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一个游戏教你击退校园欺凌,希望你早点知道这些方法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12-09 18:00

我们满怀期待地将孩子送进校园,让他们迎接知识的海洋与友情的温暖。然而,在这个充满希望的季节里,一个不容忽视的阴影——校园欺凌,却时常悄然滋生。

它像一颗毒果,悄无声息地悬挂在本该充满欢声笑语、阳光活力的校园里。

这是一种令人痛心的现象,甚至可能影响孩子们的一生。每一次的欺凌行为,都是对他人尊严和权利的践踏,也是对社会文明的挑战。

想起前阵子有一部关于校园欺凌的电影《默杀》,影片中受害者绝望无助,欺凌者肆意狂欢,旁观者沉默麻木的画面至今令人浑身起鸡皮疙瘩。片中霸凌的手段可以说是令人发指,然而现实生活比电影还可怕。

为什么同龄人之间要如此伤害?有没有什么办法能避免发展到这一步?

在开学季,我们特此推出《破解欺凌的游戏》一书,旨在通过互动与教育,让每一位孩子都能成为拒绝欺凌的勇士。

本书的作者是法国知名精神病学家和心理治疗师菲利普·阿伊姆博士。他在这本书中,以全新的视角为我们打开了认识欺凌和应对欺凌之间的一扇新窗。

《破解欺凌的游戏》最特别的地方在于,它教我们以游戏的方式引导孩子,让孩子在玩乐中学会抵御欺凌的办法。

校园欺凌是什么?被欺凌过的人都怎么样了?

细心的朋友可能已经发现,这本书的名字叫《破解欺凌的游戏》,而不是我们常说的霸凌。

这两者之间有什么区别吗?

从研究的角度讲,欺凌一般有具体对象,比如谁跟你有矛盾,那这个人就要整你,不是整别人,而霸凌欺负的对象是不具体的,可能随机看到个路人也会去欺负。

所以从严格意义上来说,很多校园霸凌准确上来讲叫做校园欺凌。

而欺凌频繁出现在校园,不光是因为封闭的集体生活增加了言语和肢体冲突的可能,也和青春期的性发育有着密切的联系。

我们几乎一出生就接受到了主流性别观念的塑造。比如小时候的玩具,男孩侧重“英雄、力量感”,女孩则更偏向“美丽、可爱的”,这就构成了我们性别观念以及性别成见的一部分。

人们还会把它当作某种标准,用来评断甚至欺凌他人。比如行为举止“女汉子”的女孩、有点“娘”的男孩,又或者容貌异样、身体不健全的人,就容易被欺凌。

德国心理学家汤姆利尔兹表示,到了青春期,少男少女会一下子变得躁动,并以叛逆、情绪反复波动、冷漠等形式表现出来。

这种急剧的变化会让他们出现“不适应”,比如自信心下降,认为自己没能耐,对生活也不抱什么期望,总之就是对自己不满意,自卑了。

于是有些孩子为了找补、肯定自己的价值,就会从责备自己转而暴力攻击比看上去比他们弱或者“不一样”的同学,通过自我肯定型的侵犯,获得价值感。

因此,欺凌现象在全世界范围都是一个顽疾。

我们既要制止,同时更要明白:

它是一个人成长过程中的一个阶段,如果处理不好,会影响孩子终身的发展。这是一种连时间都无法抚平的伤痛。

一位今年32岁的欺凌受害者对研究人员说出了自己的心声:

“这件事尽管已经过去了20年,到现在我在工作中很难和强势的人打交道,一旦遇上那种气场很强,语气咄咄逼人的人,我整个人就会僵住,好像又回到了以前被同学霸凌时的反应。”

他也很难再对人产生信任,无法接受任何积极的反馈。比如有人夸他,他的第一反应是立马回避并认为自己不配。

用他自己的话说:“我就是会这么反应,但我控制不了。”

除了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外,校园欺凌还会使被欺凌者出现伤害投射反应,去欺凌其他弱小的同学。

据统计,在各类违纪行为中,遭受过校园欺凌的学生的发生率比没受过校园欺凌的学生高出一倍以上。

那这种明显不讨好且后患无穷的现象,为什么会一直存在呢?

欺凌存在的原因:行得通

《破解欺凌的游戏》一书中提到,欺凌存在并行得通,核心在于欺凌者与被欺凌者之间的互动模式,以及当前所处环境某些特定条件触发导致。

之所以难以根除,是因为它某种程度上满足了欺凌者的心理需求:

以打压、嘲笑、羞辱的方式让对方痛苦,表现出“自己很厉害”来掩饰自己内心的负面情绪。

欺凌者甚至认为自己也是受害者。而这个标签一旦被贴上,便没有人认为自己是欺凌者。

可能很多人会说,既然欺凌往往发生在校园,依靠学校的力量来解决这个问题不就行了吗?

