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间“捡漏”纪念币?小心套路
解放日报 2024-10-29 09:31

前不久,一则“上海阿姨花900多万元买假古董”的消息颇受关注。这已不是收藏市场第一次“爆雷”,假古董、假纪念币、假工艺品等被不法商人鼓吹成具有极高价值或极大升值空间的“收藏品”,欺骗受害者。

上海辟谣平台也收到读者询问,直播间里的各种“纪念币”、自称收藏机构发送的“赠礼”短信,能相信吗?调查发现,随着社交平台、直播电商等新兴渠道兴起,“收藏”市场套路越发多样,消费者要擦亮眼睛,相关部门也要予以关注。

一字之差,偷梁换柱

“为纪念十二生肖金币发行40周年,特发行《传世财富·生肖聚福》圆形纪念币一套”“一次性收齐央行十二生肖纪念币”“中国第一套生肖金币,生肖珍藏的龙头经典”……金光闪闪的硬币,配合如此宣传,有的甚至带有“央行发行公告”等“红头文件”,是不是可信度很高?

然而,这些商品与央行发行的纪念币,有天壤之别。

记者调查多个主打“收藏”的网店账号,发现很多商家故意混淆“纪念章”与“纪念币”的区别,甚至假借央行名目,误导公众。

根据人民币管理条例规定,纪念币由央行发行,其主题、面额、图案、材质、式样、规格、发行数量、发行时间等,均由央行确定并公示。

业内人士解释,央行发行的纪念币分为普通纪念币与贵金属纪念币两种。其中,普通纪念币包括普通金属纪念币和纪念钞,它们的材质是用于印刷钞票的纸张或铸造普通硬币的金属,面额表明其法定价值。这些纪念币发行后,可以与其他流通人民币等值流通。

贵金属纪念币包括金币、银币等贵金属或其合金铸造的纪念币,同样有面额,但面额是象征性的货币符号,并不表明其真实价值,不能流通。

在线上,很多商家兜售的其实是“纪念章”。“纪念章”与“纪念币”仅一字之差,价值却完全不同。简单来说,“纪念章”是商家自行设计制造的商品,与央行没有关系,所谓的“藏品价值”或“升值潜力”很有水分。

但不少商家利用信息不对称,误导消费者。比如,产品文字说明不出现“纪念章”三字,而是用“纪念一套”“纪念金币”等替代;主播在介绍产品时,也不说“纪念币”或“纪念章”,而是以“这套”“全套”等指代。

此外,还有一种误导消费者的做法是使用央行发行的纪念币图案,并称由“中国人民银行行政授权发行”。比如,某主播吆喝一款纯银版“千禧龙钞”,声称是2000年“千禧龙钞”发行后的升级打造,而且“同号钞、豹子号、顺子号在人民币收藏中属极为稀缺”,但该“龙钞”没有货币单位,而在主播介绍开头一晃而过的画面中,能看到“中国人民银行图样许可”的字样。

业内人士提醒,“央行图样许可”与“央行发行”完全不同,消费者要当心部分商家将两者混为一谈。

《人民币图样使用管理办法》规定,符合条件的法人、其他组织及自然人以展示人民币设计艺术、促进钱币文化健康发展等为目的,可以申请使用人民币图样;但是,使用人民币图样制作商品时,不得使用“中国人民银行”行名和货币单位。

可见,“图样行政许可”只是表示央行同意相关单位在产品上使用人民币图样,并不代表产品由央行发行。

业内人士提醒,虚假宣传是用纪念章冒充纪念币的常见套路,常见的营销话术还包括“国家精心铸造、国家破格发行、国家权威部门批准、限量发行、绝版难求、升值空间巨大、具有超值收藏价值”等,甚至有编造央行领导、收藏大师等专家头衔进行“专题讲座”推销的。

对公众来说,要区别是“央行发行”还是“商家生产”其实并不复杂,一是可以通过央行官网查看每年发行的普通纪念币和贵金属纪念币项目;二是看纪念币或纪念钞是否有面额或货币单位,哪怕有货币单位,只要不是“元”,同样不是央行发行。

收到伴手礼,就能买到“藏品”?

