月完成,在何家珍藏了82年。

何遂生于1888年,殁于1968年1月10日;吴石生于1894年,牺牲于1950年6月10日。他们是同乡,福建福州(闽侯)人;是军中将领,官拜中将;是文人,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浸润,又都有欧、日观战留学的经历与视野。他们参与了辛亥革命、民国肇建、反袁护法、抗日战争、解放战争至新中国成立,始终站在了历史进步的一方。吴石自许为“戎马书生”,从军一生,但以文化传人自居;何遂则是“武胆文心”,效仿“鲁仲连”,合纵连横,但骨子里是中国传统的“侠”与“士”。

这幅长卷不仅仅承载着何遂、吴石的兄弟情谊、文化素养、共同追求、理想信仰,诗画背后的故事更反映出中国近现代史上悲壮而光辉的一页。

西山无名英雄纪念广场祭奠吴石等先烈

六游长江图以志盛

长江是中国历代文人墨客最钟情的题材。宋元明清都有大画家留下的传世佳作:宋有夏圭、米黻(芾),元有王蒙,明有戴进、吴伟、沈周、文徵明,清有王翚,这些不同版本的《长江万里图》分别珍藏于故宫博物院、台北故宫、美国大都会博物馆、波士顿美术馆等地。但除了清代王翚的16米长卷为长江全貌图,其他名家都只取了长江之一段,包括前两年轰动一时的南宋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也只取了长江的庐山和鄱阳湖部分。绝大部分画家也并未走过长江全程,像王翚的长卷是取自前人画作中的神游。

何遂则不同,在1940年冬作画前,已5次沿长江而行,他既受到了先辈画家的影响,又有亲眼的观察和体验。当他75岁、1963年11月第6次游长江时,在两幅大画上作诗并题记,回忆自己与长江的渊源:“乘江蓉(船名)东行至汉,计离渝已十八年,予十二岁入蜀,溯江五次。自思前后,因成此诗,并写为图以志盛代。”他录下了15岁时的诗作:“滩行最险处,涛声乱入耳;仰视不可攀,返顾莫能止。何安复何危,瞬息决生死;远游良多艰,壮心未能已。”题曰:“此予一九零三年由蜀返闽,舟过瞿塘所作。今已历六十年矣,生平遭际一何近似乃尔。”

何遂把自己的人生与长江相连,把自己的理想、情感注入了《长江万里图》的创作中。其画中万里长江源出岷山,横贯四川;闯出三峡,奔向江汉;辗转九江,回旋湘赣皖;漫淌苏浙,穿越宁沪,奔腾入海。近70米的长卷在九江段、武昌段、三峡段、川江段均留下了吴石的诗句,画龙点睛,道出了两位军旅之人在抗日战争中共同的经历与情怀,也用文字描述了画中山水的韵味,让一幅出自二人合作的长江更有了深层次的解读。

何遂与家人

“三春鬓改”“十丈图成”

何遂、吴石诗画合璧的《长江万里图》完成于1941年春。自1937年“七七事变”,经1937年12月南京失守,于1938年3月至4月的豫东会战,6月至10月武汉保卫战,首次长沙会战,何遂先后任第一战区高参室主任、桂林行营总顾问;吴石为国防部第二厅(情报厅)副厅长、第四战区参谋长,他们作为军人直接参与了对日作战。1939年年底至1940年年初,中日桂南战役,国军获昆仑关大捷,阻止了日军切断南部供给线、陷陪都重庆于困境的企图。何遂随同战役总指挥白崇禧亲临前线,战前他写下了:“昆仑关北迁江路,不断闲云自来去。淡淡波光浮一缕,斜阳如血,小梅几树,无那愁情绪。”

在桂南战役指挥部广西迁江时写下:“韬略从君仔细论。月光洗地凉如水,壁垒无喧,剑气诗魂。”“昆仑关外依然月,有胡笳满地悲凉。矛头蓐食,威弧动处,射落天狼。”

鏖战之际,他又写下:“文洒从容宴,半付与军书旁午。誓扫胡虏纵横,布衣还问吾土。”

这是何等的豪情与气概!他也曾“画虎题赠白健生(白崇禧)将军”:“昂头风起,传声谷应,山君一怒凭临。家国播迁,乾坤板荡,寇氛可叹陵侵。”

他期望与挚友一起,“并力澄清天下,大斗为公斟。”

而吴石作为桂林行营参谋处长参与了昆仑关战役,并以在华日本人民反战同盟西南支部总顾问名义,为在战役中牺牲的三位日本籍烈士松山、大山、鲇川写下了祭文:

“太和浩劫,产此鸱鸮。兴戎误国,荼毒生灵。侵略华夏,师出无名。压抑人民,墨动大兵。民生凋敝,农作不兴。灾黎遍野,哀哀其鸣。懿欤烈士,先觉天民。蒿目日弊,急谋自新。誓除军阀,拯溺国魂。一致反战,联结同盟。昆仑广播,警惕愚顽。正义浩荡,河岳星辰。天胡不吊,斫丧鸿熏。闻者哀悼,风悲日昏。英灵不灭,长存永生!”

