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染的军用帆布见证烽火岁月,94岁抗美援朝老兵珍藏70年后将它捐出
扬子晚报 2022-10-26 11:36

“今天是抗美援朝纪念日,我们在获赠王桂楼老人的这块军用帆布后,立即开展了文物的清洁消毒等前期准备工作,并将于近期在馆内展出,让更多的市民从中读懂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10月25日,连云港市革命纪念馆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块帆布和其他同题材的展品一起展出,旨在以史为鉴、以史育人,正是这一战,拼来了山河无恙、家国安宁,以此激励广大干部群众在新时代继续继承和弘扬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

军用帆布记录着战争的残酷

帆布颜色微微泛黄,4个角上带有穿绳用的孔,边角有些地方已磨毛了。“我一直珍藏那块帆布,既是为了纪念那场战争,更是为了教育后人珍惜和平。没有那块帆布,我就倒在朝鲜战场上了。”抗美援朝纪念日来临之际,连云港市灌云县圩丰镇洋桥村三组一位农户家中,记者见到了现年94岁的抗美援朝老兵王桂楼。老人表情沉重地回忆,“那是在上甘岭战役中,为了躲避美军飞机的轰炸,我指挥战友利用防空洞阻击敌人。一次空袭中,防空洞被美军飞机炸塌,我被炸得昏死过去,浑身是血,战友们就用这块帆布把我抬到后方救治。”

最近一年多,电视连续剧《跨过鸭绿江》在各大网络平台重复播放,这也是王桂楼最爱看的电视剧,“看了好多遍了,总是看不够。”每次看,王桂楼老人有时会陷入沉思,有时会泪流满面,有时会激动得攥拳而立,整个人仿佛又回到抗美援朝战场。“70年来,每当看到抗美援朝题材的电影电视,我整个人似乎就又回到了烽火岁月中。”

王桂楼给我们回忆了战争的真实场景:上甘岭战役激烈程度是罕见的,特别是炮兵火力密度,据说是超过第二次世界大战最高水平。如此猛烈的炮火,使得在坑道中的志愿军守备部队不少人牙齿都磕掉了,嘴唇和舌头也被磕破了,甚至还有的战士被活活震死,其威力由此可见。“正是在这场战役中,这块军用帆布和我结下了70年的情缘。”

忆烽火岁月:一场战争和一块帆布

王桂楼,1928年4月出生在灌云县一户贫苦农民家庭。1948年2月份,他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参加了著名的淮海战役、渡江战役,以及解放无锡、苏州、上海等战斗。1948年6月,他在战火中加入中国共产党。老人告诉记者,他是1950年首批入朝的战士。

王桂楼说,一到朝鲜就发了一块军用帆布。行军的时候,无论是下雨还是下雪,都披在身上。到了朝鲜以后,经常是夜行军,到了山区就用帆布当铺盖。“朝鲜天气很冷,我的那个连队去的时候140多人,回来的只有20多人,很多人都是冻死的,所以大家都把这块帆布视作救命布。”老人拿出一张捐赠证书和一张照片动情地说:“我的生命也在帆布上面,是战友们用它把我救了回来。回国后,我就把这块帆布珍藏起来,既是为了纪念那场战争,更是为了教育后人珍惜和平。”

让更多人赓续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

1952年10月,王桂楼所在部队协助十五军同守上甘岭阵地。“在一次战役中,连队接受阻击敌人的任务,我带班里几名战友在一个制高点观察敌情,随时准备投入战斗,敌人动用数架飞机对阵地轮番轰炸,土壤变成焦土。敌机飞走后,连领导发现我所带班阵地防空洞被炸塌,指导员徐建华带领战友进行抢救,我被救出已是全身鲜血,昏死过去,战友们立即用我随身带的一块军用帆布把我抬下阵地。一位名叫‘朱文坦’的山东籍战友把抬我的帆布送还给我做个纪念,我感动得泪如雨下,是他们冒着生命危险把我抬下阵地抢救的。”

1953年10月,王桂楼从朝鲜回国。1955年11月,王桂楼老人复员回乡,一直在家乡务农。他以一个老党员、老军人的身份默默无闻做人做事,赢得了大家的尊敬。

老人的儿子王志高告诉记者,这块帆布父亲已经保存了70年,作为子女,为了把父辈的斗争精神传承下去,教育更多的后来者“铭记历史、珍爱和平”,今年7月,他们把这块帆布捐赠给了连云港市革命纪念馆。

文/夏兴俭 冯二雷 何卫东 张凌飞

编辑/倪家宁

相关阅读
人物|七个月,拍摄87位抗美援朝老兵 王欢江:与时间赛跑 努力记录每位英雄的故事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12-03
6个年轻人“超时空”寻找抗美援朝老战士
中国青年报 2023-08-25
纪录片《超时空寻找》定档8月20日,VR 重现抗美援朝热血场景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8-16
看展 |“现场与在场——张崇岫抗美援朝影像作品展”在北京开幕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7-27
《冬与狮》发布纪念日海报 纪念抗美援朝胜利70周年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7-27
94岁抗美援朝老兵勋章满满,最爱的却是个糖果袋
扬子晚报 2023-07-25
西城军民同观剧 传承抗美援朝精神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7-24
荧屏起烽火,影视颂英雄:​一批抗美援朝题材影视剧下半年将推出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7-17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