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当代美术馆|还未开馆 已成热门 以艺术激活“空间新质生产力”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11-01 11:03
由丹麦BIG建筑事务所操刀的苏州当代美术馆预计2025年竣工交付,2026年正式开馆。在“空间新质生产力”的语境下,打破时空边界,美术馆“前置”,探索为城市赋能和价值传播的可能之道。

2024年10月26日,由苏州当代美术馆主办,苏州工业园区图书馆提供场地支持,裴钊、吴蔚、郑梓煜联合策划的“空间生产:美术馆的城市赋能和价值传播”学术讨论会在图书馆二楼沃森报告厅圆满落幕。

“空间生产”学术讨论会视频(来源视频号 ©苏州当代美术馆SuzhouMoCA)

空间生产:

美术馆的城市赋能和价值传播

学术讨论会以“空间生产:美术馆的城市赋能和价值传播”为主题,特邀请14位来自艺术、建筑、设计等领域的专家学者,以及资深媒体人,围绕“公众参与驱动的空间生产策略”、“美术馆的大众传播与公共教育”、“日常与自建——过日脚和做人家”三个分单元展开经验分享和圆桌讨论,探索在空间成为新质生产力的语境下,美术馆城市赋能和价值传播的可能之道。

大合照.jpg

观众提问.jpg

活动现场3.jpg

学术讨论会现场

苏州当代美术馆副馆长罗杨进行开幕致辞,介绍苏州当代美术馆努力成为“公众思想交流与观念碰撞”的美术馆愿景。

苏州当代美术馆副馆长罗杨致辞2.jpg

苏州当代美术馆副馆长罗杨致辞

第一单元“公众参与驱动的空间生产策略”由《公共艺术》、《艺术当代》杂志副主编,上海书画出版社副编审吴蔚主持,旨在审视公共艺术与美术馆在城市化进程中的角色。

《公共艺术》《艺术当代》杂志副主编吴蔚主持公众参与驱动的空间生产策略单元2.jpg

吴蔚主持“公众参与驱动的空间生产策略”单元

苏州当代美术馆执行馆长王晓松以“前置”的苏州当代美术馆作为一个在实体场馆开放前美术馆品牌形象塑造的具体案例,分析了如何通过在空间中生产、在地方生根、与行业关联来从城市生活的外部向美术馆工作的内部进行反向构建。

上海市公共艺术协同创新中心(PACC)研究员欧阳甦介绍了欧洲宣言展对城市和文化空间地域性、跨地域性、多元性的重视,把公众纳入知识生产的公共精神,以及具有游牧性、包容性和可持续性的共同创造模式。

UCCA Lab策展人唐誉祯思考了如何将公共的限度与错置的关系转化为生产力引擎,从而邀请公众认识城市的局部结构,并经历结构之外异质性。

苏州当代美术馆执行馆长王晓松:“前置”的苏州当代美术馆2.jpg

王晓松:“前置”的苏州当代美术馆

上海市公共艺术协同创新中心(PACC)研究员欧阳甦:空间、艺术项目与公共文化2.jpg

欧阳甦:空间、艺术项目与公共文化

UCCA Lab策展人唐誉祯:城市展场:公共的限度与错置的关系2.jpg

唐誉祯:城市展场:公共的限度与错置的关系

第二单元“美术馆的大众传播与公共教育”由中山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郑梓煜主持,重点关注美术馆在推动艺术传播方面更为细微而实操的内容:美术馆如何在作品与公众之间构建真正理解与对话的可能?

中山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郑梓煜主持美术馆的大众传播与公共教育单元1.jpg

郑梓煜主持“美术馆的大众传播与公共教育”单元

写作者,策展人,中国美术学院当代艺术与社会思想研究所青年研究员蒋斐然具体而微地回应了“谁是公众”、“什么是策展写作”、“什么是当代艺术”等问题,并从方法论的角度给出校准写作的建议。

A4儿童艺术馆馆长、首席策展人,iSTART儿童艺术节总策展人李杰根据A4美术馆发起与推动的“iSTART儿童艺术节”创新美育项目,结合10余年与儿童共同经历与创造的实践分享了美术馆向下生长,通过“参与式策展”共构社会共生网络的经验。

《画刊》杂志主编孟尧观察到流量时代美术馆娱乐化和专业化所面临的双重困境,呼吁美术馆作为文化遗产的守护者、知识生产的中心、公共教育的传播者、空间体验的创造者等身份的回归。

