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烩面
河南烩面为“中国十大面条”之一,河南三大小吃之一。是一种荤、素、汤、饭聚而有之的传统风味小吃,以味道鲜美,经济实惠,享誉中原,遍及全国。
烩面在河南面食中最具知名度,它是河南的一张名片,能代表中原豫地的饮食之风。
烩面是以优质高筋面粉为原料,辅以高汤及多种配菜,荤、素、汤、菜、饭聚而有之的传统风味小吃。烩面里的面是宽而薄的,易入味又筋道;烩面的汤是其精华,因为那是上好的羊肉反复熬制而成的,肉烂汤香。店家做好后再根据个人口味加入香菜、辣椒油或醋等提味,更能让人一口气吃下一大碗,意犹未尽......
兰州|牛肉面
据地理学家勘探和历史学家考证发现,兰州城是建立在一碗牛肉面之上的。即使她拥有黄河铁桥、兰州大学,但兰州以外的所有人听到这个城市的名称时只会异口同声的说同一句话:“哦,兰州拉面。”其实,在兰州当地,根本就没有“兰州拉面”,它就叫牛肉面,更土着一些的兰州人会亲切的称呼它为——牛大,而这碗面也根本不会有什么干切红烧之类的区别。
兰州牛肉面,讲究“三遍水,三遍灰,九九八十一遍揉”,面粉必须选择甘肃自产的新鲜高筋面粉,加蓬灰(碱)揉合而成,拉扯几十次不会断裂,拉出来的面条爽滑透黄、筋道有劲。
兰州牛肉面的面条有许多种类,毛细、二细、三细、大宽、小宽韭叶、二柱子、荞麦棱……多达十几种。一般人还真弄不清楚情况,当你知道兰州拉面有宽细之分,起码在兰州老板眼里,已经足够能说明你是经常出入牛肉面馆这种高档场所的上流贵族了。不同形状的拉面合着不同的脾性和年龄,大宽粗犷生猛,二细稳重有力,韭叶儿纤薄秀丽,毛细温柔细腻。这复杂多变的面型也使兰州牛肉面在中华拉面王国中独具魅力。
兰州牛肉面是几辈兰州人味蕾的记忆传承。喝着黄河水长大的兰州人,从小时候起,牛肉面便伴随着他们一起成长。牛肉面“一清二白三红四绿五黄”,一清(汤清)、二白(萝卜白)、三红(辣椒油红)、四绿(香菜、蒜苗绿)、五黄(面条黄亮),兰州目前有上千家牛肉面馆,每天要卖出100多万碗牛肉面。
牛肉面被公认为代表兰州城市形象的名片之一。
陕西 | 油泼面
关中名谚“八百里秦川尘土飞扬,三千万老陕齐吼秦腔,一碗粘面喜气洋洋,没有辣子嘟嘟嚷嚷”,就道出了油泼面在陕西人心目中的地位。“粘”在陕西方言念“燃”,和四川宜宾号称油重无水引火即燃的干燃面不同,陕西的粘面,就是指久负盛名的油泼面。
手工擀制的又粗又宽的面条,在开水中煮熟,先配上葱花、肉丝、花椒粉、盐等配料,再撒上一层厚厚的辣椒面。
油泼面最重要的是油泼,一定用上等的菜籽油,舀出滚沸的一勺热油,猛地浇泼在辣椒面及面条上,耳听得“嗞啦”一声,眼见一道火光闪过,顿时将花椒面、辣椒面烫熟而满碗红光,葱香、辣椒香、花椒香混合的气味扑鼻而来,令人食欲大增。
吃到嘴里面条筋道爽滑有嚼头,小油菜、绿豆芽清脆爽口味道美,辣子葱蒜鲜辣可口余味长,那滋味美得人恨不得把舌头都吞下去。
陕西 | Biang-biang面
“油泼辣子Biang-biang面,越吃越美赛神仙。”biang biang面,也叫裤带面。在面的家族里,它是众望所归的老大:有最大的个头,最多的笔画,用最大的碗,也就最大限度地填满了对饱足的定义。Biang-biang面是传统的陕西裤带面,因为制作过程中有biang、biang的声音而得名。
