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年内密集停发信用卡 行业转型提质步伐加快
证券日报 2025-07-18 10:37

今年以来,信用卡市场产品调整频繁。继浦发银行、中信银行等多家银行先后停发部分信用卡产品后,7月16日,中国银行也加入这一行列。从已披露信息来看,此次停发及此前多家银行下架的产品中,联名卡占比较高。

上海金融与法律研究院研究员杨海平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银行密集停发信用卡产品主要缘于三方面因素:从市场环境来看,信用卡业务进入存量竞争时代,展业压力加大;从监管环境看,信用卡新规出台推动了信用卡业务向精细化运营转型;从自身运营看,银行对于信用卡产品的核算更为精细,部分成本收益不匹配、效益不佳的产品可能被下架。

联名卡成调整重点

7月16日,中国银行发布公告称,基于自身业务调整的考量,自2025年8月31日起,将停止发行部分信用卡产品,同时对信用卡产品的卡面进行调整。此次中国银行停发的信用卡产品共计24款,涵盖联名合作类、主题特色类等多个类别。

记者了解到,今年以来,浦发银行、中信银行、邮储银行等多家银行接连公告停发部分信用卡产品,且涉及产品多为联名卡,停发原因多为“业务策略调整”“更好提升服务质量”“合作到期”“业务发展需要”等。

苏商银行特约研究员薛洪言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联名信用卡成为被停发的主要类型,核心源于合作模式的不可持续性与综合收益失衡。这类产品的权益兑现高度依赖第三方,合作终止或预算调整易导致权益缩水,影响用户体验;同时,细分场景下的用户规模有限,难以形成规模效应,独立运营成本与收益倒挂。此外,银行正逐步减少对外部品牌的依赖,转向构建自主可控的消费生态,通过整合全场景服务替代联名方权益,强化用户黏性与数据掌控能力。

行业进入“存量深耕”新阶段

“银行密集停发信用卡产品,是市场环境、监管要求与自身经营需求三重压力下的必然选择。”薛洪言表示,具体来看,市场层面,信用卡需求呈现结构性分化,推动银行精简产品线以聚焦高频场景。监管层面,金融监管部门持续强化对信用卡合作业务的规范引导,要求银行审慎管理联名方资质与权益兑现风险,并通过政策引导优化消费金融供给结构,推动低效产品退出市场。经营层面,多卡并行带来的系统维护、权益采购等运营成本高企,银行通过停发低效卡种并将存量用户迁移至标准化产品,实现资源重新配置以提升管理效率。

银行密集停发信用卡产品的背后,更凸显出行业从增量扩张转向存量竞争的明确信号。央行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全国信用卡和借贷合一卡数量已降至7.21亿张,连续第十个季度下滑。

素喜智研高级研究员苏筱芮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近年来,信用卡步入“精耕细作”的盘整期。银行密集停发信用卡产品,表明信用卡行业处于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信用卡机构需要不断发力产品创新及运营手段,及时调整产品、业务策略,在拉新与客户留存层面持续精进。

薛洪言认为,信用卡业务未来将聚焦三大转型方向:一是全域场景整合,突破单一信贷功能,打通支付、信贷、财富管理等服务链路,构建覆盖“食住行游购娱医”的自营消费生态;二是科技赋能升级,推动虚拟卡与实体卡融合,优化数字化服务体验,同时通过智能风控技术提升资金安全与资产质量;三是客群分层深耕,依据消费行为细分用户群体,针对高频刚需客群强化日常消费权益,为高净值客群提供跨境支付、财富管理等综合服务,满足企业用户商务场景需求,实现从“规模发卡”向“价值创造”的转变。

编辑/范辉

相关阅读
摆摊儿推销信用卡的银行越来越少了
工人日报 2025-04-22
多家银行停发部分联名信用卡 业内:发卡行可将有限资源聚焦至更有生命力的产品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3-11
停发部分产品引来业务“关门”猜测,汇丰中国明确回应:没有退出内地信用卡服务的计划
财联社 2024-11-30
业务持续收缩、权益大幅缩水 银行信用卡入冬
第一财经 2024-11-06
广发信用卡:从“优风控”到“优客户” 助力服务消费高质量发展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8-16
存量竞争阶段有进有出 联名信用卡积极求变
上海证券报 2024-08-10
多家银行停发部分信用卡产品 信用卡业务步入精细化运营时代
证券日报 2024-08-09
7月多家银行密集停发联名信用卡 曾经的“揽客”利器为啥“失宠”了?
每日经济新闻 2024-08-03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