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校大学生小王等人利用假期勤工俭学,在物流仓库从事快递分拣等工作一个多月后,劳务公司却未如约支付劳动报酬。后小王等14名学生向余杭区检察院申请支持起诉,请求检察机关帮助讨回劳动报酬。据杭州市人民检察院3月19日消息,在法院组织的庭前调解中,经检察官配合法院释法说理,劳务公司如约将6万多元劳动报酬支付给14名学生。
2021年7月,在校学生小王利用暑期勤工俭学,通过网上招聘信息应聘杭州某劳务公司,并签订了协议,双方就考勤管理和劳动报酬计算发放等事宜进行了约定。
之后,小王及其他勤工俭学的学生被该劳务公司派往物流仓库从事快递分拣等工作。辛勤工作一个多月后,学生们陆续结束暑期工作返校,但劳务公司却未如约支付劳动报酬。
同年9月,学生们向司法所及劳动保障监察部门反映劳务公司拖欠劳动报酬。根据相关规定,在校生利用业余时间勤工助学,学生与劳务公司之间不构成劳动关系,故相关部门只能将该案作为普通民事纠纷进行调解。经过多次协调,劳务公司在仅向其中一名学生支付劳动报酬后就再也不愿支付其余学生的。
眼看辛苦钱要打水漂,小王等14名学生向余杭区检察院申请支持起诉,请求检察机关帮助讨回劳动报酬。
“我们调查发现,小王等人均为在校或者刚刚毕业的学生,其中还包括家庭经济困难人员,他们普遍社会经验不足,法律知识较为欠缺,诉讼能力也相对较弱。”承办检察官介绍道,这些申请支持起诉的学生分散在全国各地,学生们面临着维权风险和成本“双高”的现实难题。
余杭区检察院认为该案符合检察机关支持起诉的条件,决定支持起诉。为了确保诉讼程序推进顺利,承办检察官在线向学生提供法律咨询,协助其收集工作考勤记录、工资单等关键性证据,还主动与余杭区法律援助中心对接,帮助学生们申请法律援助。
在法院组织的庭前调解中,到场参与协商的检察官配合法院释法说理,做通了公司负责人的思想工作,当场同意支付拖欠的劳动报酬,并在法院的主持下达成了调解协议。
后劳务公司如约将6万多元劳动报酬支付给14名学生。至此,这起耗时15个月的劳务报酬纠纷画上了句号。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李铁柱
编辑/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