1940年4月,桂林行营撤销,改为军委会桂林办公厅,何遂仍任总顾问。他在“将之桂林”《水调歌头》词中写下:“昆仑月,今古在,亦雄哉。”“还剩闲愁清兴,付于画心词笔,怀抱豁然开。豪气冲牛斗,泱泱逼人来。”

是年冬,何遂开始作画,写“题长江万里图”,首句便是:“浪淘人物今如故,遗恨旧游重省。鱼复云屯,马当风送,难写当时心影。”

尽管有昆仑关大捷,他仍难忘“廿七年(1938年)六月十二日随白健生巡视马当,廿七日晨离去而马当即于是日沦陷。”

马当是长江九江段中的要塞,有坚固工事与重兵把守。由于守军长官贻误,使保卫武汉的门户大开。吴石在画中距马当40公里的九江段写下了他的第一首七绝:“依旧烟岚入画图,年时游屐遍匡庐,云中五老女相顾,识得劳人面目无。”

这是在描绘入画的“烟岚”,回忆“游屐匡庐”。1937年“七七事变”后,蒋介石发表了著名的庐山声明:“如果战端一开,那就是地无分南北,人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任,皆应抱定牺牲一切之决心。”国共第二次合作、抗击日冦,九江庐山,成为见证。

但是,马当之耻难以忘怀,再追忆南京失守、武汉战役,何遂写道:“吴头楚尾凝望。溯从天到海,雄奇无尽。十丈图成,三春鬓改,举首苍冥高迥。”

当年与吴石同离南京,溯江武汉:“铁瓮城,何苍莽。秦淮水,休惆怅。正纵横胡骑,谁堪乘障。半着已教全局误,大言不自今朝诳。抚无弦汉上且羁迟,吾犹壮。”

诗中有着何遂对南京失守的悲愤,转至保卫大武汉;马当再失,撤离武汉;至1941年春,“三春鬓改”,心痛所致;“十丈图成”,情系长江,抒发“吾犹壮”的豪情;“誓扫胡虏”的意志,“布衣还问吾土”的决心,尽蕴含于《长江万里图》中。

抚今思昔“鸿文椽笔”

1941年春,继续作画之时,正值黄花岗起义30周年纪念日,何遂作“鹧鸪天”两首,题记:

“黄花岗纪念日。回忆辛亥春仲,将有广州之役,时方声洞、陈更新、严汉民、王印芗诸君集桂林福棠街二号予所(现改江南街三号,在江苏会馆对门)比首涂,予与方韵松、刘崑涛、杨子明送之大圩而返。及三月廿九日广州事败,予等未及发而罢。诸君中有生还者,复来桂寓予所。门外侦骑四集,予驱走之。再接再厉,遂有八月十九日武昌之役。予分道北走,于九月十日率十二混成协至石家庄,与晋革命军合。九月十二日,吴公禄贞至。予衔命赴娘子关,约阎百川来会。十四日阎吴既定策。十六夜吴公忽被刺。翌日晋燕军举予为燕军都督,兼燕晋联军副都督,以继吴公。已而清军大集,阎遂不出关,事竟无成。抚今追昔,感慨系之。”词中“英雄各有文章在,圣义应教性命轻”,舍生取义成为一代辛亥志士的信念。

吴石在《长江万里图》武昌段,题诗:

武昌夏口大江流,廿二年前忆旧游。

几度探幽攀古阁,也曾寻醉踏芳洲。

孤心郁勃隐双剑,共济安危托一舟。

楚客江篱无限感,秋风斜日更添愁。

“武昌夏口大江流,廿二年前忆旧游”,这两句记载了1919年吴石初识何遂。时广州护法军政府委何遂为“靖闽军司令”,联络福建志士,共襄义举,推翻军阀李厚基,事泄失败,牺牲十余人,何遂、吴石等结伴逃亡至武汉。

“孤心郁勃隐双剑,共济安危托一舟”,这两句吴石写下了与何遂的共同理想与抱负,这让他们成为生死之交!

