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联播》6分钟头条,背后还有几个故事
政知见
2023-05-08
+ 关注

5月4日的《新闻联播》,聚焦了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这则新闻用时逾6分钟,多位年轻面孔在新闻联播出镜。

政知君注意到,目前,不少农大学子正分散在全国各地的科技小院“自找苦吃”,向农而行。

多位年轻面孔出镜

先来介绍一下什么是科技小院。

据《新闻联播》介绍,2009年,中国农业大学在河北省曲周县探索成立科技小院,把农业专业学位研究生派驻到农业生产一线,在完成知识、理论学习的基础上,研究解决农业农村发展中的实际问题,培养农业高层次人才,服务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

如今,中国农业大学已在全国建立139个科技小院。

“科技小院”也得到了中央层面的认可。

2021年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推进乡村人才振兴的意见》。

上述意见提到,引导科研院所、高等学校开展专家服务基层活动,推广“科技小院”等培养模式,派驻研究生深入农村开展实用技术研究和推广服务工作。

如今,不少年轻人正在全国各地的科技小院“自找苦吃”。

5月4日,中国农业大学研究生、科技小院学生吴玉淼,中国农业大学驻巴彦淖尔抗棉后旗玉米科技小院研究生唐斌庆等在《新闻联播》出镜。

吴玉淼说,“在来到白寨科技小院的4个月时间里,我深刻地体会到扎根农村才能了解农民的需求,将书本知识和农民实践相结合,我们将不负期盼,将青春奉献给祖国农业。”

唐斌庆表示,“我们更要注重农业实践和社会责任,注重实事求是、联系群众,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素养,为乡村振兴和国家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

这则《新闻联播》背后,还有不少值得关注的故事。

吸引城里顾客下乡租地

在北京最偏远的村子之一西槐庄村,中国农业大学硕士生张晓恬、张岩林正在整理菜地,为该村科技小院挂牌以来首次尝试“共享菜园”做最后的准备。

“共享菜园”是张岩林与张晓恬新创的一门生意。

张岩林与张晓恬正琢磨着吸引城里的顾客到西槐庄村租一块“科技”土地,从他们设计的“菜单”中选种五六种家常果蔬,收获的作物归顾客所有。

因是初试,他们计划用一亩地打造20个“共享菜园”。这块地已经历蚯蚓粪培肥,配备了全程监控,而且,科技小院将提供全程技术指导,尤其是提升果蔬营养价值的富硒技术。

“将这些菜园租出去,产值就能翻一倍不止,一亩达到十万元。”张岩林说,希望通过“共享菜园”尝试发展第三产业。“光靠种植、销售农产品,对集体经济增长而言还不够多。我们要尝试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虽然年轻人的新想法,村里有些老人不理解,但这并不影响他们的士气,尤其看到自己的故事被越来越多人知晓,更是备受鼓舞。“有一种被认可的幸福感”,张岩林说。

“把农产品卖出去,才真正对村庄有帮助”

西槐庄村总共一百余户人家,过去产业单一,只种植萝卜一种传统作物,曾是集体经济薄弱村。

2021年春天,吴林静、宁国法两位中国农业大学硕士生“进村读研”,建起了一个“科技小院”。这个落在田间地头的工作室,重要工作之一就是指导农户科学种植。

他们引进水肥一体化、雄蜂授粉等先进技术以及樱桃番茄、水果黄瓜、甜糯玉米等优势品种,最终帮助该村当年实现集体收入33万元,较上一年翻了三倍。

去年,在“拼多多杯”首届科技小院大赛中,西槐庄村科技小院项目脱颖而出,获得一等奖。

“以前,我觉得农业就是把作物种好;后来才知道,只有把农产品卖出去、赚了钱,才是真正对村庄有帮助的产业。”吴林静说。

吴林静下个月即将毕业,她希望未来能找一份继续为三农事业服务的工作。

比吴林静小一级的师弟张岩林、师妹张晓恬接替了她在西槐庄的工作。去年,他们再接再厉,将村集体收入再次提升至70万元。

向农而行

除了吴林静、张岩林、张晓恬之外,还有更多年轻人选择向农而行。

“我们这届就有50多人。大家研一集中学习理论,研二就会根据研究方向被分配到全国各地的科技小院,一年半后再返校。”据张晓恬介绍,她的同学们,有的正在江西种植橙子,有的则在四川研究火龙果,从东三省到云贵高原,从上海崇明到海南三亚。而且,该专业的招生人数从2021年的50人、2022年的60人到今年的100多人,还在逐年增加。

“科技小院”的驻村经历正慢慢改变、重塑很多年轻人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一开始,大家还挺精致,刚进村时还防晒,但很快就发现,凉快最重要;再过一段时间,凉快也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做好实验,做好技术服务。”吴林静说。

去年,科技小院项目再度升级。

中国农业大学与一直关注三农发展的互联网平台拼多多积极合作,首次以全国研究生创新实践大赛的形式推出“拼多多杯”科技小院大赛,为年轻的技术工作者们搭建平台,交流、比拼科研、产业相关创新成果。

“经过多年发展,科技小院已经发展成为涵盖‘五大振兴’内涵的3.0版本,这次比赛对科技小院服务乡村振兴和农业绿色发展国家行动,以及研究生的个人成长成才,都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大学国家农业绿色发展研究院院长、赛事专家委员会主任张福锁在大赛开幕式上介绍。

该赛事针对三农一线比较集中的问题针对性地设置了“科技创新类、应用创新类、产业创新类”三类参赛项目,鼓励研究生深入农业农村一线,将个人成长成才与农村需求、农业发展和乡村振兴紧密结合。

最终,首届比赛,全国30支高校农研战队同场竞技,其中,6支队伍获得特等奖,9支获得一等奖。

“科技创新是现代农业的出路,而核心是科研人才,同学们把课堂搬到田间地头,边学习边实践,不仅帮农民解决了实际问题,也储备了自身技能、提高了科研水平。”拼多多相关负责人表示,拼多多未来将加大农研投入,为全国农业专业人才提供展示与交流的平台,为广大青年深入农村生产一线提供实际的助力,吸引更多优秀人才投身农业,让更多人看到现代农业的意义和价值。

【版权声明】本文著作权归政知新媒体独家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孟亚旭
编辑/熊颖琪

相关阅读
“小院”里有大文章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4-03-13
图记 | 为更多黑土地盖上“被子”
新华社 2023-08-02
中国农业大学创新研究生培养模式 以“科技小院”助力农产品高产高效
北京海淀官方发布 2023-05-22
拼多多向中国农大捐赠1亿元设立研究基金,支持国家队攻克农业“卡脖子”难题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5-10
《新闻联播》6分钟的头条,背后还有几个故事
北京青年报政知见 2023-05-08
北京各界青年代表热议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的同学们的回信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5-05
“进村读研,自找苦吃” 中农大科技小院助力北京最偏远村庄三年增收五倍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5-04
习近平给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的学生回信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3-05-03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