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为奥密克戎是“大号流感”?轻敌了!
科技日报 2022-04-08 07:21

“感染后无需隔离的行政决定错了!”“新冠不是流感!”

4月6日,德国卫生部部长卡尔·劳特巴赫在社交网站上连发两条推文,为德国新冠防控政策的“摇摆”做解释。

德国的“摇摆”再次表明:以为奥密克戎是“大号流感”,确实轻敌了!

从出现到成为主要流行株,奥密克戎毒株俨然一条“变色龙”——

最初,它带着骤增的50多个突变(30多个突变在关键蛋白上)疾声厉色而来,令人以为它是新冠家族中的“雷霆派”,各国闻之担忧、避之不及;

随后,它在个人感染者身上又表现得“婉约”起来,用人们熟悉的流感症状(咳嗽、打喷嚏、鼻塞)走“怀柔”路线,各国又奔走相告“新冠病毒毒性减弱”。

小半年过去,人类用现代的大数据统计手段,将奥密克戎对整个人群造成的危害算了总账。英国2021年8月—10月间,德尔塔毒株流行为主,死亡率为16人/10万人口,而在2021年11月—2022年1月间,奥密克戎毒株流行为主,死亡率为22人/10万人口。美国相同时间段的死亡率也从40人/10万人口增加至42人/10万人口。

“不要小看每十万人口的死亡人数只有几个人的增加,乘以人口总数,奥密克戎感染带来的死亡总数将更大。”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吴尊友如是说。

人们算过总账才恍然大悟,奥密克戎毒株流行期的死亡人数远高于同样时间内德尔塔毒株流行期的死亡人数!

了解了人类对奥密克戎认知的整个过程,再回到原来那个问题:奥密克戎是“大号流感”吗?的确,凭两个月前的人类认知和判断,人们可以认为奥密克戎毒力减弱、像是“大号流感”。多国新冠疫情防控政策也正是在两个月前提出或制定“与病毒共存”计划的。例如,2月初,德国宣布将在3月份放宽部分防疫措施;2月16日,美国传染病专家福奇表示,是时候开始慢慢恢复正常了,美国一些地方相继取消“口罩令”;2月24日,英国宣布结束一切新冠防疫政策……

那时,全人群的大数据统计结果尚未出来,总账还没来得及算。

而今,随着其他国家防疫措施放松时间的延长,各国疫情进一步蔓延,感染人数和死亡人数屡敲警钟,德国、英国等多国的新增感染者人数达到两年来的最高点。例如,英国在最近一周就单周新增490万例,创下新高。

看到这样的数据,有全局观念的决策者、传染病学者开始意识到,奥密克戎的“毒性减弱”只是一招“示弱”的幌子,为的是不动声色隐秘流行、广泛传播,造成更大的破坏。

德国防疫政策的“摇摆”正是由于对奥密克戎有了更全面认知,进而对疫情防控局面进行的及时止损。德国卫生部长的认错不仅说明人类认知的进步,也说明防疫政策应该随之作出科学调整。

反观国内,却仍有一些人抱着欧美国家两个月前的过时观点不放,机械刻板地认为“奥密克戎是大号流感”,不明就里、盲目跟从“新冠疫情的损失小于防控带来的损失”等错误观点,认为中国应学习欧美选择“躺平”。

这样的错误判断,一方面由于对疫情的动态和分析未能做到实时更新;另一方面是由于对新冠病毒危害性没有做到科学、客观、连续性的认知。

在进行防疫策略研判时,更不应该忽略的一点是,感染新冠病毒的人越多,越会促进它的变异加快出现和累积。传染性更强的XE变异株已经出现,未来的疫情形势在其他国家的“躺平”中仍具有极大风险。

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作为一个人口大国,实施“动态清零”策略更彰显了大国担当。当下,我国此前疫情较为严重的5个省市中,广东、山东、河北在从严从紧采取隔离、管控、封控、筛查等为核心的防控措施下,均已呈现向好态势。实践将不断证明,“动态清零”是有效的、是科学必要的。

文/张佳星

编辑/倪家宁

相关阅读
新冠变异株奥密克戎亚型XBB更危险吗
新华社 2023-01-04
接种疫苗不如感染奥密克戎?中疾控回应
央视新闻 2022-12-20
春运如何防护?奥密克戎传染性有多强?钟南山回应七大焦点问题
新华每日电讯 2022-12-11
最新报告:部分奥密克戎亚型毒株可能加快新冠传播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2-10-29
奥密克戎变异株对老年人的危害是否依然很大?为什么?
健康中国 2022-05-15
奥密克戎毒株持续变异会有多大影响
新华社 2022-05-09
科普:奥密克戎毒株持续变异会有多大影响
新华社 2022-05-05
面对奥密克戎,为何不能“放弃抵抗”
解放日报 2022-04-14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