策展人蒋斐然:朝向公众的策展写作1.jpg

蒋斐然:朝向公众的策展写作

A4儿童艺术馆馆长李杰:美术馆向下生长1.jpg

李杰:美术馆向下生长

《画刊》杂志主编孟尧:熟悉的陌生人:流量时代的美术馆困境1.jpg

孟尧:熟悉的陌生人:流量时代的美术馆困境

主持人吴蔚、郑梓煜与嘉宾蒋斐然、李杰、孟尧、欧阳甦、唐誉祯、王晓松以圆桌讨论的形式将两大单元的话题推向更广泛和深入的交流。

圆桌讨论1.jpg

圆桌讨论2.jpg

圆桌讨论3(1).jpg

第一场圆桌讨论现场

第三单元“日常与自建——过日脚和做人家”由迈阿密大学建筑学院客座教授,中国建筑文化研究会拉美建筑研究中心执行主任裴钊主持,借助绘造社与苏州当代美术馆最新策划和落地的艺术作品《飞屋》,关注作品走入日常生活和民间自建的感受和启发。

迈阿密大学建筑学院客座教授裴钊主持日常与自建——过日脚和做人家单元1.jpg

裴钊主持“日常与自建——过日脚和做人家”单元

绘造社合伙创始人,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雪城大学建筑学院客座教授李涵通过分享绘造社近年来围绕日常生活和民间自建这个主题创作的一系列出版物、空间装置、纸上建筑作品,以及为苏州当代美术馆“空间生产力”项目特别创作的最新作品《飞屋》,梳理了对“风土话语”的感知和研究,以及自建房在形式语言、建造过程和精神意义三个层面对绘造社的影响。

上海交通大学设计学院副教授,建筑学系主任黄印武从经验与理性的角度展示了民居建造多样而不确定的仪式和发展过程,并提出未来民居建造体系重构的可能方向。

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王逸凡关注如何通过现有资源的灵活运用让公众实实在在地介入到空间的建造过程之中,以此回应现实的复杂性与不确定性。

广州多重建筑工作室主持建筑师、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客座设计课导师靳远从他为顺德一家人做的楼栋设计切入广东人生活状态和建筑能量的底层逻辑,并由此展开对建筑学类型问题的讨论。

绘造社创始人李涵:自建启示录1.jpg

李涵:自建启示录

上海交通大学设计学院副教授黄印武:经验与理性:多样而不确定的民居建造1.jpg

黄印武:经验与理性:多样而不确定的民居建造

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王逸凡:手边之物与建造的即兴1.jpg

王逸凡:手边之物与建造的即兴

广州多重建筑工作室主持建筑师靳远:自建房里的广府生活1.jpg

靳远:自建房里的广府生活

主持人裴钊与嘉宾李涵、胡研(绘造社合伙创始人,雪城大学建筑学院客座教授)、黄印武、靳远、王逸凡共同探讨了在技术主导的当下,我们究竟能从民间自建中学习到怎样的智慧?

圆桌讨论1.jpg

圆桌讨论2.jpg

第二场圆桌讨论现场

苏州当代美术馆:

一座“前置”的“无边界美术馆”

沿着“日常与自建”的话题,绘造社最新创作与呈现的《飞屋》在苏州工业园区奥体中心商业广场中庭开幕,展期将持续至2024年11月24日。

将日常建筑转化为艺术装置是绘造社的一种研究创作方法。通过这种转化,绘造社试图学习民间自建的形式语言、建造方式,并思考其对于建筑学的意义。这次绘造社通过对苏州老屋民居的深入挖掘,呈现了对日常民间建筑的独特视角。

07_绘造社:飞屋_1.jpg

07_绘造社:飞屋_2.jpg

《绘造社:飞屋》现场

《绘造社:飞屋》是苏州当代美术馆自2024年初发起“空间生产力”以来的第七个项目。此前,《宋冬:吃城市》、《赵仁辉:城市荒野侦探》、《有金小组:有记花房》、《应歆珣:过曝的金丝绒》、《胡尹萍:杂格咙咚》、《杨迪:漂流纪念所》等六个项目已陆续在苏州的多个地点展出。

01_宋冬:吃城市_1.jpg

02_有金小组:有记花房_1.jpg

图片1(1).png

04_赵仁辉_城市荒野侦探_1开幕对谈.jpg

05_ 胡尹萍:杂格咙咚_1.jpg

06_杨迪:漂流纪念所_1.jpg

过往“空间生产力”现场

苏州当代美术馆场馆于2023年1月顺利开工建设,预计2025年竣工交付,2026年正式开馆。开馆之前,一个美术馆何以“前置”?如何从单体美术馆走向“美术馆群”?如何让美术馆“动”起来?如何在一个没有场馆的“美术馆”中真正打造一座“无边界美术馆”?

