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6日下午,作家、原空军大校李美皆女士携长篇小说《结婚年》走进中关村图书大厦,与读者面对面交流分享。李美皆对朋友评价《结婚年》堪称最新的“成都女子图鉴”予以肯定,她说读者的反馈丰富了这部小说,也给她带来了鼓励。
分享签售会一开始便火药味十足。担任嘉宾主持的启航一上来便拿出手机,读了他和《结婚年》作者李美皆就作者应该不应该考虑读者群的问题展开的对话。在对话中,作者李美皆就启航提出的一系列问题,诸如:普通人能从她的小说人物身上能找到什么共鸣点,这本书能提供给读者什么样的独特价值,读者购买这本书的理由等问题,均回复回答不了。她认为,这些问题都太大太空、太抽象。启航则直接回复,既然如此,他周日不便再出席活动,因为两人不能对话。由此,启航对今天他依然出席活动做出了解释,他说:今天的签售会可能是一场争论,一场对战。我之所以来,就是想请现场读者和观看直播的朋友做个裁定,看看我们谁说的更有道理。
在启航的提问中,李美皆分享了这部小说的灵感来源、创作经历、写作的收获以及自己对爱情和命运的感悟。她说,《结婚年》是一部情感题材小说,讲述了青年女性吴小莉在三个人生阶段二十多年的故事。三部分既相互补充,共同构成吴小莉的情感史和生活史,揭示了吴小莉在不同环境下复杂的情感状态,深度扫描了女性随人生季节和时代迁延而变或不变的情感与精神世界,剖析了女主人公独特的情感与生活状态。李美皆对朋友评价《结婚年》堪称最新的“成都女子图鉴”予以肯定,她说读者的反馈丰富了这部小说,也给她带来了鼓励。
作家社编审兴安老师认为李美皆的小说是“评论家的眼光过滤和指导了的作品”“是一种文字的实验”“是女性的成长过程和生命觉醒的实验”。主人公吴小莉是此前文艺画廊中没有过的一个女性形象。李美皆擅写女性心理,对吴小莉命运的把握也是出人意表又发人深省的,体现出她作为女性文学研究者的深厚智慧底蕴。
责编朱莲莲认为,李美皆以其独特的笔触,敏锐地捕捉到男女间怦然心动的羞涩,细腻地书写了夫妻间死水微澜下的悸动,犀利地展示了朋友间情感突围中的挣扎。可让读者读到遇见的美好、选择的挣扎、重生的艰难。
启航邀请读者与自己一起诵读了书中的部分内容,借诵读内容让现场读者观看直播的网友了解本书的主人公吴小莉和大岛是什么样的人,及书中的一部分故事情节。然后邀请大家一起寻找主人公和读者的共鸣点。
据启航介绍,这本他只用了半宿加一个上午的时间就读完的《结婚年》有独特的价值:这是少见的评论家写的小说,相当于美食比赛的评委做菜。能担任美食评委的人惯常来说不应该只会尝,还要会做,而且做得更好,所以评论家写的小说值得期待。他读过之后,感觉这部作品比他期待的更好。第一,虽然这是一个嫁入豪门的女人的前半生的故事,背景从1997年直到新冠抗疫共二十多年,但它的故事走向和结局与预想的出入很大,出乎意料。第二,作者描写女性的笔触有张爱玲和王安忆的味道;文字上,有些部分则有钱钟书的风格。
现场读者中,北大中文系赵教授认为《结婚年》的价值在于它是“反套路化”写作:人物关系、情节设置、语言表达都“反套路”,读来令人耳目一新。北京作家王丁强评价,此书中对于女性心理的描写、情感的把握以及故事情节的安排别具匠心,给人留下深刻印象。还有一位读者被李美皆的直率打动,表示想读这本书,更想把自己的生活变成文字。
作家李美皆简介:
曾获庄重文文学奖、冰心散文奖、中国文联文艺评论奖、《文学自由谈》新锐作者奖和30年重要作者奖、《南方文坛》年度论文奖等奖项。著有文学评论集《容易被搅浑的是我们的心》、散文随笔集《说吧,女人》等十余部作品。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张恩杰
编辑/贺梦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