回到现实,中日激战已三载,再溯历史,何遂寻古访重庆合州石头城,感慨万千,借古寓今,写下了《满江红·登合州钓鱼台访余玠故城》:“独钓中原,竟难遣怒涛声歇。扼东川卅年筹战,欷歔前烈。断础天池遗恨石,峭岩城堞伤心月。叹南风不竞死声多,何凄切。孤臣涕,终消雪。同仇忾,宁澌灭。赖鸿文椽笔,补苴亡缺。剑气犹张余玠胆,炮风空喋蒙哥血。剩寒蛰处处吊颓宫,雠危阙。”

余玠为南宋名臣。曾任四川安抚处置使。开府重庆,筑合州钓鱼城。1258年,蒙古大汗蒙哥围攻合州,被炮火击伤死,故有“蒙哥血”一句。全词以追思余玠为主线,洋溢着悲壮的情绪,表白了自己愿效仿余玠,与日寇血战哪怕为国捐躯的决心。“剑气犹张余玠胆”与吴石的“孤心郁勃隐双剑”,都是军人在国家危难之际,一剑在手,责任在身,以诗言志,必胜顽敌!

“奇险夔门”“沧桑可论”

三峡是自古文人墨客描绘长江诗画最多之处,何遂、吴石也不例外。《长江万里图》何遂在此着墨最多、最奇,也最为险峻壮观,因为这里是通往四川的大门,战时陪都重庆的关隘。何遂在1963年夜泊白帝城时有感,“有若风云者,波浪盖天湧,千古不能扫。”于是作画夔门,题诗:

“瞿塘峡八里,奇险在夔门。岩石如斧劈,尚留亿年痕。四川旧内海,沧桑若可论。内水与外水,劈开万山根。因此成奇景,请君看夔门。”

画是当年《长江万里图》三峡的放大版,气势更加雄伟,因为“远游良多艰,壮心未能已”,十五岁留下的豪言壮语,在抗日战争的艰难岁月中,更显得悲壮。

吴石题写的诗句:“远览方知天地宽,心安蜀道未为难。香溪初望昭君里,险水又经崆岭滩。艛艓顺流飞鸟过,峰峦当路怒猊蟠。欲探何处闻猿峡,一为停舟着意看。”则尽显了这对军人将领的胸怀,对未来必胜的信念。险水峰峦,“心安蜀道未为难”,因为“远览方知天地宽”。同时也描绘了画中三峡险滩急流,峰峦盘旋的景象,观飞鸟闻猿声,着意停舟,道出了文人雅士的情怀。

1941年何遂迁居重庆,与立法院同仁在北涪筑屋,与文人画家交往频繁,在“擅壑专业之馆”(何遂1943年作画题图),即战时国画界同仁专业画室,开始创作《长江万里图》。

四川旧为蜀国,诸葛武侯是何遂心中的偶像,在抗日战争的艰难时期,更令他怀念这位名相。看定军山武侯墓图,一连作词三首,借古抒情:“大星(诸葛亮)仍未陨,终古有光芒”,“壮志依然在,不道禄千钟”,“手有横磨剑,行矣破黄龙”,“日暮吟梁甫(意为葬歌),宇宙共悠悠”。诸葛精神不死,千载风骨仍存,这也成为《长江万里图》川江段的主题。

吴石为此段题图呼应:“恕无俊语酬风物,如此江山处处幽。杰阁凌虚吞远势,孤城衔日入深秋。四峨隐约云中辨,三水飞腾峡里流。胜地故应人杰萃,摩挱往跡思悠悠。”

两千年诸葛亮的精神不灭,“摩挱往跡思悠悠”,“胜地故应人杰萃”,蜀地成为抗日战争的中心,中华民族魂魄皆在川江段气势磅礴的山水之中!同时也描绘了气吞长江的凌虚杰阁、深秋暮林的衔日孤城、云中隐约的峨眉山峦、峡里汇入的奔腾瀑布,一幅大好河山,怎能让敌寇染指。吴石与何遂生死之交的兄弟,他们的诗画也互为表里。

画卷重展“荡涤倭氛”

1943年,中日全面战争已进入第六个年头,但中国再不是孤军奋战。1941年12月7日太平洋战争爆发,中、美、英结成了世界反法西斯的战时同盟,开辟了太平洋战场、中缅印战场,在中国取得了第三次长沙会战的胜利。作为军人,何遂、吴石参加了三次长沙会议,吴石作为第四战区的参谋长,在前线作战,何遂则作为立法院军事委员会委员长,在后方坚守。

“癸未(1943年)盛夏客贵阳,一晴十雨气候如秋,重展长江万里图,纷然往事都在心头,叠赠劬堂(何遂好友,著名学者柳诒徵)韵,再题此图。”何遂睹画思友,“系孤舟吊黄廔畔,天涯愁共人远。”尽管“笔端无尽豪游兴”,“可奈宫移羽换”。战乱的漂泊已成习惯,画中“看一派岷峨,江绕千峰乱”。

尽管战事频繁,但是文化活动不断,在桂林、川渝,以至1943年夏天居住在贵阳,何遂与各界文化学人交往,留下了许多诗赋绘画。何遂曾作词《水调歌头》:在漓江仿兰亭集会,聚四十余人,“陪都胜,名流集,发清讴。犹今视昔,千古天地一沙鸥。筹笔卧龙西蜀,磨剑屠鲸东海,烽火靖高楼。”继承光大中华文化传统,守土卫国抗击日冦是“戎马书生”的责任,也是“武胆文心”的彰显,两者实为一体。