线上的“收藏币”令人眼花缭乱,线下的“藏品”同样参差不齐。有读者向上海辟谣平台反映,收到某机构发送的赠礼短信,称凭该短信可免费参观国礼展并领取包含各国纸币在内的伴手礼。社交平台上,有网友发帖称“已领到伴手礼,是真的”;也有网友询问“是不是有套路”。事实究竟如何?记者带着读者发送的短信实地调查。

根据短信里的地址,记者来到这家工艺品商店。店员表示,参观者登记完姓名、电话号码等个人信息后,便可由专人陪同参观讲解。

紧接着,对方开始为记者讲解店内的展品。在他的描述下,这些工艺品价值极高,其中不少是国礼的复制品,“有的原件被送往不同国家和地区了。”工作人员如是介绍。价格则令人咋舌,从几万元到十几万元不等。

参观结束后,工作人员拿出一本人民币纪念册,里面有百元、五十元、二十元等不同面额的人民币,称可等额兑换“豹子号”纸币(即编号后三位相同),具有一定的收藏价值;或者缴纳上千元费用后成为会员,获得价值5000元的德化瓷杯、建盏等“入会礼”。记者表示都不感兴趣后,对方很快收起了册子,并在记者离开前给了伴手礼。

虽然记者没有兑换或入会,但被纪念册、工艺品等吸引的老年人不在少数。不过,调查发现,虽说纪念册是等额兑换,但并非一次性交给兑换者,而是要求兑换者每月来店里一次,领取指定面额的纸钞。

再看记者拿到的伴手礼,包括1枚10元面额的普通生肖纪念币、几张5角连号钞和1角连号钞、部分外国纸币。据收藏爱好者鉴定,价值在三四十元左右。

部分参观者入会获得的“德化瓷杯”“建盏”等,市场价格只有一两百元,与商家宣称的数千元相差甚大。

至此,商家的营销套路已基本明显:通过发送短信吸引参观者上门,听取工作人员介绍;再通过赠送伴手礼、等值兑换“豹子钞”等,增加参观者对商家的信任度,并且通过“定期回访”等制度,增加各种工艺品的曝光度。虽然伴手礼是真的,但需要消费者购买的产品及入会“兑换”的产品,是否真的具有收藏价值,显然要打个问号。

谨慎看待收藏市场各种宣传

不论是线上形形色色的“纪念章套装”,还是线下几十元的伴手礼乃至号称数千元的“入会礼”,根本目的都是增加商家所售商品的“收藏价值”。但对普通人来说,如何区别普通工艺品与收藏品,并不容易,官方和警方也曾多次提醒。

例如,央行多年前就通过官方公开打假指出,央行只发售当年的生肖属相纪念币,而市场上的所谓齐白石、徐悲鸿创作的十二生肖大聚会的“纪念币”,都是以纪念章冒充纪念币。

此外,还有几种“收藏”套路需要提高警惕:一是高价回购。销售收藏品的商家称,可以与买家签订合同,约定一段时间后高价回购所谓的收藏品。二是定期返利,虚假宣传投资这些收藏品将获得高额返息销售的分成等,诱骗投资。三是代为拍卖。故意夸大消费者手中“收藏品”“工艺品”的价值,以召开拍卖会、展览会等名义骗取鉴定费、展览费、拍卖预收费等费用。

在这些套路中,中老年群体上当受骗的较多。所以警方也多次提醒,中老年群体有一定的经济基础,资金支配自由自主,部分中老年人对收藏抱有“捡漏”“升值”等心态。正因为此,极易陷入商家的套路中。所以,中老年群体对涉及钱财的陌生来电、短信、短视频、直播等,都要提高警惕。进行投资前,三思而行,或询问专业人士、子女等,不要被所谓的“升值前景”诱惑。

文/任翀 栗思

编辑/倪家宁

相关阅读
吉祥文化金银纪念币“5.20”上新 首次发行心形双金属币寓意“心心相印”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5-13
半两财经 | 上闹钟,捡漏啦!今晚龙年贺岁币、贺岁钞二次预约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4-18
龙年纪念币钞开兑 排队要两小时
扬子晚报 2024-01-11
半两财经|龙年贺岁币、贺岁钞今日起兑换 没约上的还有“捡漏”机会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1-09
龙年纪念币不到24小时预约超亿枚,二手交易平台价格上涨
央视财经 2024-01-05
世界遗产纪念币来了!含面额2000元硬币,25日发行
中新经纬 2022-07-18
未销先火?央行“520纪念币”来了,罕见龙凤呈祥主题款,升值空间如何?
券商中国 2022-05-19
心形纪念币又来了 2022吉祥文化金银纪念币5月20日发行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2-05-13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