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可嘉怎么译《当你老了》?先有深刻理解然后才有欣赏和喜爱
封面新闻 2022-04-06 22:27

“当你老了,头白了,睡意昏沉……多少人爱你青春欢畅的时辰,爱慕你的美丽,假意或真心”……叶芝这首《当你老了》被很多人熟知。但人们未必知道,这首诗最深入人心的中文版本,是出自杰出的文学翻译家袁可嘉之手。

袁可嘉1921年出生于浙江慈溪,是翻译家,也是诗人、学者,他著作的《西方现代派文学研究》和编选的《外国现代派作品选》,影响了整整一代作家和诗人。以他的名字命名的“袁可嘉诗歌奖”,在过去10年已经评选了5届,在国内产生广泛影响,代表了近些年诗歌创作、研究和翻译的较高成就。陈先发、王家新等15位在当下诗坛内外有广泛影响的诗人、翻译家和学者曾荣膺该奖。

3月30日,由《十月》杂志和慈溪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纪念袁可嘉先生百年诞辰活动——“斯人可嘉:袁可嘉先生与新时期中国文学”学术研讨会,在线上举行。包括吉狄马加、李洱、欧阳江河等10多位诗人、作家、评论家参与讨论。研讨会由《十月》杂志副主编季亚娅主持。众人纷纷谈到袁可嘉的多种文学实践,带来的积极影响,尤其是对于现代诗学的建设性诠释。

吉狄马加在研讨会上提到,袁可嘉是非常重要的诗人,“无论是袁先生的作品,还是穆旦先生的作品等等九叶诗派诗人的作品,对于当下来说,在研究他们创作的时候,怎么处理好特别是借鉴外来的诗歌艺术,特别是更好地融入中国现实的过程中,怎么把外来的优秀文学以及诗歌的形式,包括这样一些思想观念和当下的创作融合,我觉得也是有启示意义的。”

茅盾文学奖获得者、小说家李洱说,在寻根文学之后,小说界都受到袁先生他们当时编的那套书影响。该如何概括这种影响?简单说就是,袁先生和他的同代翻译家、诗人参与了现代汉语的塑造,用一种我们看来比较陌生化的手段,增强了汉语的雕塑感。

《世界文学》主编、诗歌译者高兴在外文所已经工作30多年,袁可嘉是他在同一个单位工作的前辈。高兴说,自己在文学翻译方面深受袁先生教益。比如在上世纪80年代,袁先生怎么翻译叶芝?“他给我们讲述翻译叶芝过程的时候,给我很多启发:首先,一定要深刻理解,全面把握,如此才会有欣赏,才会有喜爱。另外,特别重要的,也要有批评,才会有翻译时的感性和理性。其次,就是运用最恰当的词汇和语调来体现原作者的风格。袁先生在翻译叶芝的时候,叶芝的所有作品,从早年到晚年,他全部细致地读过。他发现,比如情诗的写作,在刚开始的时候,叶芝是追求华丽的,而且有时候有点自作多情。这样的话,虚假的成分就会出现。后来,才逐步走向平实、清晰,走向含蓄,注重真情实感。他这时候的诗就是平常,但又不乏新奇、朴素,具有冲击力和感染力。”

在中央民族大学教授、评论家敬文东看来,袁先生一个很重要的身份是翻译家,“包括他在内的这批人,通过对奥登、里尔克的学习,将心和脑联系在一起。他觉得上世纪40年代诗歌能够成熟起来,就是通过诗人们翻译的现代汉语,重新把心和脑连在一起,形成了中国道路的、中国学派的、中国气派的一批新诗。”

文/封面新闻记者 张杰

编辑/乔颖

相关阅读
历史|会通中西印三大文化,“只留下背影的一代大师”,徐梵澄“国学三书”出版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8-16
赏读|耶胡达离我们而去了 他将永远活在我们心里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7-13
文学|《耶胡达·阿米亥诗集》诗歌爱好者书架上必不可少的20世纪诗歌经典读本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7-13
文学|诗歌意象丰富、语言纯粹 著名诗人西川重磅诗歌代表作《巨兽》出版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4-20
以诗会友 丁香诗会文化沙龙灵感“火花”不断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4-18
屠岸百年诞辰纪念座谈会举行 女儿追忆其翻译莎士比亚长篇叙事诗往事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12-02
文学|丹麦诗人亨里克·诺德布兰德诗选集《莱斯博斯的玫瑰》面世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10-28
文学|创造文学的汉语和汉语的文学 首届中国青年文学翻译家论坛在南京举办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3-24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