苏州当代美术馆实景图.jpg

苏州当代美术馆实景

苏州当代美术馆效果图_1.jpg

苏州当代美术馆效果图

城市的每个“空间”不仅是生活的载体,还是城市文化与情感的容器,更应是当代人思考的对象。因此,与常见的美术馆展览不同,“空间生产力”没有统一的场地,而是根据艺术家与空间具体情况在不同地方、不同时间段内、虚拟与实体不同平台上“流动”展开。

艺术家需要与在地民众一起挖掘苏州在地空间的可能性,为城市空间注入新的创造性活力,从而为民众制造从自己熟悉的情境出发与艺术相遇的机会,让美术馆作为不同领域、不同人群在今日生活中的链接点而存在。

01_宋冬:吃城市_副本.jpg

过往“空间生产力”海报

除“空间生产力”项目外,苏州当代美术馆还特别推出了常设学术文化活动品牌——“右岸讲堂”,邀请在人文社科领域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专家学者共聚金鸡湖右岸,以系列讲座、文化沙龙、学术研讨会等形式,展开跨学科、跨领域、跨文化的深入对话,共同探讨泛文化艺术类的关键议题,从而在更广阔的思想场域中激发新的可能。

右岸讲堂第1讲 海报_副本.jpg

过往“右岸讲堂”海报

第1讲 许潇笑:历史的“第三现场”:博物馆里的叙述、阐释与展示 1_副本.jpg

过往“右岸讲堂“现场

这一系列“前置”动作既是苏州当代美术馆走出美术馆固态空间思路的尝试,也是塑造苏州未来生活重要艺术生产力的实践。建成后的苏州当代美术馆将持续打造无边界的艺术空间,让艺术与城市生活相互激活、赋能,推动苏州城市建设步入更加关注品质、魅力与人文关怀的新阶段。

苏州当代美术馆效果图_3.jpg

苏州当代美术馆效果图

关于苏州当代美术馆

苏州当代美术馆由苏州工业园区管委会投资建设,由园区国有企业苏州新时代文体会展集团旗下苏州当代美术馆管理有限公司管理运营。美术馆位于苏州工业园区湖东CBD片区,紧临金鸡湖摩天轮,场馆占地面积约4.88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5.95万平方米,展厅面积约1.13万平方米。

项目设计由丹麦BIG建筑事务所操刀,基于对苏州园林的现代诠释,美术馆构建了9个巧妙连接的独栋单体,呈现“一步一景”的设计构思,在核心区域设置4个满足不同类型展览需求的展厅,层高最高可达17米。美术馆项目于2023年1月顺利开工建设,预计2025年竣工交付,2026年正式开馆。

苏州当代美术馆致力于建设成为一个能够体现苏州城市精神和园区风格特征、聚焦现当代艺术展示、世界一流水准的高品质美术馆。在运营定位上,致力于成为苏州国际文化场馆新地标和国际文化艺术交流的重要平台。在性质定位上,致力于成为以公益、艺术、品质为核心导向的国有公共美术馆。在功能定位上,突出展览、美育、文创、国际交流四大功能,兼顾艺术品收藏、学术研究、休闲旅游等功能。在专业定位上,以国际艺术展示交流为主、兼顾国内艺术展示,致力于成为国际著名艺术展览中国首展地、国内顶级艺术家必到地、以展示国外优秀艺术作品为特色的美术馆。

编辑/晓笠

版式/戈福彪

资料/娜娜

相关阅读
宁夏美术馆开馆 总建筑面积3万平方米
中国新闻网 2024-12-26
艺术走进生活 张晓凌美术馆在安徽阜南开馆
中国新闻网 2024-12-25
莫干山美术馆开馆,首展汇集多国19位艺术家作品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10-01
国庆艺齐赏 | 美美与共,京城各大美术馆精品展上新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9-29
壹美美术馆迎来开馆五周年,新展由八位艺术家诠释中国当代表现艺术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4-07-02
聚焦 | 新绎美术馆盛大开馆 赋能京津冀艺术发展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4-30
中国美术馆旁将添一处城市艺术空间
北京日报 2024-04-08
壹美美术馆新展开幕 大型装置作品《杜甫塔》亮相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3-22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