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8日,北京经开区颁出北京市首张综合许可证,北京经开区工委书记王少峰和企业一起体验办证全流程。
“因为业务发展需要,我们想要办理一家书店,同时还要申请营业执照地址变更。”28日,尚亦城(北京)智慧融媒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陈军来到北京经开区政务服务中心“一业一证”专窗提交申请材料。他告诉记者,“我此前咨询过,把营业执照和书店的所有手续办完,至少需要到政务大厅跑四次,而且还需要准备一堆材料,因为着急开业,我正犯愁呢。得知在北京经开区可以申请‘一业一证’,我就按照一次性告知单要求准备了材料,今天过来办,没想到一次全搞定了!”
“材料减了多少?”“以往办理此类证照需要多久?”“通过审批指引是否清楚办理所需的条件和标准?”……王少峰全程跟随企业办事人员体验了“一业一证”的办证流程,还不时询问企业办事人员在办理“一业一证”时的感受。完成材料提交后,王少峰又和审批人员一起前往企业经营场所,从审批人的角度进行食品许可的现场踏勘。
现场踏勘和申请材料全部合格后,审批部门通过证照联办,将营业执照和综合许可证一起送到了企业手中。
据了解, “一业一证”是指企业基于营业执照经营范围,对相关行业经营所需的一个或多个行政许可及关联事项进行选择,审批部门向企业颁发一张载明相关行政许可信息的综合许可证。近几年,“一业一证” 改革在上海、天津、山东等地相继开展,但在北京还是首次。近日,北京经开区选取医疗器械经销商、药店、超市(便利店)、餐饮店、书店、门诊部、道路货运公司、民办幼儿园等10个行业场景,从准入准营角度开展试点,6月底前实现落地发证。
工作开展以来,北京经开区在政务服务中心开设了“一业一证”专窗,企业可以通过北京政务服务网和现场两种方式申请办理。北京经开区行政审批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为方便群众办事,北京经开区对审批流程进行了优化再造,以开办书店为例,办事群众从改革前需要办出版物零售许可、设立出版物出租企业备案、公共卫生许可、食品经营许可4个许可证到只要办1张综合许可证,从至少跑4次变成最多跑1次,申请表单从4份精简为1份,申报材料从39份到减少到21份,办理时间从25.5个工作日缩短为5个工作日,企业能够真正感受到改革的便利。
王少峰说,“一业一证”是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举措,对降低行业准入成本,激发市场主体发展活力具有重要意义。北京经开区作为深化改革先行区,应该率先在全市开展探索,做出示范。今天围绕“我为群众办实事”主题,从办事企业和政府审批两个不同的角色,切身体验了政务服务的改革效果,查看了审批的标准化和公开化情况,检查了北京经开区打通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落地“最后一公里”的行动成效。相关部门要在发出首证的基础上,不断完善改革方案,扩大改革范围,释放改革红利。
据悉,“一业一证”改革是北京经开区“我为群众办实事”、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事项之一。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北京经开区以“接诉即办”为主抓手,全面铺开“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目前已经征集形成区级21个方面、45项具体任务清单。其中有10项覆盖亦庄新城范围内八个镇,涵盖了企业开办、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配套建设等多个事项。同时,各部门各单位、各重点国有企业提出实事任务188项,荣华、博兴街道提出重点民生项目22项。在“七一”前各项实事任务均有阶段性成果,其中,区级重点民生任务已完成14项,街道重点民生任务已完成13项,各部门各单位实事任务完成30余项。“一业一证”改革作为“我为群众办实事”的重要举措,是优化市场主体准入准营、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推动企业管理服务的系统性改革。下一步,北京经开区将通过构建“10+1+N”综合许可服务模式,推动准入准营、装修施工、日常经营三阶段的高效衔接、集成审批,优化市场主体准入准营;通过探索“6+4”(协同监管、风险监管、信用监管、分类监管、科技监管、共治监管,一业一册、一业一单、一业一查、一业一评)监管方式,强化审管执联动;通过从基于行业向基于企业转变,围绕企业个性化需求,建立企业全生命周期管理服务,不断强化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推进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编辑/毛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