正宗裤带面,需要用关中麦子磨成的面粉擀成长宽厚的面条,用酱油、醋、味精、花椒等佐料调入面汤,捞入面条,淋上烧热的植物油即成。
Biang-biang面是色、香、味、形俱全的特色小吃,是很地道的秦地风味。那筋而穰、宽又长、辣而香、嫽又爽的一老碗油泼辣子biangbiang面,就是老陕的命根子,也是老陕的精神头,吃起来虽然费劲,却十分劲道解馋,秦人豪爽风貌,此一碗面可见端倪。
扬州 | 鸡汤面
清朝道光年间,26岁的左宗棠还是个很没有名气也很没有地位的小人物。走在扬州这个当时中国最繁华都市的街道上,大概也和如今第一次到外滩看“西洋景”的乡下人差不多。当时富甲天下的扬州,对于从湖南湘阴县小地方来的左宗棠来说,当然是充满了好奇的,于是他不能免俗地在扬州停舟游览,当然也就不能免俗地随便在街上吃了碗鸡汤面。但就是这碗面把他给震住了!没见过什么世面的左宗棠当时甚至认为天下再不可能有比这更好吃的面条了。这碗让他念念不忘的鸡汤面让他记住了扬州,以至于此后他每次从扬州经过,必然会用鸡汤面把自己撑饱。那么当年让左宗棠魂牵梦萦的那碗鸡汤面到底蕴藏着什么样的奥秘呢?
鸡汤面当然是要讲汤的,不过这个汤并不是原汁原味的鸡汤,纯粹的鸡汤鲜味太薄太平。一般店子里大桶炖清汤时,讲究个无鸡不鲜、无鸭不香、无骨不浓。所以每四只老鸡要配一只公鸭,再加上两斤烤香了的猪骨,这样君臣佐使都有了,出味更厚也更透,喝起来味道也仍是以鸡鲜为主,但制汤的价钱却并不比纯粹的五只鸡熬出来的鸡汤贵。
鸡汤面的名堂在于和面的时候放鸡汤而不是放白开水,这样面条本身才会有底味,吃到嘴里感觉才会有一股骨子里的鲜香。和面的汤中,还要突出一股香菇味,这样以鸡的清鲜为底子,以香菇的厚重为主体,正好和麦粉的谷物之味做到了互为辅佐、和而不同。面条的味道才会有骨子。不过香菇泡发后容易是黑色的,会影响面的颜色,因此要用白色的花菇。花菇价格较贵,比较经济的做法是用泡发香菇的水来加入汤中和面。
天下美食,香无非是头香、面香、底香,赋味之道无非也是本味、底味、沾味、佐味,不明白这个道理,什么东西都做不好。扬州的面,好就好在扬州人吃透了这个道理。
扬州|干拌面
干拌面是根植于扬州人骨子里的美味小吃,不论时节、不分时间。早起随便走在扬州街头,干拌面摊比比皆是。老食客进得店面先坐下,待服务员上前倒好一杯淡茶之后,方才操着当地方言亮出一嗓子:“来哟,来碗干拌,硬(读:摁)面,跟汤!”这汤还不是一般的汤——扬州人早餐喜欢喝的,是那一碗腰花汤。
其实,做出一碗让人淌口水的干拌面,那可不简单,这里面很有讲究。
首先,面条必须得是水面。而且一定还得是当天早上机器现压出来的,不能是挂面。
其次,一定要用熬好的猪油(当然也有素油,因人已异)。油的量要足,一般来说大概一碗面一两半猪油。再者,酱油要用下锅重新烧煮加调料后的熟酱油,最好是扬州的虾籽酱油。那种瓶装酱油有苦尾子,老扬州人一口便能吃出来,很在意这点儿。
再再者,青蒜花要用刀切成碎末,蒜头也要捣烂,胡椒粉要用药店里卖的胡椒,味精要用细末状的,千万不能用鸡精。
再再再者,下面时锅里水一定要多,这样下出的面才不糊汤。一点酱油,一点葱末,蒜末,一点麻油,一点胡椒粉,最后再挑上一小块乳白色的猪油,用筷子这么一拌,鲜香、醇美的味道冲散了昨夜的疲惫,精神抖擞的开始一天的新生活,虽不是什么山珍海味,依然祥和、满足。
