匿名举报遭报复,谁在伤害“提问题的人”?
新华每日电讯 2021-02-04 10:45

据媒体报道,河南周口一男子前不久向该市环保局扶沟县分局打电话匿名举报一家工厂排污,结果匿名举报被该工厂知道,将其打成颅脑损伤。该企业还威胁说,“谁再举报,举报一次打一次”。不少村民怀疑,是当地环保局泄露了匿名举报者的信息。

公众高度关注这一事件,侧面反映了大家对举报人信息被泄露的担忧。近年来,一些地方曾发生多起举报人信息遭泄露,甚至被打击报复的案例。比如,震惊全国的湖南新晃“操场埋尸案”被害人邓某出事,也和匿名举报信息被泄露有关。人们担心,举报人信息被频频泄露给被举报人,会影响反映问题的积极性。

发现不合法不合规的问题,一些人积极向有关部门举报,正是出于对职能部门的信任,以为他们能公正执法。但是,如果举报意味着人身安全风险,以后谁还敢揭发坏人坏事?谁还敢反映身边的非法问题?让举报者担风险,会让违法乱纪者更嚣张。

举报是群众参与社会治理和监督的有力方式。举报人反映的问题能否及时得到调查,举报举证的保密性和举报人的安全能否得到充分保障,都反映出相关部门对群众监督的态度。到底是解决问题,还是“解决提出问题的人”,看举报人的遭遇就能知道。

打黑除恶和反腐败的经验都表明,泄露举报者信息,不仅侵犯举报人的合法权益,更会侵蚀群众对有关部门的信任,还是严重的违纪违法行为。举报者信息泄露往往与“内鬼”有关,背后常有官商勾结、官黑相护等利益勾连。一些执法者跑风漏气,变成被举报人的“保护伞”,丢了初心,站在了群众的对立面。

无论是党纪还是国法,都要求相关部门保护举报人信息,严禁将举报材料和举报人的有关情况透露或转给被举报单位、被举报人;对违反保密规定的责任人员,要依法追责。举报人信息被泄露不是新问题,只有织密举报人信息的保护网,并依法严惩泄密者,才能让举报人有安全感,让违法乱纪者受到应有的监督。

河南扶沟这一事件的舆论仍在发酵,有关部门应及时深入调查,尽快给举报人和社会一个让人信服的交代。无论结果如何,都希望这一事件能给各地相关部门提个醒:认真解决群众反映的问题,而不是解决“提出问题的人”,才是对待举报的正确姿势。

文/张典标

图源/视觉中国

编辑/王涵

相关阅读
国家安全部:公民可以通过这些方式举报危害国安行为
国家安全部 2024-12-07
安徽通报6起为被诬告陷害者澄清正名案例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 2023-04-11
鼓励社会各界参与医保基金监管
人民日报 2022-11-27
10万元提至20万元 举报违法违规使用医保基金奖励上限将提高一倍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2-11-25
举报人最高获奖9.45万元 应急管理部公布5起安全生产举报典型案例
法治网 2022-09-01
Qnews|唐山公布夏季社会治安“雷霆风暴”专项行动举报方式 提倡实名举报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2-06-13
唐山市夏季社会治安“雷霆风暴”专项整治行动举报方式公布
唐山发布 2022-06-13
上游评论:小伙举报非法开幼儿园反被上门威胁,必须法办“内鬼”
上游新闻 2021-08-18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