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纪念张光宇先生诞辰120周年,由嘉德艺术中心主办、张光宇艺术文献中心支持、吴洪亮策展的“为了前方——张光宇艺术12燃”和相关系列活动即将拉开帷幕,隆重推出12个主题燃点与观众共享张光宇的艺术世界,打造首都跨年的一场艺术大餐。
1927年11月,张光宇在上海第八届天马会美术展览会留念
张光宇(1900年8月25日—1965年5月4日),是中国现代视觉、城市文化、大众传播的先行者;是中国漫画、中国动漫电影的奠基人之一。张光宇的艺术实践遍及绘画、漫画、平面设计、空间设计、舞台美术、电影美术、壁画、动漫制作、出版、艺术教育等诸多领域。
《小姐须知》封面 1931年10月版
他参与创办或编辑的《世界画报》《影戏杂志》《时代漫画》《抗日画报》《装饰》等许多中国近现代有重要影响的报刊杂志;他关注民族文化,曾搜集整理七十余首民间情歌并为之作图;他出版的《近代工艺美术》是中国第一本具有全球视野的现代设计的书籍;他为经典动画《大闹天宫》创造的动画形象影响了几代中国人,被誉为“美猴王”之父;他还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等国家核心形象的主要设计者之一。
张光宇,西游漫记第六回,26×26cm,1945年
在策展人吴洪亮看来,艺术家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造型师。从这个角度讲,20世纪,中国有了张光宇是中国的大幸。而张光宇只活了65岁,他过早的离开是中国的大不幸。他如果再活30年,象齐白石那样长寿,可能会受很多苦,但或许能给我们一个长相不太一样的中国。“我们今天纪念这位前辈,是要思考如何为这个国家、这个民族以及每一个人造型。尤其在全球化虽然受阻,但无可阻挡的今天,如何呈现出中国的样貌,研究张光宇与张光宇们,的确是至关重要的。”
“为了前方”是张光宇在抗日战争时期为前线做文艺宣传举起的标语。抗战期间的张光宇,在香港办杂志、画漫画,组织漫画协会,举办现代漫画展,展览《把愤怒寄托在枪杆上》等作品,以漫画为武器开展抗日和反对汪精卫投降派的活动。虽历经“湘桂大撤退”等颠沛流离的逃难生活,仍笔耕不辍,于1945年在重庆完成长篇讽刺漫画《西游漫记》。
张光宇设计的台灯(复制)
张光宇那一代人当年为“前方”所做的努力正是今日中国的基础,是那时“前方”可期望的“未来”。张光宇的创作正是中国早期现代城市文化的形象化呈现。他持之以恒地在整理传统、理解当下的过程中进行本土化表达的探索,甚至对今天与未来的中国视觉形象的塑造依然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为了本次展览的精彩呈现,嘉德艺术中心及张光宇艺术文献中心付出了诸多努力。张大羽先生、张良国先生、张宜秋女士、张临春先生也将其对父亲艺术创作的整理研究成果予以贡献。
策展工作由担任第58届威尼斯国际艺术双年展中国国家馆策展人的吴洪亮及其团队策划。展览将用最传统的机械方式与数字技术、霓虹灯与LED等方式的PK,建构怀旧与最新科技交织的氛围,借助光、声、风、电、视错觉的交互调动观众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全方位的感官,通过网络中虚拟环境与现实空间的互动,呈现一个张光宇描绘的衣食住行、理想与爱恋的乐园。
在三个月的展期内,除了延续“光宇下午茶”之外,还将推出不同领域专家学者“大咖”来到现场,主持“光宇沙龙”,开展公共教育活动的“光宇教室”等系列活动。展期内的元旦、春节、元宵节等诸多节庆节点,都会根据张光宇的创作推出特别策划的活动,同时展览期间也将推出基于张光宇创造的诸多理念及形象推出丰富而多彩的衍生品。
据悉,展览将于12月23日起对公众开放,并一直延续到2021年3月14日。为公众呈现一场名副其实的跨年艺术巨献。
图片/嘉德艺术中心提供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王岩
编辑/乔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