岐山|臊子面
臊子面是陇东、关中地区的一种传统特色面食,历史悠久,尤其以岐山臊子面最为着名。贾平凹说:“岐山面看似容易,而达到真味却非一般人所能,市面上多有挂假招牌的,俗辨其真伪,一观臊子燣法和面条擀法便知。”岐山臊子面的好坏,就看两点:一看臊子,二看面。
岐山臊子面制作时以大肉“臊子”(即肉丁)加豆腐、黄花、木耳,烹汤浇面而成。一碗合格的岐山臊子面应该具有“面白薄筋光,油汪酸辣香”的特点,讲究起来有九字令:薄、筋、光,酸、辣、香,煎、稀、汪。薄筋光是指面条的质地,薄而不哝、光如游鱼。酸辣香是指臊子的味道,煎稀汪是指汤水温度要高,面少汤多,油、肉要多。
岐山臊子面与一般面条不同,薄如蝉翼,细如丝线,滚水下锅,莲花般转,捞入碗中一窝丝,浇上臊子汤,只吃面条不喝汤。关中西府人,村里唱戏,或婚、丧、嫁、寿等红白喜事,或逢年过节,或走亲访友,都用臊子面款待宾客。
台湾师范大学教授赵宁博士,在《赵宁留美记》一书中赞扬“岐山臊子面”“精彩无比”,并奉劝“读者诸君,没有尝过的,赶紧拜访陕西乡党,讨来吃吃。天下美味,不过如此”!
江苏 | 奥灶面
奥灶面,中国十大面条之一,是江苏省昆山市的传统面食小吃之一,属于苏菜系。到昆山游览玉峰山,人们总要去“奥灶馆”品尝一碗“奥灶面”。
奥灶面是苏式面的一块金字招牌,以红油爆鱼面和白汤卤鸭面最为着名。红油爆鱼面,面条细白,汤色酱红;白汤卤鸭面,白面白汤,原色原味。
奥灶面,也可简称为“奥面”,现在的解读是“奥妙在灶头”,即奥妙的灶头煮出风味奇特的面。当初,得名“奥灶”是谐音“懊糟”,“懊糟”是昆山音,意为“肮脏”。因为最初经营奥灶面的老太太,为经营面馆,经常来不及梳洗,蓬头垢面,店面也狭小简陋,极不起眼,但是老太太制作的面,却深受食客的追捧,加之老太太为人和善,食客们也就不追究就餐环境了,美味的面被食客戏称为“懊糟面”。
爆鱼面之贵首先在于红油,所用的物料均取自于活青鱼的黏液、血鳞、鳃,加水投锅煎煮后再与爆鱼的油汁勾兑成红汤,因而也有人称奥灶面的总根是青鱼。其次就是充作面浇的爆鱼,采用的是鲜灵活跳的出自于双洋潭或是阳澄湖的肥嫩青鱼,既不能大又不能小,五斤左右为准,若遇酷热鱼缺,宁可停供,也不用杂鱼充数。
宰杀时鲜鱼不落地,保持清洁,下刀厚薄均匀。制作时,先将切好的鱼片放入酱油、白糖、曲酒以及葱姜香料配成的卤汁中浸入味,然后再以旺火大锅氽至棕黄色,嫩度适宜,两次烩锅,冰糖烩煮,陈酿取香,色泽棕红,浓厚鲜香。
白汤卤鸭面的鸭子则用“昆山大麻鸭”以老汤烹煮,白汤要鲜,卤鸭一定要烂。卤鸭是苏州人的夏令当家荤菜之一,鸭肉性凉,卤制后的鸭肉也少了油腻感。白色的面汤清亮透底,没了酱色的厚重感,也没了浓油赤酱的肥腻感,加上一把碧绿的蒜叶,不仅观感清爽,入口更是鲜香。
苏州|枫镇大面
枫镇大面,被誉为苏州“最难做、最精细、最鲜美”的一碗面。苏州人的夏天,绝离不开那一碗枫镇大面。枫镇,即枫桥镇;大面就是加焖肉或爆鱼等浇头的面。又因以老汤调味,不用酱油,汤汁澄清,故俗称“白汤大面”。
