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故宫馆藏帝王书法:你看哪位皇帝字好?
新华网 2021-03-02 07:05

清代的帝王中,很多人都对书法创作有着浓厚的兴趣,其中以康熙、雍正、乾隆三位皇帝的书法最好。沈阳故宫馆藏的多位清代帝王创作书法作品,让后人大饱眼福。

清弘历行书读宋仁宗本纪赞卷

清朝共有12位皇帝,沈阳故宫不仅是清入关前努尔哈赤、皇太极、顺治三位皇帝使用的宫殿,是清入关后康熙、乾隆、嘉庆和道光四位皇帝东巡祭祖驻跸的行宫,更是珍藏皇家珍宝的重要场所。在清代,曾经有近20万件的清宫御用物品和内府秘籍,从北京移送这里贮藏,沈阳故宫是与北京宫苑和热河行宫齐名的清代皇家三大文物宝库之一。

沈阳故宫博物馆馆长李声能说,清代帝王历来重视书画艺术的学习与创作,在汉文化的大背景下,勤习书画成为宫廷风尚,皇族尤其如此。清代帝王书画各具风格,特色鲜明,其存世作品较为丰富,是沈阳故宫的重要收藏之一。

李声能说,康熙皇帝能书善画。但是现在他的绘画作品极其少见,书法作品存世数量也不算多。

沈阳故宫馆藏“清玄烨临董其昌行书诗轴”洒金蜡笺绫本。右上引首钤篆文白文“渊鉴斋”长圆印,行书写诗一首,全诗为:“今代麒麟阁,何人第一功。君王自神武,驾驭必英雄。”诗后署款“临董其昌”,下钤篆书朱文“康熙宸翰”“敕几清宴”二方印。

康熙皇帝曾经说过:“朕自幼好临池,每日写千余字,从无间断,凡古名人之墨迹石刻,无不细心临摹,积今三十余年,实亦性之所好。”康熙尤好明代董其昌的书法,所以字也从董书,兼取各家,并直接影响和引领了当时的书风走向,使清初书坛弥漫着董派的流风余韵。

“雍正皇帝从小受到汉文化教育,其书法追随其父康熙,又取法赵孟頫和董其昌,以行书、草书为最佳,字如其人,流畅和美之余气势宏伟,彰显一代铁腕帝王的强权气概。”李声能说。

雍正皇帝的书法作品传世较少,沈阳故宫馆藏的“胤禛行书平安如意轴”更是帝王书法中寓意最为吉祥的作品。此外,沈阳故宫馆藏的“胤禛草书戊申除夕守岁诗轴” 绢本也是雍正皇帝的作品。全诗为:“送腊建新节,年过半百初。道心随只逢,人欲逆时除。宝鼎焚香霭,瑶阶瑞雪馀。感信无裕兆,大有雪顿书。”诗后署款“雍正戊申除夕守岁之作”,下钤二印“雍正宸翰”“朝乾夕阳”。引首“为君难”双龙印。

李声能说,乾隆皇帝的书画在清代帝王书画中占据了最大数量,尤以书法数量更为庞大。除了大量的即兴诗文和临古之作的卷轴外,更有难以计数的对联、匾额。其书法主要取法赵孟頫的秀媚瑰丽,并影响和带动了整个宫廷书法的审美取向。

文/赵洪南

来源/新华网

编辑/贺梦禹

相关阅读
雍正行书和慈禧绘画首次同框展出 呈现清代宫廷文化艺术
中国新闻网 2024-07-09
旷世绝美话故宫(之二十六)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10-07
沈阳故宫用70余件(套)院藏文物展现中国古代装具文化
中国新闻网 2023-09-27
来故宫,看看古代学霸的功名与爱好
北青艺评 2023-03-04
沈阳故宫博物院迎来建院96周年 展出百余件清宫仿古文物
中国新闻网 2022-11-15
沈阳故宫展出院藏明清文人书画
中国新闻网 2022-07-01
“清帝东巡展”在沈阳故宫开展 再现四位皇帝回盛京场景
中国新闻网 2021-12-27
“明”字多一横、“盛”字少一点,皇家为何出“错字”?
北京日报 2021-07-15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