桶前值守包片到人 石景山鲁谷街道成立垃圾分类宣传指导队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0-08-05 20:30
“您好,您的厨余垃圾需要破袋,塑料袋应该投放到其他垃圾桶里”,8月5日一大早,在石景山鲁谷街道七星园南社区,身穿志愿者服装,戴着绿色指导员袖标的垃圾分类志愿者们就已经守在桶前,指导居民将生活垃圾正确分类和投放。
同样,在七星园北社区,也有一只由党员、“老街坊”志愿者、回社区报到的到学生组成的垃圾分类志愿者队伍。据该社区党支部书记王刚介绍,接下来,还要继续调动党员的积极性,让党员为守桶发挥先锋带头作用。王刚告诉记者,尽管现在大多数居民已经有了垃圾分类的意识,但还是分得不够细,有时还需要垃圾分类指导员在现场协助分拣。“每个单元楼都有党员,他们既是老百姓身边的熟面孔,说话又有力度”,王刚说,让党员带动群众,可以让居民在家分类分得更好,提高分类的效率。同时,还要落实小区的“包片到人”,不光是“守桶”,小区内犄角旮旯的所有地方都要有人管,“配合 ‘守桶’,将垃圾分类的工作持续做好”,王刚说。
据了解,近日,鲁谷街道成立了一支垃圾分类宣传指导队,截至目前,已经招募541人。这只队伍由志愿者、老街坊、党员组成,自8月1日起,他们于不同时间段对小区内桶站进行“一对一”值守,“绿袖标、红帽子”是他们的标配,每日早7:00-9:00 晚6:00-8:00,是他们的值守时间。他们不仅指导居民正确投放垃圾,同时负责桶站周边卫生的清理工作。通过“守桶”行动引导居民逐步养成自觉分类意识。记者注意到,宣传指导队除了有自己的“守桶排班表”外,还制定了“守桶”规章制度,即每处桶站均都配置值守人员,每人值守时间不少于1小时,值守时全时在位,并在交接时完成登记。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刘婧
编辑/张鹏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