枫镇大面具有很强的时令性,过去只在夏至立秋两个节气之间供应。在苏式面中,枫镇大面的汤可以算得上是最具特色的。虽然是荤汤,却要求一清见底。汤底用肉骨、鳝骨、螺蛳、虾脑壳、酒酿、冰糖熬制而成。旧时,最正宗的枫镇大面必须选用酒厂里酿酒剩下的酒糟,酒气氤氲,十分浓郁。后经过改良,逐渐变成加入酒酿制作。
再说浇头,枫镇大面的浇头也是一块焖肉,但和寻常的红烧焖肉不同,这块肉是白的。制作上也较复杂,那是精选的五花肉,浸泡去血,拔毛刮皮,经过四个半小时的焖烧,起锅后撒上葱花和绵白糖而成。焖制时不放酱油,单靠盐来调味,于是,色清味淡,入口即化。
为了保证口感,也避免焖肉冷热温差带来健康问题,大肉出锅后让它自然冷却,不进冰箱。为了防止肉质发酵,早晨10点半必须售罄。
一碗枫镇大面端上桌来,细白的面条捞在青花大碗中,犹如“鲫鱼之背”,绿葱点点,白糟粒粒,加上一块白嫩透明的焖肉,使人顿觉清新。而其中淡淡的酒香,与面香结合得恰到好处,即使在炎夏,食欲亦为之一振。细品之,汤汁清澄,焖肉细嫩,鲜滑醇美,难以言表,那色、那香、那味在无意中流露出“碗中天地宽,面里扭乾坤”。
作为夏令面的人气单品,鲜爽的白汤、入口即化的大肉、汤里独特的酒香,无一不令苏州宁为之疯狂。
苏州 | 焖肉面
“要么来哉,焖肉面一碗,宽汤重青过桥”许多老苏州的一天,是从一碗焖肉面开始的。肉要三精三肥硬肋大精头,而且只挑选眉清目秀的帅哥级太湖猪与常州洛猪,猪皮细而薄,肥瘦匀称,其五花肉是制作焖肉的上等原料。
一块焖肉,首先要将肉放入清水中泡去血水佐以调料稍作腌制,入大火烧熟,剔出肋骨,只留软骨,用刀刮清肉皮,修出刀面,然后再上炉文火慢焐三四个小时,直至肉烂而形不散,肥肉完全如琥珀蜜蜡的半透明状。这样出来的焖肉,那才叫得上是肥则腴而不腻,瘦则酥烂醇香,满口鲜汁,食之不忘。
吃的时候,先把焖肉即刻推入碗底面下,再将姜丝敷于面背,看汤面油花儿蒸腾、热气弥漫。那焖肉经滚滚烫的面一焐,诱人的香气缓缓飘出,使人食欲大振,再看那一大块焖肉,凝脂消融,慢慢显出浅浅粉红色,变得微微半透明,最后肥肉化在汤里,会让汤的味道更丰腴。那一条原本在一起的猪皮也已经散开,紧挨着的软侬的油肉绝不会让你觉得腻,更没有半点腥,有的只是润滑的浓香、鲜咸和甘美。几小口而已,满嘴已是肥腴,整个人都升华满足了。
苏州面馆,一定要等顾客买了票之后才能把面下到锅里的,称为人等面。只可人等面,不可面等人。个个等面人,不吃等人面。因为苏州人绝对不愿意吃人来以前就已经下好的面。
苏州 | 秃黄油面
秃黄油面,意思是“光秃秃的只有蟹黄和蟹膏”,是传说中的顶级面点。每年只在大闸蟹上市的季节卖,选用公蟹纯膏、母蟹纯黄炒出的浇头,高纯度的蟹粉,没有一丝蟹肉。现炒的浇头,趁热倒入面里,浓浓的蟹香扑鼻而来,每根面条都和蟹黄蟹膏合二为一。
苏州 | 三虾面
“三虾面”,这碗面时令性极强,一般只有一个多月的时间。每年的端午节前后,江南河湖中的雌虾进入产卵期,以太湖所产的白虾品质为上,渔民形象地称之为“蚕子虾”。所谓“三虾”,即是虾身上的三宝:虾子、虾脑、虾仁。
这碗面十分费工夫,需先剔虾子,再剥虾仁。剩下的虾壳与虾头同熬鲜汤。再从虾头里剥出结成深橘红色的小块虾脑。这时才将面条下熟过水,连同虾子与虾脑,一并放入虾汤,用小火煨煮,让“三虾”的浓鲜味渗入面中。
虾仁肥美,嫩;虾子饱满,鲜;一粒粒形似红米的虾脑硬实,香。味道之鲜美真是想想都流口水!