何遂“廿八年(1939)年春偕次辰(军令部长徐永昌)却长绍戡参议游龙隐岩,见有于龙隐洞侧凿石作洞者,放翁(陆游)诗境刻石已罹此劫,行将及于宋三平蛮碑矣,次辰亟为言于健生主任而止之。三十年(1941年)三月重来桂林,半觉兄出示桂海碑目,知将于来月集全桂石刻拓本开会展览,属予为文记之。”

这是何遂为篆刻家林半觉作《龙隐访碑图》写的后记,记述了为保护广西碑刻遗址的故事。林半觉时年32岁,与何遂相差19岁,为桂林政府文化科员。两人地位悬殊,但为了保护桂林岩刻碑文,成为“忘年交”。林半觉耗时3年,将广西摩崖石刻拓片3000余幅,在湘桂大撤退时,抛家弃业而不舍拓片,保存了珍贵的文化遗产。何遂在诗中夸奖:“护维文物独有卿,凿碑作石使人惊。即今桂海访碑录,平蛮三将永留名。”

另一位是北平图书馆馆员许国霖,因敦煌文献与何遂成为好友。许国霖一生从事敦煌遗书编目工作。1943年在贵阳与何遂相识,“以所著《敦煌石室写经题记汇编》及《敦煌杂录》见视,其治学之笃,不以乱离转徙而有小异,意极可感。予自劫后图书尽失,文献无征,仅能就记忆所及拉杂书之。”这是何遂写“校经图序”的开篇,完稿于9月6日。该文列出四点,对列强强夺敦煌文物、国内盗卖文物痛加谴责,随后又详细阐述了他对中华文物保护的五点意见。

对于外国掠夺中华文物,他痛心疾首,“这于民族意识的消沉,真令人不寒而栗,可叹可恨”,“此可忍孰不可忍”。对于国内盗卖文物者,“尤其可恨”,“几千年来的文物不幸而有这黑暗无比的遭际,真可算是中国民族史上万分不名誉的一页了。”他把这归结为“清季全面腐败史的缩形”。

何遂的五点意见明确提出了禁止文物国际买卖,“古物国有”,通过外交途径收回流散国外的文物,国家设立“关于文化古迹的专管保存及研究机构”,“古物应专属中央,地方士绅及人民绝不许容喙”。今天读来,仍可见一颗中华赤子的拳拳之心。

在文中何遂列举了他的收藏,“个人所搜集的即逾万件,分存于北平图书馆、中央研究院、上海博物馆,并为著录成书十六七种,‘八一三’后寄存于北平故宫博物院所建之南京朝天宫库中。且同时尚寄存有赠与青岛博物馆者八箱,内金石彝器及拓本刻板千余种,并记于此”。最后他身体力行,万余件文物全部捐献给了国家。

中秋至,倍思亲。吴石五十初度,何遂为挚友写下了《百家令》“对酒当歌”,为的是“一洗胸中块垒”,词曰:“前身谓汝,恰中秋,明月人间能几。收拾乾坤归腕底,吾辈固应如是。多少英雄,古今人物,去去长江水。蓬莱清浅,望中澄澈无际。相与高唱分题,清谈据坐,莫问今何世。且尽平原旬日饮,侧耳羽书闻喜。荡涤倭氛,廓清禹域,方快平生意。老松仙鹤,一声横笛吹起。”何遂与吴石重整祖国山河,彰显中华文化,挥洒赤子之血的壮志雄心跃然纸上。

何遂生前捐赠文物上万件,他大概不会想到,去世55年后,他与吴石的诗画长卷《长江万里图》会为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感谢中国国家博物馆,你们收藏的不仅是一幅诗画长卷、中国历史艰难光辉的一页,更是收下了两位前辈对祖国大好河山的忠诚守护、对中华文化无比热爱的赤子之心!

供图/何迪

编辑/王静

相关阅读
在万里长江第一湾 开启绿色生态之旅
华西都市报 2024-11-08
吴为山塑石涛雕像在江苏扬州揭幕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6-11
收藏!《长安三万里》48首诗词汇总
央视新闻 2023-07-17
超凡想象力中的“诗境” 《长安三万里》带你孩子飞
中国青年报 2023-07-12
超凡想象力中的“诗境” 《长安三万里》带你孩子飞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7-12
万里长江第一条空中走廊 长江索道35岁了
重庆晚报 2022-10-26
“万里长江第一隧”海太长江隧道今天正式开工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2-09-07
罗长江长篇叙事散文诗《大地五部曲》研讨会在京举行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2-01-08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