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猪肉价格和养猪户亏损问题,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负责人孔亮10月20日表示,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我国生猪生产在第二季度已经完全恢复,当前的市场供应出现阶段性过剩,主要是因为生产仍在惯性增长。
据农业农村部监测,今年前9个月我国规模以上生猪定点屠宰企业屠宰生猪同比增长60.9%,其中9月份同比增长95.2%。今年1月下旬开始,猪肉价格连续8个月回落,在刚刚过去的中秋、国庆消费旺季也没有出现猪肉价格反弹。10月份第2周,集贸市场的猪肉平均价格每公斤21.03元,比今年1月份下降了60.8%,9月份全国养猪场(户)亏损面达到76.7%,其中既有一些散养户也有一些规模猪场,既有自繁自养的也有外购仔猪的。
“生猪市场供应‘中期看仔猪,长期看母猪’。”他表示,3月份以来,规模猪场每月新生仔猪数均在3000万头以上并持续增长。今年8至9月份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接近正常保有量的110%,预计今年四季度到明年一季度上市的肥猪同比还将明显增长,生猪供应相对过剩局面仍将持续一段时间。如不实质性调减产能,猪价低迷态势难以扭转,尤其是明年春节过后的消费淡季,猪价可能继续走低,并造成生猪养殖重度亏损。
为防止生猪生产大起大落,尽量熨平“猪周期”,从6月份开始,农业农村部针对生猪产能过剩的苗头,通过主流媒体和行业媒体密集发布预警信息,引导养殖场(户)加快淘汰低产母猪,有序安排生猪出栏。随后,会同有关部门发布了《关于促进生猪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和《生猪产能调控实施方案(暂行)》,努力稳定生猪生产秩序。7月份以来,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结束增长势头,环比连续3个月减少。目前一些养殖企业特别是大型集团企业采取“十头母猪淘汰一头低产母猪,一窝仔猪多淘汰一头弱仔,育肥猪提前十天出栏”等措施,这对于企业减少亏损和行业去产能具有积极作用,值得借鉴。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张钦
编辑/樊宏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