三虾的原料并不稀奇,但是如果你亲眼见过他们剥虾仁和出虾脑所费的细功,就知道这东西有多值钱了,“重功轻料”一目了然。
苏州 | 爆鳝面
爆鳝面出挑的是爆鳝,它是鳝片生爆成黄脆,再经过加入酱油、绍酒、糖、肉清汤等,经“素油爆、荤油炒、麻油浇”等多道上序精巧烹调而成,面条柔滑、鳝鱼香脆,口感甜而不腻。
无锡|广福寺素面
传统的苏式汤面靠的就是荤油、荤浇,但也有的面馆独辟蹊径,素汤、素油、素浇,甚至面馆就在佛门净地。比如广福寺有什锦浇头的素面,名声之大,几乎成了无锡的一大特色美食。这碗誉满无锡的广福寺素面,就值得人们心甘情愿的专程为它跑一趟。
几十年的广福寺素面,从几毛钱一碗到十八块一碗,味道一直保持着好口碑,生意好的时候座无虚席,里里外外客满为患,一面难求!多种菌菇熬制的面汤,鲜美清爽喝了不口干,鲫鱼背细面,笋片、面筋、香菇、黑木耳、胡萝卜、白果等鲜嫩入味,还撒着白芝麻,一碗下肚,满口生香。
江阴 | 刀鱼汁煨面
刀鱼面是江苏江阴传统小吃。该小吃味道鲜美,和中开胃。刀鱼面面条由新鲜刀鱼茸、蛋清、上等面粉加水搅拌,手工擀制而成。汤则由老母鸡、筒子骨、猪肉糜、刀鱼头尾、猪骨煲成,煮熟的刀鱼面洁白细腻,久煮不烂,既耐咬嚼,又鲜美无比,如再配上火腿丝、蛋皮丝、撒些蒜叶末,更是让人未食生津,堪称一绝。
江阴有一句土话:“面汤甩到眼瞠,宁打耳光不放”,这个宁受耳光也要吃的面就是刀鱼面。相传在清代,衙署设在江阴的江苏学政大人孙葆元嗜食面条,家厨想尽办法投其所好。农历二月初六,值其五十大寿,正是长江刀鱼上市之时,家厨便用“刀鱼面”上桌庆贺,主人与宾客食后个个赞不绝口。后来,刀鱼面逐步由官吏、乡绅传至各家菜馆、饭店,平民百姓也得以尝鲜。为提高刀鱼面的鲜美度,江阴的厨师也多有改进。
刀鱼煨面,比起清蒸刀鱼来,可要实惠得多。其实它有个确切的名称,要在“刀鱼”和“煨面”之间,夹塞进一个“汁”字。在盛产刀鱼的长江下游江阴、镇江、扬州一带,明代的官僚和盐商嫌刀鱼刺多,发明了这种无需吐刺的刀鱼吃法:刀鱼汁煨面。将时令新鲜的小刀鱼蒸熟去骨,包上纱布放入锅里,将其熬成刀鱼汁;再以刀鱼汁煨面,虽不见刀鱼,但鱼的精华早已煨入面里了。
刀鱼汁煨面,那是春天的至味,就像明前龙井、嫩透的韭芽儿、香椿头。坐在面馆的大堂,品尝着春季江刀鱼的滋味,奶白色的汤汁,稠得醇厚,稠得鲜香。
常熟 | 蕈(xùn)油面
蕈油面过去是常熟兴福寺的斋面。原料取自松树蕈,松蕈“生于松树茂密处,松花飘坠着土生菌”。在民国年间刊印的《吴中食谱》也有记载:“寺院素食,多用蕈油、麻油、笋油,偶尔和昧,别有胜处。”文中的蕈油,即松蕈油。
极品蕈油面采用的是野生鸡孵蕈,并且用农家菜油,加以八角、丁香等佐料,爆炒而成,所以吃起来会有菜油特有的香味。常熟风味的鲜汤,配上山珍野蕈的鲜嫩、爽滑,真应了那句“香留齿牙麝莫及,菘羔楮鸡避席楫。”
太仓 | 双凤羊肉面
