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太经合组织教育论坛日前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行。据悉,本次论坛主题为“连接、创新、繁荣”,与会专家学者围绕主题展开研讨。
北京语言大学党委书记倪海东在致辞中表示,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教育正在成为决定未来全球格局的新力量。各个经济体需重新审视教育的使命与价值,深刻理解其在时代进程中的作用。他进一步提出四点主张:一是教育发展是应对全球变局的关键力量,教育不再只是培养个体的途径,而是塑造未来社会与文明的重要支柱;二是亚太合作应成为全球教育发展的方向,以建成更加均衡、更加包容、更加多元的教育互联互通新生态;三是语言文化是多元文明互鉴的基石,通过语言教育推动与人文精神、科技创新的深度融合;四是青年应成为推动和平与发展的主体力量,让青年具备跨文化理解、数字素养和人类关怀的能力。未来,北京语言大学将继续发挥在语言文化与国际教育方面的优势,与亚太各界携手,以连接促进理解与信任、以创新激发教育高质量发展动力、以合作实现人类发展共同愿景,助力书写亚太共荣共兴的新篇章。
秘鲁前副总统劳尔·迪耶斯·坎赛科表示,在全球化时代,人才发掘与培养是最为重要的目标,数字化的加速转型也已经成为塑造未来最重要的工具之一。他坚信,教育已被证明是摆脱贫困、重塑人类文明的唯一途径。秘鲁正全力投入国家建设,积极推动教育发展,大力推进教育公平与区域合作,为青年创造连接世界、把握机遇的通道。他期待与会的各经济体通过论坛寻找更有价值的项目,搭建人才交流机会,为人民和青年创造一切可能的发展机遇,带来更大福祉。
墨西哥驻华大使施雅德指出,技术作为变革驱动力带来了指数级变化,只有及时适应,不断学习新的技能,才能紧跟时代的发展。在这个过程中,推动教育领域的合作,是各经济体共同议题中的核心。为此,他提出新一代的世界公民必须具备的三种基础素养:一是保持开放的心态,愿意主动理解、接纳不同的理念和观点。二是具备全球视野,了解自身、集体及国家在世界中的位置,从而看到世界全貌。三是保持好奇心并让其成为不断探索世界的驱动力。教育机构的职责在于创造有利条件,滋养并持续点燃学生与生俱来的好奇心,让学习的范围超越专业和时间,使其贯穿终身。
据介绍,本次论坛由北京语言大学主办。与会专家学者还围绕教育联通与人才流动、科技发展与人类福祉、青年发展与亚太繁荣等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