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盂克双鼎”即将在上博、国博重聚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1-06-10 20:35

6月10日,中国国家博物馆和上海博物馆在京共同举办建党百年馆际合作新闻发布会。两馆将共同促成大盂(yú)鼎、大克鼎先后在上博、国博联袂展出。大盂鼎、大克鼎系两馆的馆藏重器。

1951年,潘达于女士将珍藏的大盂鼎、大克鼎无偿捐献给上海博物馆。1959年筹建中国历史博物馆(今中国国家博物馆),大盂鼎应征北上,从此双鼎分镇京沪。据北青-北京头条记者了解,“鼎盛千秋——上海博物馆受赠青铜鼎特展”将于6月18日开幕,预计展期1个月。届时大盂鼎、大克鼎将率先在上博重聚。

大盂鼎

铸造于三千年前的西周时期,是迄今所见西周时期铭文较多、体型最大的青铜器之一,也是西周早期大型、中型鼎的典型式样,厚重雄伟,磅礴大气,为国家一级文物。大盂鼎通高101.9厘米,口径77.8厘米,重153.5千克。器腹内壁铸有铭文19行291字,记录了周康王在宗周对盂的一次册命。多数研究认为,大盂鼎于道光初年在陕西出土,为晚清鉴藏家潘祖荫收藏。

大克鼎

铸造于公元前10世纪末的西周时期。高93.1厘米、口径75.6厘米,重201.5千克。鼎腹内壁铸铭文290字,铭文记载了作器者为“克”,他是管理周王饮食的官员。铭文内容分为两段,一是克对其祖师华父的称颂,二是详细记载了周王册命克的仪式以及赏赐的内容。大克鼎于清光绪年间在陕西省扶风县法门寺任村出土,同出者尚有小鼎7件、镈、钟、盨等,皆为克所作之器,因此称大鼎为大克鼎,小鼎为小克鼎。大克鼎出土后不久即为潘祖荫所得,潘祖荫去世后,由其弟潘祖年运回苏州老家收藏。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崔毅飞
摄影/北京青年报记者 魏彤
编辑/张鹏

相关阅读
直播间搬进博物馆 光明乳业新包装齐亮相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5-01-23
历史|27件出土于羊子山噩侯墓的文物来京 从“小国巨制” 探究隐于青铜器中的秘密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10-29
历史|27件出土于羊子山噩侯墓的文物来京 从“小国巨制” 探究隐于青铜器中的秘密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10-29
首博基本陈列18年来首次大规模换展,多项新发现新成果亮相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4-04-15
新知|从“司母戊鼎”到“后母戊鼎”国之重宝缘何“改姓”?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10-21
历史 | 原来,你是这么有文化的中国邮政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4-12
159件周代晋国文物珍品亮相辽宁省博物馆
中国新闻网 2023-01-09
159件周代晋国文物珍品亮相辽宁省博物馆
中国新闻网 2023-01-08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