说到吃羊肉面,苏州一带人们的第一反应就是:双凤羊肉面!双凤羊肉面又名双凤肥羊大面,是太仓餐饮文化中的特色品中之一,以酥、浓、香、肥着称。双凤羊肉历史悠久,早在明代弘治年间就有对羊肉的赞美诗云:“秋风乍过西林寺,已闻深巷羊肉香”。
双凤羊肉面所以在众多的羊肉面中脱颖而出,有其一套秘传:首先是选购山羊品种,讲究选购体大皮薄肉嫩的“太仓山羊”,以选用2-4颗牙的羊为主,这样的羊肉,肉质肥而不腻,而且柔嫩适中,是为上选。第二,讲究宰杀,必反复洗净羊肉,肉质肥而不腻,加工中反复的清洗、去毛,弄好的羊肉干干净净的。第三,锅底置盘去壳新稻草芯草把,以防焦锅;锅之四周满塞白萝卜,以除膻味。第四,宰杀后将肉分档下锅,肉质较老的置下层,肉质嫩者置上层,然后再加佐料,文火焖煮。其面汤用烹羊原汤熬制,要熬得浓而不浊、油而不腻方用之。其面以手工制之,俗称“跳面”,其特点是面条细、柔、滑、韧,入水便熟,久煮不烂,口感极好。
扬州|小阳春
面条并非美味佳肴,而是再寻常不过的食物。中国美食的精华却正是要化腐朽为神奇,化平庸为高端。所以这一碗最简单的阳春面,却最考验功夫。阳春面,实际就是一碗普通光面,为什么有如此充满文化韵味的名字?
其来历民间习惯称阴历十月为小阳春,以前一碗面十文钱,扬州文人会动脑筋,把这和面条联系起来,故称作“阳春面”了。扬州人对阳春面比较讲究,下出一碗美味可口的面条要能达到“硬而不生,软而不烂”的要求那才行。
首先面要好。原料是影响面条口感的关键,在制作时,面里要放适量的食用碱,制成碱面,主要起香。面在机器里要来回多压几下,使面有劲道,无论如何不能放食用胶。要用小粉洒拍,使面条不粘连、不糊汤,最后形成扁而薄、宽度适中的扬州面条,那样比较容易入味。
其二,要宽汤下面。阳春面虽然是清汤面,没有任何的配菜,却绝不是开水煮面条,诀窍就在这汤汁上。“这个汤,它不用味精,而是用当地的河虾,河虾籽天然地晾干以后,用鸡汤煲出来,文火炖,差不多要一个半小时到两个小时。民以食为天,菜以汤为先。”这是大师们的心得。
其三,开佐料。扬州人下面不叫做佐料,而叫开佐料,这里有讲究,酱油要熟酱油,买回来的生酱油要烧开,熬一下,变成熟酱油,酱香味更浓些。熬猪油一定要放生姜、葱、酒,熬出来的猪油没有猪腥味。开佐料时,酱油、猪油、大蒜泥或青蒜花子、胡椒、味精,外加点麻油,一样不能少,再兑上虾籽汤,竹篾子的漏勺和大面筷子配合,很整齐地把面条叉在碗里,看上去真像一把梳子,扬州人又很形象地称之为“梳子面”。
一碗上好的阳春面,盛放在白色瓷碗中,远远就能闻到一股香味,依稀可以见到虾子,撒了一点葱花,香气四溢,面条筋道爽滑,香味隐藏在面条与面条的缝隙中,虾子沾惹味蕾,酱油鼓动猪油。如果你也曾吃过这样一碗面,也许你就能够明白,为何扬州人对这碗看似普通的面却有着如此深厚的情感了。
编辑/王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