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综合客运交通枢纽标识系统的设置是门大学问,在地铁、国铁、出租车、长途车、公交交织的交通枢纽中,标识如何设置才能避免迷路?10月27日,北京市市场监管局在官网上发布征求《城市综合客运交通枢纽标识系统设计规范》(以下简称“《规范》”)北京市地方标准意见的通知。北京青年报记者注意到,《规范》中强调了多种交通方式标识系统的统一性、连续性和完整性。同时在人行标识系统设置中还明确提出,标识设置应优先于广告,广告与标识距离不宜小于1米。此外,对于智能信息化标识和无障碍标识都提出了详细的设计要求。征求意见将于11月27日结束。
据了解,该《规范》适用于北京市新建、扩建和改建的城市综合客运交通枢纽标识系统的设计,设计时应遵循布局合理、安全高效、位置醒目、清晰易懂、指向明确、连贯一致、易于维护与环境协调的原则,实现社会、环境、经济的综合效益。
标识体统要连贯完整 广告不能喧宾夺主
《规范》征求意见稿中明确了枢纽标识系统涉及的范围,其应包含公共换乘区域、铁路、地铁、公交、长途、小汽车、出租车、非机动车等接驳交通区域。要求轨道交通、道路交通、自行车、行人等多种交通方式的标识系统应统一、连续、完整,并同步统筹广告、文化、艺术等视觉元素,保证标识系统的优先和主导。
对于一些交通枢纽在标识设置中广告喧宾夺主的现象,《规范》也进行了规定。如:人行标识系统设置中就提到广告不应与一级,不宜与二级标识混合设置,标识设置应优先于广告,广告与标识距离不宜小于1米。在标识连续性设置上,《规范》要求距离枢纽用地人行入口 500米范围内的人行道路路段及路口、公交站宜设置引导前往枢纽的导向标识,且在枢纽周边道路分岔口宜对称设置。当人行直线距离超过200米时,宜对前往枢纽的信息进行重复引导。对于车行标识,《规范》规定距离交通枢纽3公里-5公里范围内宜设置枢纽导向标识,车行导向系统还宜包括实时显示剩余车位信息的动态标识等。
智能信息化标识静止显示时间不低于3秒
近几年,智能化标识开始出现在公共场所,其灵活、方便的转换方式受到不少管理者的青睐。《规范》对于智能信息化标识在交通枢纽中的应用也进行了规定。
智能信息化标识包括电子动态标识、电子人机互动标识,并根据需要设置智能问路机、微导航等智能信息化标识。其按照使用功能可分为智能通行、智能服务和智能疏散三大类。智能信息化标识什么时候用呢?《规范》中提到当静态标识信息无法满足功能需求,需展现动态、易变信息时,可设置智能信息化标识进行信息补充与完善。同时,智能信息化标识开启后宜采用单页画面显示信息;翻页或滚动显示时,不宜超过两页,且每页静止显示时间应不低于3秒。
无障碍行进线路可设置智能导航带
无障碍环境建设体现着一个城市的温度和文明程度。《规范》征求意见稿中着重对人行和车行无障碍标识的设置进行了说明。如:规定枢纽的无障碍设施应设置无障碍标识,无障碍标识应沿枢纽内规划的无障碍路线设置,引导乘客自主前往各主要功能区域及各项无障碍设施;可在无障碍行进线路上可设置智能导航带,通过电子语音或智能灯光形式来引导残疾人、视力障碍者、老年人及其他有需求乘客;无障碍标识的安装高度还应便于轮椅坐位乘客观看,且视线不应被遮挡;枢纽建筑内宜设置室内智慧导盲系统。
车行无障碍标识的设置中提到停车场(库)内的无障碍机动车停车位处应设置无障碍标识。地面施划无障碍机动车停车位标线,同时地上设置无障碍机动车停车位标志。停车场(库)的入口至无障碍机动车停车位的行车路径上、无障碍机动车停车位与枢纽主要功能区之间应连续设置导向标识等。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王薇
编辑/谭卫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