然而,现实情况远比想象中复杂,大部分学校并没有详细应对校园欺凌的预案,极其依赖老师的应对经验。

但大部分老师其实也没有过如何正确面对学生之间欺凌事件的学习培训,甚至发现不了一些“隐形欺凌”。

被称为“中国式管理之父”国学大师曾仕强老师说过:一个人的基础教育不在社会,不在学校,而最先来自家庭。

所以有效应对欺凌,单纯指望学校并不是一个最佳选择,《破解欺凌的游戏》一书就针对如何做好反欺凌的家庭教育,提供了非常好的预案。

破解欺凌,就是要花时间“玩”

其实市面上关于预防校园欺凌的作品并不少见,但有些流派注重“陪伴”,没有具体方法;有些流派虽然干货很足,却不讲认知和情绪,导致即使给了读者也不一定接得住,不理解背后的含义。

但在《破解欺凌的游戏》这本书中,作者带我们从认知、情绪、实操出发,通过一个结构性很强的角色扮演游戏——“傻瓜游戏”,让孩子们在玩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就掌握了应对欺凌的方法。

要完成这个“傻瓜游戏”,要经历6个步骤:探索—同理心—推理—强化巩固—提醒—该你了。

①探索

这是设计好整个游戏的前提,否则玩不下去。问题包括这几个:

·告诉我,现在是谁让你生气了?--让游戏更符合实际情况

·他们怎么欺负你?--知道孩子经历是什么类型的欺负

·你觉得他们为什么欺负你?--排除是否因为孩子下意识的某种表现,引发别人的欺凌。

·你试过用哪些方法阻止?--知道如何模仿“被欺凌者”。

·你想让他们不再欺负你吗?--答案一定是肯定的。但让孩子亲口说出来,可以激发他参与游戏的自主意愿。

②同理心

让被欺凌的孩子明白你非常能体会他的心情。不能因为你知道解决方法,而忽略他的痛苦。

除了倾听、理解还要鼓励孩子,用对话来引导他发现自己的优点,比如:“如果他们能认识真正的你,一定能发现你有多厉害!所以我想跟你解释一些事情,你愿意听吗?”

③推理

这一步可以帮孩子更理解游戏原理,但可做可不做。

如果要做,让孩子自己组织语言回答问题。先从简单、封闭式问题开始,再逐步提开放式问题,引导孩子自己思考。比如,以“关系是相互的”引发对话:

“骚扰你的人把你当朋友还是敌人?”(敌人!)

“你希望对方把你当朋友还是敌人?”(朋友!)

“你想学习如何让别人把你当朋友吗?”(想!)

“如果我把你当敌人,你愿意把我当朋友吗?”(不愿意……)”

就是这么简单。引导孩子理解游戏的目标是赢得朋友,而不是报复。

④强化巩固

这部分是整个章节的核心,可以帮助孩子建立心理韧性,让孩子由受害者思维模式转变为更有效应对欺凌。书中精心设计的环节和对话需要多次练习,这一步骤也分3个阶段,书中概括如下:

第一阶段:你扮演受害者。并“让”孩子赢,让他感受欺凌者的心情。

中间阶段:肯定孩子获得的胜利并接受挑战。

第二阶段:你应用“黄金法则”,保持平静礼貌,无论他“骂”你什么你都表示认同。

这一步让孩子明白:我们能理解他们想生气、想报复,但最好的反击是不被对方伤害,让对方拳头打在棉花上。

⑤提醒

要记得提醒孩子注意两点:第一,对方看你没反应,可能会骂得更厉害;第二,不要着急,更不能放弃,只需前后保持态度一致。

千万不要这次骂你没反应,下次你却崩溃。这样只会前功尽弃。

坚持一段时间,欺凌者发现你毫不动摇,自然就觉得没意思也就不再来烦你了。

⑥“该你了”

在熟悉了上面的步骤以后,就可以互换角色反复练习。

书中有详细的流程表和总结图表,能帮你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游戏方式。在玩游戏的时候,请注意顺序,不该省的步骤不能省。

通过情景模拟的方式,家长在整个过程中充分引导和支持,和孩子一起练习,锻炼心理韧性的同时,还能学会如何与他人建立更健康的关系,从而在面对挑战时更自信、坚韧。

美国校园心理学家、社会学家、反欺凌行为专家伊齐·卡尔曼的团队在使用这个方法后,他们手上几乎所有欺凌事件都在两周内“结案”了,有些甚至一两次之后就不再发生。

当然,这个游戏一定要多“玩”,因为再多的案例和理论都不如亲身操作的经验来得更有效。

《破解欺凌的游戏》着重带我们从认知、情绪、实操出发,寓学于乐,从源头预防欺凌。

通过情景模拟,家长在整个过程中充分引导和支持,和孩子一起练习,锻炼心理韧性的同时,让孩子获得独立面对冲突的社交能力。

破解欺凌属于每个成年人必修的功课,不仅仅是孩子。

真正的力量是引而不发,弓拉满的那一刻才最有威胁。让欺凌者不欺凌,才是《破解欺凌的游戏》这本书真正想带给你的力量。

我们一定要参考书中的方法保护好自己的孩子,也保护好自己。

编辑/韩世容

相关阅读
武汉文旅启动暑期普法 聚焦校园欺凌问题开讲
武汉晚报 2024-07-29
“一个巴掌拍不响论”,对被欺凌学生是二次伤害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5-27
“一个巴掌拍不响论”,对被欺凌学生是二次伤害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5-27
“一个巴掌拍不响论”是对被欺凌学生的二次伤害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5-27
对校园欺凌说“不”!这些措施你应该知道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4-05-22
老师为何“治不了”校园欺凌
解放日报 2024-05-09
起底式排查、专题教育……多地开展校园欺凌防治
中国新闻网 2024-04-01
对校园欺凌说“不”!这些措施都有用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4-03-31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