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8日,易实精密在北交所上市,至此北交所存量上市公司数量迈入200家大关,较去年同期增逾一倍。这200家公司经营稳健,发展韧性较强;专精特新企业集聚,创新属性明显;企业规范性水平持续提升,社会责任意识不断增强。
北交所相关负责人表示,北交所已从平稳开市运行逐步迈向规模和功能双提升的关键时期,站在了新阶段新起点。为更好发挥北交所促进中小企业创新发展、支持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功能,北交所将在证监会统筹指导下,围绕优质企业供给、流动性提升、市场生态优化等重点问题,系统谋划推进高质量建设北交所的一揽子举措,着力塑造特色品牌和比较优势,推动形成可持续市场生态和向好发展趋势。
公司经营质量整体稳健
北交所在坚持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的市场定位之上,进一步聚焦“更早、更小、更新”。上述200家北交所公司中,中小企业占比83%,民营企业占比88%,近八成企业属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覆盖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精密制造、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细分领域。
专精特新企业是中小企业进行科技创新的典型代表,也是资本市场特别是北交所重要的服务对象。目前,北交所共有84家上市公司获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称号,占市场总数的42%。
此外,超八成北交所公司入选省市级专精特新企业名录,8家北交所公司获得国家级“单项冠军”认证。这些企业专注于细分市场,创新能力强,掌握一定核心技术,是产业转型升级的中坚力量。
创新驱动作用显著增强。2022年,上述200家北交所公司平均研发支出3556.26万元,同比增长21.26%;平均研发强度4.63%,约为规模以上企业平均水平的3倍。其中,七成公司研发投入实现增长,贝特瑞、海泰新能等10家公司研发支出超过1亿元;24家公司研发强度超过10%。从专利数量看,北交所上市公司2022年新增专利超2600项,其中发明专利超600项。
面对多重挑战,北交所公司经营质量整体保持稳健。2022年,上述200家北交所公司平均实现营业收入7.68亿元,同比增长21.95%;平均归母净利润7152.99万元,同比增长12.12%,其中22家公司盈利超1亿元;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合计88.29亿元,同比增长28.27%;生产建设稳步推进,购置固定资产等投资合计支出144.87亿元,同比增长46.68%。
市场建设成效显现
开市以来,北交所坚持错位发展,突出特色,市场建设方面取得阶段性成效。
制度建设方面,北交所初步构建了一套契合中小企业特点的基础制度体系,并根据全面实行注册制的安排进行了适应性调整。同时,匹配市场定位,北交所上市准入标准与科创板、创业板保持一定差异,提供多元化融资品种、融资方式和市场化定价机制,实施更加灵活的股权激励安排等。
企业赋能方面,北交所200家上市公司公开发行累计融资405.62亿元,平均每家融资2.03亿元;4家公司再融资注册或发行,共计(拟)募集资金超过20亿元,助力企业实现产能扩张、技术升级,提升核心竞争力;36家北交所公司推出股权激励或员工持股计划,激励对象涉及核心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及其他骨干员工近2700人,激发企业创新活力。
期间,北交所一批标志性改革举措落地有声。北证50指数提供了市场表征和投资基准,带动8只指数基金发行;融资融券业务丰富了投资者交易策略,两融标的股票达71只;混合做市改善了交易质量,13家做市商为36只股票做市。
北交所聚集效应释放,涌现了贝特瑞、曙光数创、吉林碳谷、富士达等一批创新性和成长性凸显的细分行业龙头企业。此外,北交所“头雁效应”有效发挥,新三板活力和吸引力明显增强。
值得一提的是,北交所已形成股债并进的发展格局。开市以来,北交所政府债券发行业务平稳启动,实现了境内交易所服务国债发行的新突破,目前已发行地方政府债和国债规模合计超过2.14万亿元。
中国证券报 吴科任
编辑/范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