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到这“五心”,轻松防胃癌!
人卫健康 2023-01-31 11:30

胃癌并没有那么“狡猾”,它的出没还是有迹可循,存在着明确的高危因素,并且可防可治。学会这“五心”,教您轻松远离胃癌!

根据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全国肿瘤登记中心最新数据,2018年我国胃癌新发病例数约40.3万,平均每天就有1104人被确诊为胃癌,其发病率高居我国恶性肿瘤的第2位,死亡率位列第3位。我国胃癌5年生存率仅有约35%,而晚期胃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更是不足10%。胃癌已经严重威胁中国人的生命健康,给国家、社会和家庭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情绪管理要“开心”

传统中医理论中有“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的说法,说明情绪对人体脏器功能有着直接的影响。实际上,生气、焦虑等并不只是人的主观感受。情绪直接连着胃,当你产生不良情绪时,胃也备受煎熬。当人长期处于精神高度紧张状态时,神经活动亢进,产生过量的乙酰胆碱,促进胃肠异常神经的出现,大大增加罹患胃癌的风险。

有人说“抑郁是心灵的感冒”。其实,抑郁情绪除了影响生活工作状态外,对人体健康也产生着悄无声息的伤害。当人长期处在抑郁状态时,人体的活性氧水平显著升高,不仅干扰机体的新陈代谢,加速老化,还会引起与氧化应激相关的基因显著表达,细胞中炎症因子增多,大大增加细胞癌变的风险。

有些朋友遇到烦心事,往往借酒消愁,但是借酒消愁“胃”更愁。所以,面对不良情绪,一定要选择积极的方式进行排解。和亲人朋友的聊天与倾诉,挥汗如雨的运动,抑或“寄情山水间,凡尘了自然”,都是通过健康积极的方式排解不良情绪。

分餐用筷要“用心”

尽管我们经常可以在电视、车站、马路上看到关于分餐的宣传标语,但是有些人依然觉得分餐很麻烦、没有人情味,甚至认为在西餐里才有分餐,吃中餐就是合餐。分餐真的是西餐的“专利”吗?自古以来,中国就有分餐的传统,在中国历史上著名的鸿门宴上,就有“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的描述,可见当时就是分餐而食。到唐宋时期,随着桌子椅子的流行,合餐制开始逐渐取代分餐制,直至明清时期,合餐制才基本取代分餐制。

分餐制保持了餐桌上的“距离”,避免了疾病的传播,逐渐成为主流呼声,支持分餐的政策规定也相继出台。商务部办公厅发布的《餐饮服务单位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技术指南(第二版)》中明确要求“餐饮服务单位应提供‘一菜一公筷、一汤一公勺’,或者‘一人一公筷、一人一公勺’服务”。可以说,分餐制是国家倡导、民心所向、势在必行。

那么为什么使用公筷如此重要呢?很多经口传播的疾病,比如甲型肝炎、手足口病,以及幽门螺杆菌等“隐形杀手”,往往就在一次会餐、夹菜夹饭中,通过筷子、勺子传播给无辜的人。正所谓“分餐不分爱”,分餐看似复杂繁琐,其实是对自己健康的负责,也是对他人健康的尊重。

高危因素要“留心”

不良的饮食习惯、幽门螺杆菌、遗传因素等都是可能导致胃癌的危险因素,我们要在生活中多加留心。

幽门螺杆菌是何方神圣呢?在世界卫生组织最高警示级别的1类致癌物清单里,幽门螺旋杆菌位列其中,是诱发胃癌的重要危险因素。研究显示,感染幽门螺杆菌的人群比其他人群的胃癌发生率高出2~4倍。已有研究指出A型血与胃癌有关。同时,与其他血型相比,A型血患者中幽门螺杆菌的感染比例更高。人是幽门螺杆菌的唯一宿主,其主要通过口-口、粪-口途径传播。如不能很好地做到分餐,往往是“一人感染,全桌遭殃”。感染幽门螺杆菌后不会出现特别的症状,仅可能有一些腹痛、腹胀、反酸、嗳气等非特异性表现。

幽门螺杆菌感染没有特殊症状,那么怎么发现,又怎么治疗呢?其实,检测幽门螺杆菌只须做个碳-14或碳-13试验,往检测设备里吹一口气,即可初步判断出胃里是否有幽门螺杆菌。治疗的过程也非常简单,口服三联药物两周左右就能根治,之后需要到医院复查。如果依旧提示幽门螺杆菌感染,就需要遵医嘱使用四联或五联药物进行治疗。

