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实提升高校智库建设质量
光明日报 2022-12-22 10:00

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是党中央立足党和国家事业全局作出的重要部署。“十四五”时期,面对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过程中涌现的大量新情况新问题,广大高校智库应积极作为,在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发挥高校基本职能的同时,着力提升建设质量、开掘发展动能,不断推进知识创新、理论创新、方法创新,回答好“世界怎么了”“人类向何处去”的时代之题,使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真正屹立于世界学术之林。

与其他类型智库相比较,高校智库拥有学科齐全、人才密集、对外交流广泛等鲜明优势。经过近年来的发展建设,当前我国高校智库数量较多、队伍有力、成果丰硕,智力服务能力整体提升,但也存在缺乏高质量成果、管理效率不高、评价标准单一等问题。为此,要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开展前瞻性、针对性、储备性研究,不断将高校基础优势转化为智库发展优势,更好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建设需要。

坚持高校智库建设正确方向。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区别于其他哲学社会科学的根本标志,必须旗帜鲜明加以坚持。高校智库必须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在党的全面领导下,扎实推动自身建设与咨政研究等各项工作开展。对于高校智库从业者来说,应全面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方法论和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不断提升能力、增强本领。与其他新型智库不同的是,高校智库往往还肩负着人才培养的重要职能,在智库建设中,应注重智库人才的专业化培养,依托课程体系、学术交流等打牢人才培养基础,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健全高校智库运行机制。科学研究是高校发展的内在动力。要根据高校的规律和特点,构建完善运作规范、运转顺畅的高校智库运行机制。协同合作是智库运行的基础。要加强与社科院、科学院、工程院以及其他类型智库和研究机构等的合作,着力构建多头联合、深度融合、学科交叉的协作机制。管理改革是智库运行的动力。应完善政策配套支持,在招生、经费、项目等方面给予重点倾斜,在组织管理、人员评聘、科研活动等方面赋予更大的自主权。人才引育是智库持续发展的根基。要遴选立场坚定、学养深厚、咨政能力强的学者,建立核心人才库,同时积极探索党政、企事业单位领导干部参与高校智库工作,形成政产学人才流动的良好格局。要多措并举筹集智库经费,完善经费使用机制,加大人力资本投入,实行绩效奖励。同时,规范经费管理,加强绩效评估和审计,提高经费使用效益。

优化高校智库成果转化机制。社会服务、国际交流合作是高校影响力的集中展现。成果报送是智库成效的最直接体现。应加大成果报送力度,进一步加强高校、科研机构、项目团队咨政建议的报送工作,建立咨政报告数据库,分门别类地收集分析反馈有关信息。拓展报送渠道,加大报送力度,建立定向征集、集中报送的工作机制。成果发布是智库展现影响力的最佳方式。应建立统一的智库门户网站、官方微信公众号等宣传平台,实现智库成果的统一发布。密切与国内外主流媒体合作,敢于对外发声,增强国际话语权,全面提升智库国际影响力。基地合作是智库成果持续发挥作用的较优方式。可建立合作基地首席专家责任制、重要成果认定办法等系列合作框架,重点建设一批全球问题和地区重要问题研究基地,推动高校智库与国际一流智库建立实质性合作关系,支持高端智库参与和设立国际学术组织、举办国际学术会议,扩大国际交流合作网络。

完善高校智库评价机制。文化传承创新是高校发展的重要支撑。高校智库评价要立足文化传承创新,建立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机制。质量是智库评价的第一导向。要牢固树立质量第一的评价原则,把解决党和国家重大需求的实际贡献作为根本标准,协调推进组织管理、人才培养、资源配置等方面的综合改革。分类分级是智库评价的科学手段。对于不同类型的高校智库,应充分考虑其所在高校、主管部门、区位区域及功能定位等特点,针对性地制定评价指标。完善各类智库成果的认定和分级分类标准。比如对“主流媒体”“网络理论文章”“决策咨询报告”“优秀网络文化成果”等分类认定,形成综合性多元认定评价体系。绩效及荣誉是智库评价的重要激励。应建立智库成果绩效考评办法,为智库配套场地设施、人员编制、招生指标等,并明确绩效考核办法。探索设立智库研究类荣誉奖项,同时提高现有荣誉奖项中智库类成果比重。优化评价反馈机制,对报送、批示、采纳成果的实际影响力进行明确认定并纳入绩效考评,贡献突出的给予相应荣誉。

提升高校智库建设质量是一项长期性战略性工作,高校要在充分发挥应有职能的基础上,遵循坚持党的领导、把握正确方向、服务中心工作的原则,在推动科学决策民主决策、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增强国家软实力等方面久久为功。既要发挥人才培养体系健全、人才基数大的优势,提升学生能力素质,储备高质量人才,又要发挥科学研究实力雄厚的优势,着重开展事关党和国家发展全局的理论创新研究;既要发挥社会服务面广、学术精深的优势,对社会热点难点积极发声,做好社会舆论引导,又要发挥文化传统深厚、学科交叉融合的优势,积极开展对外交往,让世界更好读懂中国,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高校贡献。

文/兰婷  王斌锐

图源/视觉中国

编辑/姬源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