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岁的刘玉巧在江苏淮安一农贸市场卖鲜肉,她摊位里放着一架电子琴。她说去年开始学,每天会抽一两个小时练琴,想学更多东西,让自己充实起来,音乐对她而言是美的享受。
一边谋生,一边坚持自己的兴趣爱好;一边是市井气和烟火气,一边是诗意和远方,在平凡的世界里,越来越多的普通劳动者在追求精神家园的厚度。不论是“卖菜大姐画油画”,还是“摊贩作家”,抑或“卖肉大姐弹琴”,既直面生活又不放弃心中热爱,通过各种各样的途径来丰盈自己的精神家园,一些人活出了让人羡慕的模样。
在许多人的刻板印象中,写作、绘画、弹琴都是高雅的“阳春白雪”,和菜场里的“下里巴人”并不搭界;实际上,文艺固然需要一定的知识储备与专业技能,但学历并非唯一要素。一些没有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同样可以和文艺产生关联。丰富的人生阅历,真实真挚的情绪情感,都为文艺提供了“源头活水”。
工具理性的大行其道,让不少人热衷用“有没有用”来衡量一件事情是否值得。当一件事情能够带来实际的好处、能够进行利益变现的时候,这些人就觉得这样做是值得的;当一件事情回报很少或者没有回报的时候,这些人就觉得这样做划不来。这些人宁可将空余时间花在看得见、摸得着的休闲娱乐上,也不愿意在提升自己的文化品位和生活格调上下功夫,认为这是“无用功”。
在习惯用财富来衡量一段生活好坏的人们看来,“卖肉大姐弹琴”算不上成功。只不过,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活法,每个人的人生都不应该被定义,那些物质生活可能谈不上优渥精神生活却很富足的人们,同样值得尊重和敬意。54岁才开始学习弹琴的刘玉巧并没有被世俗观念所束缚,而是听从自己的声音,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让普通人的生活更加充实、更有意义。
神奇的互联网,打破了传统社会的成名壁垒,让更多普通人有机会被看见。“卖肉大姐弹琴”作为“颜色不一样的烟火”,彰显了一些人与众不同的精神内核与价值追求——他们没有钻进“钱眼”,而是在现实生活与精神世界寻找某种平衡;他们不仅需要物质食粮,也需要“精神食粮”。在不耽误生计的情形下,通过写作、画画、弹琴等渠道来实现精神世界的安宁与满足,学会“自洽”,显然也是难能可贵的。
在一个终身学习的时代,哪怕即将或者已经进入老龄的门槛,重新开始学习也不算晚。当许多人被功利和焦虑所裹挟,当世俗评价标准变得单一、片面,一些人依然保持了内心的笃定与从容。尽管写作、画画、弹琴不能让他们名利双收,却能够让他们成为自己,而不是他人的拷贝,哪怕这个拷贝很精美、很诱人。一个健康、成熟的社会,不仅要尊重和包容“卖肉大姐弹琴”,还要为普通人丰盈精神家园提供实实在在的帮助和社会支持。
文/杨朝清
图源/视觉中国
编辑/姬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