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生态:这一年全面打响“科技保卫战”
科技日报 2021-06-09 09:07

“宁夏是西北地区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要大力加强绿色屏障建设。要强化源头保护,下功夫推进水污染防治,保护重点湖泊湿地生态环境。”早在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宁夏时指出。去年6月8日,他再次踏上这片土地,依旧看山看水,并强调宁夏要“努力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

发展出题目,改革做文章。

4月下旬,宁夏在银川召开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第四次推进会,研究部署用水权、土地权、排污权、山林权改革,以改革开路、以创新开题。

“创新”“先行”,亦是科技人的使命和担当。这一年来,宁夏着力加强生态环保科技创新,科技界的“保卫战”全面打响。

虽是塞北,俨然江南

走进贺兰山汝箕沟内大峰煤矿露天采坑生态治理修复现场,过眼之处皆绿色,一派盎然生机扑面而来。“我们的终极目标就是要在煤干石和矿渣堆上长出植物。”宁夏重点研发计划重点项目——贺兰山保护区采煤迹地生态修复技术及模式研究项目首席专家刘秉儒说。

这不是凭空自信。

项目启动3年来,刘秉儒带领20多名科研工作者扎根大山深处,将贺兰山矿山生态修复治理技术示范推广7万平方米,20多种植物种植成活率达到了30%至60%。

而在宁夏阅海国家湿地公园,湖面水波荡漾,深处芦苇丛丛,成群的燕鸥低空盘旋,构成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图景。

“以前岛上没发现水鸟筑巢痕迹,从去年开始分布着数十处巢穴,并且都有1至3枚普通燕鸥鸟卵。”宁夏大学生态环境学院教授璩向宁说,这一变化充分证明了“宁夏阅海湿地典型退化区域水生态修复技术与示范”项目的成效。

该项目经宁夏科技厅批准立项,集成芦苇茎秆无性繁殖的退化湿地植被恢复、芦苇湿地微地貌构建等技术,人工辅助条件下的湿地植被恢复比自然状态缩短了5—8年,资金投入较常规修复技术降低80%。

贺兰巍巍,黄河滔滔,碧空万里,莺飞草长。虽是塞北,刚一入夏,这里却俨然江南。要让老百姓望得见贺兰山、看得见黄河水、记得住塞上江南风情。科技工作者不忘初心,不遗余力。

科技人要打“主动仗”

“我们牢记总书记嘱托,去年以来着力加强生态环保科技创新,在黄河安澜保障、生态保护修复、环境污染治理、资源综合高效利用等方面提供了强有力地智力支撑。”宁夏科技厅社会发展科技处处长张磊说。

纲一举而万目张。

厅党组制定出台了《关于科技创新支撑引领先行区生态保护的实施意见》,并深入调研行业科技现状和需求,明确提出到2025年的工作目标、重点任务、主要措施和组织保障。

很快,一系列立足实际的科技项目紧锣密鼓地实施。

位于银川市灵武境内的宁东能源化工基地,是国家能源“金三角”重要一级和自治区“一号工程”,在2021中国化工园区30强评选中位列第八。然而随着产业的快速发展,气化渣、粉煤灰、脱硫石膏等工业固废随之而生。2020年,这里共产生固废2134.2万吨,占全区一半以上。

现实是,该基地毗邻黄河,又地处毛乌素、腾格里、乌兰布和等荒漠化土壤境内,治理难度大,严重影响着先行区建设进程及国家能源战略的实施。

科技向来都打“主动仗”。

去年启动实施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固废资源化专项“大型煤电化基地固废规模化利用成套技术与集成示范”,便要在宁东建成1个综合性集成示范基地,并实施4项示范工程。

据统计,2020年,宁夏科技厅共组织实施生物矿化防沙固沙、贺兰山主要野生动植物生态特征等11个生态环保类研发与成果转化项目,总经费达2236.04万元。

一了解二梳理三对接

母亲河,幸福河。宁夏因黄河而兴、因黄河而美、因黄河而富,因此也倍加珍惜。

“我们将继续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科技创新。去年社会发展科技处共广泛征集2021年科技需求和项目80多项。”张磊介绍道。

夏季,中卫市中宁县林场西南侧的北河子沟湿地,芦苇随风摇曳,百花姿态各异,是居民纳凉的好去处。谁也想不到,这里几年前因为水质不好、气味难闻,被列入中央环保督察反馈意见整改范围。

随着自治区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宁夏入黄排水沟水体综合治理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启动实施,中宁人彻底告别“龙须沟”不再是梦。

项目通过构建“污水厂—湿地—河道”一体化的水生态修复模式,使全区13条主要入黄排水沟实现水体达标排放。同时,通过研制成本低廉的材料,大大减少了系统运维费用。

接下来,宁夏科技厅将以党史教育学习为契机,扎实落实先行区建设各项任务,顶层设计、精准施策。副厅长哈赟将其总结为“一了解二梳理三对接”。

“首先,要深入了解全区生态环境治理技术瓶颈,梳理掌握科研人才队伍情况,进一步明确薄弱点和发力点;同时走出区外,积极到发达地区对接先进技术和成果,弥补短板。”哈赟表示,只有这样,才能针对全区各地实际谋划出重大科技项目,推动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天蓝、地绿、水清、人幸福,科技创新将令宁夏河湖沟渠气象更新。

文/王迎霞

编辑/倪家宁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