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一本“闲书”《巴黎腔调》,看到一段话,大意是巴黎城里为什么有那么多咖啡馆?乃因巴黎是公寓城市,生活空间狭窄,取暖费昂贵,所以巴黎人将一部分生活交付给了公共空间。咖啡馆也因此成为居所的延展,有了客厅和起居室的担当和意义。
这段话,让我产生了一个“倒过来”的想法。巴黎人可以把咖啡馆变成家的延伸,那么,我们是不是也可以在家里营造出一个咖啡馆,甚至阅览室或者小影院呢?在雨雪天气,亦或身体微恙不便出门的时候,就可以自由自在地家中漫游了。
把阳台打造成小小的阅览室
我家阳台不算大,亦不算小。早年,阳台的主要功能是晾晒衣服,此外,还摆放了一个庞然大物——跑步机。这个跑步机最初买回来的时候,使用频率还算不错;可过了一两年之后,也许是失去了新鲜感,或者工作繁忙体力不支,它的利用率越来越低,最后变成了晾晒被子的工具。
那段疫情封控在家的日子,我越来越觉得跑步机是个累赘,想搬个小桌椅去阳台上晒晒太阳都无多余空间。于是和老公商量处理掉它,但他不舍。我晓之以理,让他认真想一下,这个跑步机是否还有使用的需要?如果根本就不想再用,那么留着就不仅仅是一种浪费行为了——它白白占据了空间而致使我们晒不到太阳,太可惜。因为老公更倾向于去户外散步来锻炼身体,最后同意处理掉跑步机。
我处理了跑步机后,网购了一张咖啡桌,并配上两把温莎椅。我很喜欢奥黛丽·赫本,遂定制了一块以赫本在《蒂凡尼的早餐》里的剧照为图案的桌布,还有两只同样图案的抱枕。阳台变成了温馨漂亮的小小阅览室,我铺上桌布,抱一只抱枕,坐在那里读书、喝茶、听音乐、晒太阳,低头间就能看到赫本盈盈地向我微笑……轻松文艺的气氛立刻弥漫开来,我享受到了书吧般的舒适和惬意。
客厅如街角咖啡馆般优雅
2022年,定居在姑苏的老同学昌昌请我去做客,他家里有如咖啡馆般优雅的客厅一下吸引了我。
客厅里的家具,都是昌昌从四处淘回来的。电视柜用了两块上了年纪的门板交叉叠起;一个满是抽屉、写着“连翘、当归、生地、知母、半夏……”的中药柜,是他家别有趣味的杂物收纳柜;画着姑苏市井生活场景的苏州漆器,用来当工具箱;墙上的装饰物则来自世界各地:日本“神奈川冲浪里”的挂毯,伊斯坦布尔加拉塔塔的风景画,还有一块从法国淘来的咖啡馆招牌“Place Du Café”;沙发靠垫上漫画家Tango的猫主题漫画,非常贴合昌昌的“铲屎官”形象……
昌昌还在客厅里安装了两个大大的音箱喇叭,打开旋钮,小野丽莎的歌声即刻立体环绕在每一个角落:“美丽的梭罗河,我为你歌唱,你的光荣历史,我永记心底。旱季即至,你轻轻流着,雨季之时,波涛汹涌流向远方……”Bossa Nova的曲风,像一支慵懒的缓冲剂,放慢了时间的脚步,传递出温柔缠绵的情绪,我被大大地感染,深陷其中。
昌昌的妻子递来一杯锡兰红茶,热情地邀我吃“淘来”的美食:诸暨香榧子、临安小核桃、秭归“九月红”,还有陕西富平的柿饼。我已经很多年没有吃过柿饼了,咀嚼着熟悉的味道,耳边的音乐缓缓流淌着,万般感慨涌上心头。我由衷地对昌昌说:“这儿真有咖啡馆的感觉啊。”
好茶好酒易有,兴致和氛围却是难得。我们总是想着花钱去咖啡馆里找氛围,却不知自己家也可以开辟出一爿地方,打造如街角咖啡馆般优雅。泡一杯热茶,放一盘CD,猫咪慵懒地躺卧脚边;或者自己动手磨杯咖啡,烤块蛋糕,阳光泻下,一任时光流水……这样的一间咖啡馆,就叫它做“Place Du Café——喝咖啡的地方”吧。
书房变作迷你影院
现在,很多朋友都喜欢借助手机或者iPad观影。虽然平台提供了高清版本,奈何电子产品屏幕太小,音效不够,观影效果多少要打些折扣。
我有一位爱读书的文友,每天最喜欢待在书房里消磨时间。他家有一面阔大的书墙,贴墙壁造了一排顶天立地的书柜。原先,书柜对面摆放着一张书桌和一把椅子。有一日,朋友突发奇想:为何不将椅子后面的那堵墙利用起来呢?如果以白墙作幕布,打开投影仪和音响,就可以营造出一个小小的电影院了呀!这样,倒杯热茶,准备些小茶点,坐在书桌前就舒舒服服享受影院的高级感了。
有一天他发了个朋友圈——亲戚带了孩子过来玩。3个小孩一起围坐书房看着动漫片,其乐融融。在家里尽享影院VIP包房的待遇,感觉生活质量明显提升一个档次,着实令人羡慕。
想起《看理想》文化团队做过一个“室内生活节”的活动,策划人曾说:“旅行不一定要抵达一个乌托邦,或者设定任何一个最终的目的地,反而可以是理应熟悉的此时此地;不必去最遥远的带有异国风情的地方探险,就在当下,就在这个房间里面。”
作者:南西
编辑/王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