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文学成文旅“破圈”新载体
光明日报 2025-01-09 11:15

近日,中宣部公布了第十七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名单。其中,网络文艺首次作为独立艺术门类纳入评选表彰,获评的10部网络文艺作品中,3部为网络文学作品。这一突破,不仅是对网络文学近年来蓬勃发展的肯定,更是对其在文化传承与创新中独特价值的认可。

过往十余年间,网络文学快速发展,除了在全社会范围内引领数字阅读风潮外,还逐步延伸至影视、动漫、游戏和文创等领域。如今,网络文学再次从供给侧入手,与相关主体共同思考、尝试如何运用全球文化产业和创意经济规律,进一步释放文艺的作用和价值,并参与到新时代文旅高质量发展与建设中。比如,全国网络文学名家奔赴新疆阿克苏托木尔景区参加当地文旅部门组织的“天山脚下过大年”冬季冰雪旅游主题活动开幕式,在大美南疆的冬景时节举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当代网络小说创作‘天山论剑’交流会”。又如,吉林长白山下的“十二日谈”系列活动,作家、学者、媒体人在长白山旅游旺季,背倚山河美景,畅谈当下网络文学创作等前沿问题,关注“文艺+文旅”的联动发展,探讨内容引发众多网友线上观看。由此可见,网络文学已经不单单是文学创作和传播的重要形式,其独特的人文经济模式所包含的粉丝效应、IP价值等价值链,也非常有必要深入研究和挖掘。

网络文艺在迅捷发展的同时,也有一系列问题需要直面和研究解决。比如,部分作品以流量大小、变现能力为导向,忽视艺术价值和对现实的引领;部分作品沉溺大数据、算法,以视听快感和虚拟情境占据用户更多线上时间与消费,使得观众沉湎于屏幕等。

在文旅融合中,我们应强网络文艺与现实大好河山、万千生活的关联,促成创作和旅行的双向赋能,推动线上和线下生活均衡。文艺作品只有不断深入现实生活,打通虚拟和现实的“屏障”,才能真正推动文化、旅游由“和”而“合”。这种由“和”而“合”,其实就是读者有没有在作品中找到真实具体、令人神往的内容,创作者或从业者有没有打通并创造出两者之间的“现实链接”。令人鼓舞的是,此种“现实链接”的案例屡见不鲜,在直接和间接两个方面都发挥了相应作用。

直接作用,是指这种“现实链接”由网络文学直接赋能于文旅。网络文学将美好景观融入作品创意之中,随着作品的出圈,大批粉丝前往当地旅游打卡,为其带来“消费的流量池”。如风靡一时的《盗墓笔记》《鬼吹灯》等通过IP效应,使长白山、湘西、杭州等相关旅游景点成为粉丝的首选之地,甚至打造了一年一度的节展。

间接作用,指并非所有的网络小说都能在阅读环节就出圈破壁,为城市文旅带来直观可见的增长势能,但它们可以通过影视、动漫、游戏、戏剧、文创、角色扮演等衍生产业形式再次构成爆款,赋能文旅,达成“现实链接”。如《长安十二时辰》的火爆,使得西安旅游及其“长安十二时辰主题街区”成为热门目的地;《我的阿勒泰》和同名网络剧的火爆直接催生阿勒泰地区游客增长25%并常态化开展文化进景区、非遗进景区活动;《去有风的地方》更是让“治愈”之风快速席卷各大短视频平台,主要取景地大理市中的打卡胜地次第涌现。

可以说,网络文学向旅游产品及其下游产业链靠拢、延伸,成为文旅“破圈”的新载体,彰显“文艺+文旅”的强大动能。这既是“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政策要求的具体体现,也是网络文学在新时代阔步前行,用优质内容回应时代、服务大局的重要落实。当下,“跟着微短剧去旅行”“跟着连续剧去旅行”已成为新趋势、新概念,而网络文学正在以其自身丰富的故事性和广泛的接受度,展现出为我国文旅深度融合提供新动能的巨大潜质。

相信会有更多主体看到“网文+文旅”的红利和契机,协调多方合作关系,培养此类文旅融合项目;对于网络作家来说,能“走出去”“到远方”,踏访祖国山河、体悟人文历史精髓,也是他们获取创作灵感、实现自身价值的力量源泉。

文/夏烈(杭州师范大学文化创意与传媒学院教授、中国作协网络文学研究院副院长)

图源/视觉中国

编辑/王涵

相关阅读
生成式人工智能崛起,对网络文学影响几何
光明日报 2024-03-16
网络文学呈现“国潮热”
光明日报 2024-03-04
遏制网络文学盗版侵权须攻克维权难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7-21
网络文学大有可为也大有作为
人民日报 2023-05-04
2021年“优秀现实题材和历史题材网络文学出版工程”入选作品揭晓
新华网 2022-11-30
网络文学提质升级需多点发力
人民日报 2022-11-11
网络文学以开创性传播走向世界
光明日报 2022-10-21
乐见中国网络文学“走出去”
经济日报 2022-10-01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