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喜剧播主金广发系列短视频《私家观察》最新一期主题是“你上次着急是什么时候”。与以往的视频不同,本集中金广发并没有作为最后的“攒底”桥段出现,而是和另一位红人“老毕登”面对采访者表演了一段类似“学聋哑”的“打岔”桥段后,姜昆“意外”地出现了。
在节目中,姜昆以“金广发”的风格。谈到了当年最着急的事是一次春晚录到最后阶段节目被“枪毙”的经历,并用自己相声中人物“老吉”的语气说出来”你说着急不着急!”,最后又出现了金广发和老毕登,指着视频“弹幕”唉声叹气。
视频在刚发布的时候,看过之后,前面的几个知名相声演员的参与,适时的抖包袱看上去比较正常和习惯,但是在后半部分让人感觉有些摸不到头脑。但是随着视频的播放量和热度不断上升,弹幕和评论不断增加,令人恍然大悟!因为最重磅出镜的人是姜昆,于是随之而来的是评论区和弹幕区铺天盖地地零人熟悉的“网暴”内容接踵而至——这也是相声界从进入21世纪以来最普遍的现象,不做过多的讨论和研究。
但是令人眼前一亮的现象也随之出现,那就是“网暴”也可以被抓哏了。视频中出现的一些反面的不成熟的甚至侮辱性的内容,居然和视频里面的主题内容交相辉映,好像“网暴”的内容是被实现设计好的,这在姜昆先生遭受十几年“网暴”的历史中也是绝无仅有的。这恰恰是一种借助新媒体平台,与观众互动甚至与网暴者互动,通过桥段设计和准确的预判,把所有的元素都纳入视频的讽刺内容里,不得不感慨现今短视频自媒体的出现让更多的幽默手段都得以实现了!
反观近些年的“饭圈”对于除偶像外其他相声演员和作品的评价,对于创新类的,无一例外会经受如此的评论,即“你这个不是相声”,这种评论乍看来仿佛出自某些从业资深的泰斗之口,但是如果深究,比如进一步询问,到底什么是相声?无一例外,无人能答。相声发展一百多年的历史看来,许多从业者试图从理论概念来框定相声的充分必要条件,但是没有令人信服的答案,在此也不做无意义的尝试,但是对于相声的必要条件,是显而易见能够归纳的,即“语言幽默的艺术”,也就是脱离了语言和幽默,这个形式便不是相声。
“姜昆遇上金广发”,在相声的必要条件中,二人是高度一致的。在上世纪姜昆家喻户晓被全国几亿观众喜爱时,其作品不光局限于相声,综艺、脱口秀、影视剧等作品中也是经常出现,纵观所有作品,“语言幽默”的条件都被满足,也就是说只是姜昆不想,否则所有的其他艺术形式,都可以通过相声的方式在舞台呈现,试想相声版的《京都球侠》。而其对作品的创作也是围绕这个条件,姜昆在接受采访中经常提到,像《虎口遐想》等耳熟能详的经典作品,来自于梁左的小说,姜昆认为其中有语言幽默的条件,所以就出现在了相声舞台上成为了流传的经典。而金广发的作品,也处处在围绕着“语言幽默”的框子在向前发展,他的“都市传说”系列便是纯通过语言的方式在记录仪中呈现各种幽默,通过自媒体的平台,把幽默带回到了广播上,也证明了相声作为语言幽默艺术,能够在不同载体上呈现出艺术价值。
姜昆遇上金广发在客观条件上是毋庸置疑的,因为金广发的扮演者金岩本身是有20多年艺龄的相声演员,他率领的品欢相声会馆在上海也一直是相声类的第一厂牌,通过在上海等地的演出时间,并且是相声非遗传承人,更加成为了海派相声的创始人。他的作品从形式到内容,无不遵循着一个最大的方向,就是“创新”,他的传统相声作品在网上也可以看到,中规中矩,“死纲死口”,所以创新的作品在表演中也能够看到传统相声的基底。而回想姜昆当年的横空出世,其状态与金广发有着惊人的相似。都是在一个相声艺术落入窠臼的时期,将更加新鲜的尝试融入到相声舞台的表演上,可以想象,如果姜昆是现今二三十岁的姜昆,没有身兼各种社会职务的限制,也一定会在各种新的平台上萌生出“姜广发”,而李文华就是“老毕登”。反过来说,同样的艺术风格,在不同的时期被姜昆和金广发捕捉到了。
姜昆遇上金广发,二人是无缝连接的,从视频中姜昆表述的内容,显而易见是他的亲身经历,而且娓娓道来,其通过自己的作品中的任务“老吉”的风格的表达,配合视频的做旧效果以及《春节序曲》的背景音,一时间恍惚把人带到了那个坐在春晚电视机前盼着相声的黄金时代。金广发的短视频跟姜昆的风格是高度一致的,或者说金广发的风格就是姜昆的风格在现在这个时代的投影。
姜昆遇上金广发是让人兴奋的尝试和现象,是老当益壮的袁世海与初出茅庐的于魁智合作的“华容道”,二人的风格水品都在极高的高度上碰撞,碰撞越多,一定会越得到对相声创新发展积极正面的结果,碰撞越多,相信饭圈网暴也会越来越少,因为相声终究不只是逗笑儿的玩艺儿,而是成人之美的艺术。
文/艾生
编辑/贺梦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