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门办馆”私藏变共享!北京类博物馆前景可期
北京新闻广播 2023-04-02 10:37

3月24日,朝阳区崇德堂匾额博物馆挂牌成为北京第一家“类博物馆”,3月29日,声音艺术博物馆等五家“类博物馆”同一天挂牌开放,作为北京打造“博物馆之城”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微博物馆和类博物馆未来将遍地开花,成为大型综合博物馆之外,镶嵌在北京博物馆地图大街小巷中的一颗颗明珠。

“开门办馆”私藏变共享!

3月24日,位于朝阳区高碑店的崇德堂匾额博物馆在开放十年之后,迎来了水到渠成的历史时刻。馆长李培义亲眼看着市文物局颁发的“北京市类博物馆”牌匾被挂到了博物馆门口。自此,这家民营文博机构正式纳入了北京市博物馆序列。

李培义长叹一声,回想起十年前刚刚退休时,初创崇德堂的情景:“我在部队待了40年,对道德文化这些方面比较注重,科技在发展,国家经济在发展,但是道德文化一直在滑坡,所以急需有人在这个时候把中国传统文化捡起来,这就是当时一种想法。”

“德”,儒家文化中对于美好情操的高度概括,是李培义要弘扬和发掘的核心,醉心诗文,颇具才情的他默默发愿,要从无到有,打造一个空间,让“德”能够具象化,他做的第一件事,是白手起家,以诚心向书法名家求墨宝:

李培义:就尝试性地给当时特别有名的书法家,在中国叫四大家嘛,沈鹏、张海、欧阳中石,李铎,我就给他们每个人去写信,这四个人全部给我回了信,而且都按照我的要求写了字,所以这样以后就坚定了我的信心。

有了一定规模的书法收藏,李培义又把目光投向了印章和拓片,所有的收藏必须满足一个基本的条件——不管是什么材质,什么类别,每一个作品上边都要有一个“德”字!“这是我的特色,主题非常突出,全部就是道德文化,每一个作品把它单独拿出来,都可以讲故事。搞博物馆没法盈利的,做博物馆的人都是一种情怀。”李培义说。

新文创“反哺”老文物

做博物馆是不赚钱的,哪怕收取门票,也远远难以覆盖日常运营成本,这就需要通过文创开发和定制服务来弥补,这一点,观复博物馆创始人马未都也持同样观点:“在这种情况下实行良性循环,肯定是需要符合市场规律。文创这一块做的时间也比较久,我们至今的文创销售对博物馆的支持也是很大的。你要量力而行,作为良性的运营,我觉得对于初期的博物馆,在今天这个社会环境中要有足够的心理准备。”

进场之前要做好足够的心理准备,当然,一旦进入了博物馆的管理序列,除了名正言顺的资质之外,政府部门也将提供相关支持,朝阳区副区长杨蓓蓓告诉记者:”政府购买服务是一种形式,包括空间上的租金支持,开办经费的支持,一个博物馆要作为一个活的博物馆,更多的在于受众和它之间的互动,博物馆经营人才的培养,我们也积极引入各种社会公益的活动,参与到博物馆的建设中去。”

如今的崇德堂匾额博物馆,仅大厅就占地4000多平方米,匾额藏品就有400多块,加上诸多书画、印章和拓片藏品,堪称中华“德”文化的聚集地。经常会有附近的企业、学校团体来到崇德堂,参观之余现场体验多项传统手工艺:

李培义:我们做造纸、活字印刷、雕版印刷、拓片等等的这些东西,与道德文化有关系,做完之后你可以把它带走,这些东西它是要成本的,这些东西可以收费的。机关团体、党团活动,社区包括学校,老师学生都可以来,给你的这个牌子,就是说明了你有了接待学生的资质,要有北京中小学生校外大课堂的资源单位资质。

“不纠结规模,准入更宽容”——类博物馆应运而生

如今,除了综合性的大型博物馆之外,观众的选择也趋向多元化。家住朝阳区的孙女士几乎每周都会带着孩子去博物馆,还会提前做功课,她觉得一些小型博物馆更有趣:“某一领域的知识可以了解得更全面和深入,比如紫檀博物馆,或者东城西城的一些会馆我都去过,大概几个小时或者半天时间就能逛完,还是希望这类博物馆数量能多一些,区域分布也合理一些,带着孩子出去玩,碰到了就随时可以进,逛起来也很方便。”

2021年5月,中宣部、国家文物局等九部委联合发布了《推进博物馆改革的指导意见》,把“具有部分博物馆功能但尚未达到登记注册标准的社会机构”定义为“类博物馆”,纳入行业指导范畴,做好孵化培育,北京的多家类似机构都成为了试点单位。首都博物馆研究馆员章文永就曾参与过东城区和西城区多个类似空间的改造升级策划:

章文永:它这个场馆其实就是把一些比如庙宇、四合院、名人故居清退出来,当时我给他们策划的叫“前门社区博物馆聚落”,清一个场地,就做一个,像那个前面地下城,有的面积也就几十平米,一般都不到100平米,都可以做一些和前门文化相关的小的主题展。

市文物局2021年的数据显示,北京有204家备案博物馆,但是,北京每10万人拥有0.9 家博物馆的比率仍有提升空间,全市16 个行政区中,仍有8个区没有区级综合博物馆。章文永认为,小微博物馆和类博物馆必将成为整个博物馆序列的重要补充,不纠结于规模,准入标准更为宽容,便于向下兼容:

章文永:我觉得更重要的还是这种类似于毛细血管一样的小的博物馆,根据新的博物馆的评估体系,第一它没有提出文物要求,空间和建筑本身就是文物,没有文物也可以是博物馆,其次就是发挥它的文化传播意义,把博物馆的类型从特别专业、高大上的概念,再往下去走一步。

类博物馆的“权利”与“义务”

究竟满足什么样的标准,才能够够申请成为“类博物馆”的标准?李培义说:“首要条件就是面积不低于300平方米,藏品不能低于300件,正规纳入到北京博物馆的序列里边,包括上班时间、开门时间,内部布局、安全消防等等,必须按照博物馆的要求去做。你的藏品不在于数量的多少,关键在于一个是要精,还有就是主题要突出,类博物馆并不是说要追求数量。”

此外,还有一个关键的硬性条件——一旦批准了之后,藏品的所有权不再不归申请者了,而是归国家所有了。

按照北京市《博物馆之城建设发展规划征求意见稿》的表述,北京市“类博物馆”登记管理制度和评估标准将逐步完善,重点支持具有北京文化特色的社区、生态、胡同街道、乡情村史、农业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等特色题材的新型博物馆建设。朝阳区大屯街道文化传承基地的剪纸艺人刘立宏就是符合这一标准的手艺人之一,他组织辖区居民集中学习剪纸,题材则大多是地域文化和历史传统。

对于自己从事的事业,刘立宏的格局显得十分宏大:“如果里面文物不够,你只能叫做展览馆,像我这叫做传统文化传承基地,不能叫做博物馆。但是我们先用剪纸,用一些传统手艺,记录下当地的风土人情,新闻等等。现在不是博物馆,但是30年以后呢,50年以后呢,100年以后呢?这就是博物馆的一个呈现,我们就是踏踏实实的记录当代历史。我们这些手艺人应该踏踏实实的结合当地的特色,结合历史背景文化,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在朝阳区,像大屯文化基地这样的“微博物馆”性质的空间还有很多,这些空间将得到区政府的大力支持,逐步充实到博物馆体系之中。有国家级的文史博物馆,有时尚生活的博物馆,有工业遗存的博物馆,有多元行业的博物馆。政府也出台了相应的政策,提供政策资金人才的保障。比如说刚刚开的香文化博物馆,还有我们去年开放的金漆镶嵌的博物馆,其实都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非常有意思的专业门类博物馆。

崇德堂挂牌的几天后,北京又同时挂牌了五家类博物馆,后续还会有更多的类博物馆与公众见面。到2035年,北京将实现每10 万人拥有2 座博物馆,各类博物馆总数量超过460座。马未都认为,在常规经营模式之外,大量的博物馆在突出特色,与社会生活深度融合的同时,还需要搭上智慧博物馆的快车,利用好新媒体传播:

马未都:今天是一个信息时代,就是你不通过现代媒体把你的内容传达出去,公众是无法知道的,文化发展上我们是比较吻合这个社会的发展,跟社会经济文化同时发展,所以我们就提前走一步,而不是等它发展起来,我们再去追这件事。

编辑/谭卫平

相关阅读
法海寺壁画艺术馆将正式运行 将首次推出馆长讲解专场
法海寺壁画艺术馆 2023-05-08
这家博物馆免费开放 就在北京经开区
北京亦庄官方发布 2023-05-02
五一假期书香浓,市民游客图书馆“充电”过别样假期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3-04-30
北京市属公园今日迎客62万余人次 这三个公园游园舒适度较高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3-04-30
不藏了,西城这些小众公园等您来
北京西城官方发布 2023-04-29
故宫与西藏文物联展29日亮相 108件套文物展出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3-04-28
被联合国誉为“北京奇迹”!十组照片看北京生态治理十年十变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3-04-25
石景山这些宝藏书店!你去过几个?
北京石景山 2023-04-23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