在面对亲人因肿瘤而去世时,我们内心往往感慨病魔的无情。但是需要注意,如果直系亲属不幸因胃癌而去世,那么自身患癌风险也增高了近50%,成为胃癌高危人群。由此可见,若有胃癌的家族史,那么应该尽早开始进行胃镜等项目的检查,避免延误诊断和治疗的时机。

需做胃镜莫“担心”

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产生了很多新的胃镜检查方式。磁控胶囊内镜就是其中之一。患者只需吞下一个胶囊大小的装置,医生随即体外遥控操作内镜,拍照分析,患者回家后1到2天即可排出,全程几乎没有痛苦不适。若想要更准确地检查,无痛胃镜无疑是当下的主流选择。只需在手背上扎静脉针推入麻醉药后,美美地睡一觉。在做完胃镜后20分钟左右即可苏醒过来,期间有麻醉师保驾护航,之后一般不会有特别的不适,也不会对大脑神经活动造成影响。

在胃癌早期筛查中,胃镜不可或缺,特别是对于高风险人群,应尽早开启胃镜筛查。那么哪些人应该定期去做胃镜呢?根据《中国早期胃癌筛查流程专家共识意见(草案)》建议,我国胃癌筛查对象为年龄≥40岁,同时符合下列任一条件者:①胃癌高发地区人群;②幽门螺杆菌感染者;③患有萎缩性胃炎、胃溃疡、胃息肉、手术后残胃、肥厚性胃炎、恶性贫血等疾病;④胃癌患者的一级亲属(父母、子女、兄弟姐妹);⑤存在胃癌其他风险因素(常食高盐、腌制食物,吸烟,重度饮酒等)人群,应定期进行胃癌筛查。

胃病患者有“信心”

如果不幸发现了胃癌,请不要轻易丧失信心,得了胃癌不等于宣判死刑。在医学发展史上,一种疾病越常见,往往意味着其治疗技术越成熟,诊疗过程越规范。肿瘤学专家孙燕院士曾明确指出,“对于普通人而言,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癌症,也许就像糖尿病一样,仅仅是再普通不过的慢性病而已。”胃癌是我国目前的常见癌种,针对不同分期、不同类型的胃癌,都有着精确而详细的治疗策略。

早期胃癌指的是癌组织限于胃黏膜层及黏膜下层的胃癌,很多符合条件的患者甚至不需要开刀治疗,在内镜下就可以切除病灶,而且它的预后非常好,5年生存率可以达到90%以上,所以我们说“早期胃癌,九生一死”。社会大众需要建立胃癌筛查的理念,以便能够在早期发现胃癌。

进展期的肿瘤患者也要对战胜病魔有信心。随着腹腔镜微创手术和加速康复外科在胃癌中广泛应用,胃癌患者手术过程中的出血及手术时间大大减少,术后康复时间缩短,保障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长期生存。对于分期较晚的患者,我们在力争手术根治的同时也会综合多种手段,通过微创外科技术、精准的靶向治疗、广泛且适用的免疫治疗让肿瘤进展慢下来,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甚至实现肿瘤与人体的长期共存。

信心对于胃癌患者而言极为重要。有研究指出,在诊断为癌症之后,很多患者表现出了自杀倾向,而且确诊后的前6个月内自杀风险最高。广大的患者朋友们,现代医学手段给我们打开了无数扇窗,一定要对战胜病魔有信心。面对胃癌,我们要在“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放下心理负担,积极配合医生诊疗。如果周围的亲戚朋友发现了癌症,除医疗之外,一定要关注患者的情绪状态,积极开导患者乐观接受治疗。

“五心”防胃癌,您学会了吗?我们每个人都要主动改掉不良的生活习惯,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做到胃癌早筛查、早诊断、早治疗,成为一个有“心”人。

内容来源:

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胃,你好吗?》

本书著者: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田艳涛

编辑/陈品

相关阅读
体检正常,半个月后确诊胃癌!主要与四大因素有关!
医学微视 2025-01-17
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哪些人需要做胃癌早期筛查?
健康中国 2024-04-20
导致胃癌的6个高危因素,你中招了吗?
健康中国 2024-01-19
想让胃癌像感冒一样治好?早期只有这项检查才能发现!
医学微视 2023-12-06
警惕!这6类人属于胃癌高危人群
人民网健康 2023-12-06
导致胃癌的6个高危因素,你中招了吗?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2023-11-19
胃息肉是不是胃癌先兆?应不应该切?这些知识你必须知道!
人卫健康 2023-07-14
早期胃癌无明显症状,哪些人需要提前做筛查?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2023-06-1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