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白日之下》导演简君晋:电影未必可以解决问题,但至少应向世界提出问题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4-13 13:29

在今年的第42届香港金像奖19项大奖中,《白日之下》入围16项提名。这部大热影片于4月12日在内地上映,影片导演简君晋接受了北京青年报记者专访,谈及将于4月14日举行的金像奖颁奖典礼 ,简君晋表示,能否得奖不会影响自己做电影的心态,“其实不管是否获得提名,我们都应该做好自己的本分,继续去努力。坦白说,获奖只是虚荣,有就高兴,没有也无所谓。”

2016年看到新闻时非常愤怒

电影《白日之下》由尔冬升监制,姜大卫、余香凝 、林保怡领衔主演,梁仲恒、陈湛文、周汉宁、梁雍婷、龚慈恩、宝珮如、朱栢谦、朱栢康、许月湘等主演,讲述新闻社侦查小组记者凌晓琪(余香凝饰)为揭露残疾院舍监管问题伪装潜入院舍,揭发院舍内的非人行径,寻找日光之下的残酷真相。

《白日之下》改编自2014年至2016年期间震惊中国香港地区的真实新闻事件,将镜头聚焦于残疾人院舍,关注与揭露弱势群体,用电影为残障人士、老人发声。因无家可归而被院舍“收留”的老弱病残终日被护工暴力对待,护工打骂羞辱、甚至用订书钉虐待残障儿童、院长性侵低智院友等触目惊心的暴行都被影片一一还原。镜头之下,是每一个人的痛苦与挣扎。个体与社会的矛盾与冲突在电影中被用无数细节呈现出来,真相和正义与个体的利益相比是否重要?关怀之外,更有探讨。导演透过写实的笔触揭开了隐秘的社会真相,在片中真实地展现与揭露了“虐待”、“性侵”等事件背后的残忍真相,冷静地叙述、客观地描绘,电影之刀锋直指社会根源的制度问题。

简君晋拍摄《白日之下》缘起于2016年,一家残疾院舍的黑幕报道轰动全港,“我记得当时看到新闻的时候很愤怒,其实不是只有我一个人愤怒,我相信当时全香港人知道这则新闻的时候都是很愤怒的。我当然会经常留意很多世界各地不同的社会新闻,但是,这件事对我特别触动,看到的时候有一种挥之不去的感觉,可能我会联想起自己、自己的家人等。当时,我问自己作为电影工作者可以做一些什么事情呢?所以就慢慢开始做资料搜集。”

在搜集资料时,简君晋还走访原型、与发表这篇报道的调查记者倾谈,“新闻工作者一直在黑暗间游走,寻找光明之处,希望将不公义的事一一曝光,有时换来的只是徒劳无功的无奈。日光之下,黑暗依然张牙舞爪,然而新闻工作者依然谨守岗位,这让我找到《白日之下》的创作角度和念头。”

简君晋表示,影片中有很多角色,每个角色都有他自己的故事,而电影不论何种题材,终归都是关于人,很多观众看完电影后和导演说,这部电影令他想起自己的爸爸妈妈、公公婆婆,想起他自己身边的人,“其实每个人都会老,这电影不是要道出某个界别的心酸,我们是想回归到我们作为‘人’,应怎样面对和回应世界的各种荒谬。因此,观众在看《白日之下》時,即使语言不通,或者文化不同,但相信观众都能找到共鸣,能感受到里面的情感。”

感谢监制尔冬升帮助寻找资金

《白日之下》从筹备到上映,历时六年,简君晋表示,最困难的是筹集资金,他感谢监制尔冬升一直帮忙找资金,帮助他解决很多难题,“虽然筹集资金困难,但真的从来都没有放弃过,很感谢两位编剧一直没有放弃这个故事。也没有说刻意要坚持,但是,我心中觉得真的很想将这个故事拍出来。”

对于邀请到尔冬升来做影片监制,简君晋表示,是电影圈的前辈朋友介绍自己认识尔冬升导演的,“他们认为尔冬升导演适合做这类题材的监制,我第一次去找尔导的时候,他看完整个故事说令他回想起30多年前他拍摄《癫佬正传》的初心。作为《白日之下》的监制,他除了帮我筹集资金和解决一些问题,其实最主要的是他在剧本上给了很多好的意见,但是,他不会逼我去用他的意见,他想激发我的不同想法,去走我们想走的路线。”

影片中饰演通伯的姜大卫的表演多次令人流泪,姜大卫是尔冬升导演的哥哥,简君晋笑说,邀请姜大卫并不是因为尔冬升,“我和一帮导演朋友经常聊哪个演员适合演什么角色,一些朋友提起说让大卫哥演通伯,我觉得好啊,就去找他谈。除了姜大卫,我们还找了胡枫先生,当我看到两位影坛的大前辈,甚至是传奇人物,齐集在我的片场时,那一刻我有点感动。”

作为新人导演,和这些前辈合作是否有压力?简君晋予以否认,“我的压力不是来自他们,可能是自己给自己压力,想如何可以做得更好,可以更加正确讲我想讲的故事。大卫哥和修哥很好,尤其大卫哥做过导演,他理解导演,所以,他不会给我压力,他会跟我们讨论剧本、讨论角色如何设计,但不会强加他的想法,而且,他一点说教的意味都没有,反而,他会分享很多自己的生活和经验。而且他很担心余香凝、梁雍婷、周汉宁这些年轻演员会害怕他,大卫哥会很主动跟他们聊天,讲很多不同的事情,所以,在片场是一个很好的交流氛围。”

