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8日,回天治理论坛第五期——“回天有我 战疫同心”在北京市昌平区回天地区龙泽园街道举行,持续落实“回天治理论坛回天办”的理念。
据介绍,本次论坛由清华大学社会学系牵头联办,来自政府、高校、科研院所、社区、社会组织的领导、专家以及一线社区防疫实践者齐聚一堂,本着更好总结防疫经验和治理实践,深化丰富“回天有我”的共同目的,探讨多方参与社区治理的长效机制,推动共创健康美丽家园、和谐活力社区。与此同时,结合疫情防控要求,本次论坛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论坛共分为2个阶段,共有10位发言嘉宾、4位评议嘉宾,国外嘉宾通过视频连线,街道、社区以及相关部门、高校人员采用腾讯会议方式观看。论坛致辞和闭幕等由清华大学社会学系晋军教授主持。
第一阶段为社区防疫专题,共有5位嘉宾发言。龙泽苑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伊然就党委领导多方参与社区防疫的工作经验进行了总结与展望。龙泽苑社区居委会成员只有8人,负责了2005户、5700多人的疫情防控与检查工作。疫情期间办理出入证7700张、登记返京人口3638人,每天查验出入证2300多人次,连续170多天坚守奋战,“回天有我”在疫情防控工作中不断丰富和深化,体现出“党建引领、多方参与、居民共治”基层治理典范。
第二阶段为治理体系专题。昌平区应急管理局安全生产考试中心李光磊介绍了疫情当中昌平区应急管理局在社区战“疫”当中面临的困难和发挥的作用,他指出,疫情保障同社区防疫密不可分,而为使应急资源及时到位、并发挥作用,管理局应当充分发挥其在上级政府和社区之间的纽带作用。
据介绍,回天地区“三年计划”实施以来,通过“三攻坚一示范”建设,回天地区发生了巨大变化,这其中形成了“回天有我”的社区治理实践引发社会各界广泛关注。此前已经举办四期回天治理论坛,主题包括创新基层治理、物业管理、构建回天社区治理共同体、绿色能源与社区建设等。来自政府、学界、社区以及社会组织机构的工作人员、专家学者、实践工作者们共聚一堂,共商如何创新回天地区社会治理,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大型社区治理样板。
回天治理论坛致力于以开放的心态和开放的格局,跨学校跨部门、跨专业、跨领域进行互动、碰撞、交叉、融合,打造富有吸引力和凝聚力的研究平台、协商平台、交流平台、智库平台。回天治理论坛每期主题均紧扣回天治理工作中面临的主要困难和重点工作,全力服务回天治理。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李泽伟
编辑/李晓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