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莱霍·卡彭铁尔是古巴有史以来最伟大的小说家之一,同时也是一位音乐理论家、外交官。1977年获塞万提斯文学奖。他开创的“神奇现实主义”风格启发了何塞·多诺索等作家,促进了拉美小说的繁荣(《拉丁美洲小说史》,朱景东、孙成敖著)。
1904年12月26日,卡彭铁尔出生于瑞士洛桑。他的父亲是一位法国建筑师,他的母亲是俄国人,曾任外语老师。作家出生没多久,由于父亲对拉美文化有浓厚的兴趣并且想逃离日益衰落的欧洲,于是全家人一起迁到古巴哈瓦那。虽然出生于欧洲,但在作家心里,古巴才是他真正的祖国。
由于父母在家中说法语,奶妈说西班牙语,作家自小就能熟练地运用两种语言。“仿佛生来就是吃禁果的,卡彭铁尔具有神圣的好奇心、强烈的求知欲和叛逆心理。母亲希望他学语言,可他偏偏钟情于音乐;父亲命他学建筑,结果他又迷上了文学。”(《追击·时间之战》序,陈众议著)博学多才的作家擅长将多种艺术要素融入自己的文学作品里,例如在他的小说中常有对音乐作品的引用和评论。
卡彭铁尔自17岁起便在各大报刊发表文章,20岁成为杂志主编,以杂志为阵地开展反独裁统治的活动,后因抨击当局被拘捕入狱,并在狱中写下了第一部长篇小说《埃古-扬巴-奥》。1928年,在法国诗人朋友的帮助下,卡彭铁尔逃往巴黎,在欧洲流亡长达十多年。在这期间他与超现实主义流派的作家产生了紧密的联系。一方面,超现实主义给了他很多启迪,“超现实主义叫我发现隐藏在现实背后的现实”,但同时,他也发现如果要书写拉美的现实,则需要一种新的方式,要用巴洛克式的语言,即“有张力的表现形式、夸张的描写”,来命名拉美这片“充满共生、形变、动荡和杂混的大陆”(《小说是一种需要》,阿莱霍·卡彭铁尔著)。
1940年,卡彭铁尔回到古巴首都哈瓦那,在一所大学做音乐教授,同时担任广播台台长,并进行小说创作。在海地的游访经历促使他写出了以海地革命为背景的长篇小说《人间王国》;在委内瑞拉驻足期间,他深入调查了丛林里的原始部落,并由此写出了《迷失的足迹》。1959年古巴革命结束,作家带着代表作《启蒙世纪》重返祖国,并担任文化委员会主席、国家出版局局长、驻法国大使等多个职务。
外交官卡彭铁尔和妻子在巴黎驻派
卡彭铁尔一向强调小说与社会现实、政治的关系,偏爱现实题材,呼吁拉美小说家做“编年史学家”。但他的小说也常常充满幻想和想象,“将现实放在以印第安文化和非洲黑人文化为基础的魔幻而神奇的氛围中加以表现”,从而形成了“神奇现实主义”风格(《拉丁美洲文学史》,赵德明等著)。
除了上述长篇小说外,卡彭铁尔还发表了中篇小说《追踪》、短篇小说集《时间之战》和一些文学评论。
卡彭铁尔领塞万提斯文学奖
1980年4月24日,卡彭铁尔在巴黎病逝,古巴政府将其遗体运回国,并为他举行了隆重的国葬。
选段
饥渴,炎热,寒冷,疼痛。马尔西亚尔刚刚感觉到现实存在的基本状态,还没来得及回味,就失去了光明。他不知道他姓甚名谁。洗礼收回了,味觉、嗅觉、听觉和视觉随之消失。他的双手抚摩着温柔的形态。他是可感的,他有感觉。宇宙在他的四面八方。他闭上眼,眼前是流动的液体,他回到了热乎乎的地方,湿润、漆黑、柔软、一片沉寂。它,当它感到他回归自身的时候,恢复了生命的悸动。
时间过得真快,一如分牌手手中的扑克。
小鸟湿润了羽毛,回到了蛋壳。小鱼变成了鱼卵,把鱼鳞留在了池底。棕榈卷起了叶子,像收拢的纸扇在土地里慢慢消失。树根收回了树叶,大地吸吮进所有属于自己的东西,雷电在走廊里轰鸣,羚羊皮手套长出了羊毛,毯子变成了毛线,回到了远方食草的羊身。衣柜、立橱、床、十字架、桌子、百叶窗在黑暗中飞出门去,回到了森林。所有钉子、螺丝纷纷脱落。一艘双桅帆船(不知泊在哪里),突然起锚向意大利驶去,载走了铺地用和建造喷泉的大理石。收藏的武器以及门上的铰链、锁、钥匙、铜器皿和拴马环等等,统统熔化后,一股脑儿流回大地。一切都在变形,回到了初始的形态。泥土回到了泥土,住宅变成了荒地。(《追击·时间之战》陈众议 赵英 译)
撰稿人:Emma
来源:人民文学出版社
编辑/韩世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