 林保怡出演一波三折

出演多部经典港剧的林保怡以《白日之下》获得今年金像奖最佳男主角奖提名,他饰演该片的男主角、残疾福利院院长章剑华。林保怡饰演的院长是一名残疾人,他为许多人提供了一个安身之所,但是他也被权力欲望冲昏头脑,变成了一个施暴者。林保怡用麻木的眼神,细腻的肢体动作和扎实的台词功底将院长这一角色演绎得淋漓尽致。

简君晋透露,邀请林保怡出演,也是他和导演朋友们聊天时,朋友们的建议,“我开始没有想到请林保怡演,但是,我们一帮新导演朋友经常聊彼此的项目,《手卷烟》导演陈健朗和《金都》的导演黄绮琳听了我的项目后,就提议用林保怡。我当时就说好,然后就去找他了。但是,因为档期不行,他很快就推掉了这个角色,而且当时我也没有办法开拍。”

后来,《白日之下》有机会开拍时,简君晋并没有想找林保怡,因为他觉得林保怡推掉了这个角色,“我以为他未必喜欢这个故事或者角色。”结果,随后找了一些演员,他们都无法拍摄,“甚至老板古天乐说,如果实在没人,他就演。”后来,有一次古天乐要和林保怡吃饭,古天乐问简君晋是否想过林保怡,“我说,他是几年前第一个推掉这个角色的人。古天乐说,没有理由啊,有没有搞错?吃饭的时候,古天乐就问了林保怡,结果,兜兜转转林保怡就答应出演,他喜欢这个故事,只是当时真的没有档期。”

而林保怡的表演也让简君晋满意,“他的演绎,就是我最初对角色设计的样子。拍摄时,我也不断和保怡去讨论,其实一个坏人、一个反派,他不觉得自己做的事情是坏事,他一定有一种歪理,推动他去做这些所谓的坏事。他也认同这一点,他就抓住这点去设计他的角色。我们甚至找了一些视障人士去看,那个视障人士很好,保怡尝试去模仿那位视障人士的身体或者走路的姿势,效果是很好的。”

如果电影能给现实带来一点改变也好

今年,电影中院长章剑华的原型人物--张健华终于被法院宣判,他和残疾院舍“康桥之家”须赔偿受害者119万。该案凶手曾逍遥法外十年之久,电影上映后,将残酷的真相再一次暴露在白日之下,碰巧现实中未尽的故事也有了一个判決,也再一次印证了电影中所坚持的“无论经过几多岁月,人依然会追求真相”。

简君晋此前说过:“如果电影能给现实带来一点改变也好”,如今原型人物张健华终于得到审判,简君晋表示,这些年来,影片中参考的一些真实事件,他都去法庭听审,去做各种调查。“我知道在刑事上没有办法去告,因为受害人无法出庭,但是从民事索偿,今天的法官判了这件事是胜诉,我觉得都是法庭的决定,我是尊重的。”

简君晋表示,《白日之下》不是要让观众感到绝望,电影最后发出的讯息其实是关于希望,“很多人会问这个世界有希望吗?我的理解是,他们说的希望是想要一个结果,例如赢还是输?但对我来说,希望是一个动作。在最无奈的,最无能为力的时候,人可以做的就是相信,仍然可以怀抱希望,这是一种态度,当你有这种态度,你就有机会改变。很多时候,人求的希望是求一个结果,但希望可以是一个‘因’,因为你有希望,才在后来得到你想要的结果。”

简君晋庆幸自己是的幸运的,能做自己喜欢的事,“因为缘分,我成为了电影工作者,我希望可以透过拍电影做多一些。电影未必可以解决问题,但至少应向世界提出问题,让更多人思考。”

金像奖提名不会影响做电影的心态

《白日之下》获得了金像奖16项提名,简君晋也首次被提名最佳导演和新晋导演奖项,简君晋表示,自己对此没有预期,“我是一颗平常心,所以有奖就开心,没有也无所谓,但是,对我来讲,有16项提名,大部分在电影里面的工作岗位都有一个业界的肯定和鼓励,对我们来讲已经是很开心,我觉得很幸运,因为很多人很疼爱我们,很支持我们。”

简君晋表示,获得金像奖提名,完全没有影响他做电影的心态,“其实有提名和无提名我们都应该做好自己的本分,做好自己的岗位,继续去努力,去想一些不同的题材或者做一些不同的故事去感动不同的观众,这是我最想做的,其实,这些坦白说都可能只是虚荣,有就高兴,没有也无所谓。”

而对于影片在内地上映,简君晋说对票房也没有想太多,“我觉得可以上映给更多不同角落的观众看到,就已经很开心了。”

相比于票房,简君晋更关注的观众的感受的分享,“有人跟我说,看完电影之后,可能他已经看第二、第三次了,令他觉得更加要珍惜家里人,有一些家里人在养老院里面,看完电影后,马上接他出来带他出去玩、喝茶,对我来讲,这未必可以带来很大的社会制度的改变,但起码我觉得可以从自己的心里出发,改变一点已经很好。”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肖扬
编辑/贺梦禹

相关阅读
《白日之下》:有了专业性,也多了情绪化
李勤余 2024-04-21
《白日之下》曝光“一场庭审”正片片段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4-19
《白日之下》正片片段曝光 聚焦弱势群体社会困境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4-17
《白日之下》斩获金像奖三奖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4-15
第42届香港电影金像奖颁奖 梁朝伟六夺金像奖最佳男主角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4-14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