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经济为何风光不再?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10-19 08:20

最近与一些欧洲朋友闲聊,谈及欧洲经济与社会发展,他们常感叹:“欧洲不再是当年的欧洲了。”事实上,欧洲几个经济大国都处于阵痛与动荡之中,整体上欧洲经济与二十年前相比风光不再。

占欧盟经济总量三分之一的德国传来坏消息,德国老牌汽车制造商大众集团87年来首次计划关闭位于德国本土的工厂。而且连锁反应正在出现,巴斯夫、博世和拜耳等工业巨头也通过裁员来降低成本。德国经济部预计,德国经济今年将连续第二年衰退。

作为欧盟经济的另一个“发动机”,法国经历了巴黎奥运会带来的服务业、旅游业繁荣之后,经济整体上依然疲软,政府赤字高企局面未有改观。

英吉利海峡那边,脱欧后的英国正在经历产业空心化、经济萧索与高通胀的煎熬。英国《每日电讯报》网站不久前刊文惊呼,自工业革命以来,英国首次跌出制造业国家前十名。作为工业革命发源地,英国历史上曾是世界第一制造大国,2000年时排在第五位。

从欧洲整体看,荷兰国际集团日前发布研究报告称,欧元区四季度经济预计将停滞不前,要到明年二季度才会出现温和复苏。该机构还下调2025年欧元区GDP增长预期至0.6%。欧洲央行前行长马里奥·德拉吉最近发布的一份报告指出,欧盟正面临巨大的经济挑战,“可能很快就会在全球经济舞台上变得无关紧要”。

回想新世纪之初,欧洲经济一派欣欣向荣,如今为何沦落为这般光景,原因大致有四:

其一,新兴经济体崛起与全球产业变革,欧洲制造业也走向“空心化”。过去的十几年间,新兴经济体在制造业尤其是先进制造业领域展现出了强劲的发展势头。它们凭借着较低的劳动力成本、丰富的资源以及不断提升的技术水平,逐渐在全球制造业中占据了一席之地。而欧洲,曾经在高附加值产业中拥有的优势已不复存在。

随着全球产业变革加速,制造业的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新兴经济体不断加大对制造业的投入,提升自身的制造能力和技术水平,在一些领域已经能够与欧洲企业展开竞争。例如,在电子信息、新能源汽车等领域,新兴经济体的企业逐渐崛起,抢占了部分市场份额。

欧洲制造业在面对新兴经济体的竞争时,显得有些力不从心。一方面,欧洲的劳动力成本较高,企业的生产成本不断上升;另一方面,欧洲在技术创新方面的步伐相对较慢,未能及时跟上全球产业变革的节奏。这使得欧洲制造业逐渐走向“空心化”,大量制造业企业外迁,导致国内产业结构失衡,经济增长动力不足。官方数据显示,1990年制造业占英国经济的17%,而现在只占9.4%。

其二,乌克兰危机、中东动荡让欧洲的能源供给格局发生质变,让欧洲经济雪上加霜。地缘政治紧张局势正推动欧洲能源和天然气价格走高。乌克兰危机更是让欧洲的能源危机进一步加剧。欧洲对俄罗斯的能源依赖度较高,尤其是天然气。冲突导致俄罗斯对欧洲的能源供应减少,能源价格飙升。

中东地区动荡也对欧洲的能源供给产生了影响。由于市场担忧以色列可能空袭伊朗石油设施,10月7日伦敦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自8月以来首次突破每桶80美元关口。伊朗是全球重要产油国,且扼守石油运输关键通道霍尔木兹海峡,若伊以冲突继续升级并导致这一通道运输受阻,全球油价恐将上涨,欧洲是最大的受害者之一。

能源价格高企使得欧洲企业的生产成本大幅上升,消费者的生活成本也不断增加。企业的盈利能力下降,投资意愿减弱,转移到能源价格低的地方成为一些知名企业的选择。

其三,欧洲经济疲弱不堪某种程度上应归咎于美国。近年来,美国实施一系列单边主义产业政策,试图实现制造业“回流”,给欧洲国家造成产业外迁压力,使欧洲国家获得关键技术和投资的机会减少,导致创新能力下降、供应链不稳、就业机会减少,持续削弱欧洲经济,甚至给欧洲带来“去工业化”风险。

德国《商报》此前报道,美国《通胀削减法案》从欧洲“吸走”资金超过百亿美元。这一法案旨在通过补贴等方式吸引制造业企业回流美国,对欧洲的制造业造成了严重冲击。欧洲企业在面对美国的补贴政策时,很难保持竞争力,不得不考虑将生产基地转移到美国,以获取更多的政策支持。比如,特斯拉公司就宣布停止在德国建设超级电池工厂的项目,转回美国投资。

其四,欧洲科研投入相对不高,创新驱动不足,从长远看经济发展后劲不容乐观。在当今全球经济竞争中,科技创新是核心竞争力。美国《外交政策》网站不久前发表题为《为什么欧洲正在输掉技术竞赛》的文章指出,欧盟研发支出较低是美国和欧盟经济体之间生产率差距不断扩大的主要驱动因素之一。美国和中国正争取在向高科技、数字化经济的全球转型中取得成功,而欧盟远远落在后面。

创新驱动不足也导致欧洲经济的产业结构调整缓慢。欧洲在传统产业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但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兴产业领域发展相对滞后。这使得欧洲经济在全球经济转型中处于不利地位,难以实现可持续发展。德国汽车行业裁员的根本原因是,没有跟上电动车的发展潮流,在与中美电动车企竞争中处于下风。欧洲央行前行长德拉吉指出,欧盟要避免被夹在美国和中国之间,需要彻底改革经济模式——从为创新融资的方式开始。

文/向长河(国际问题学者)

图源/视觉中国

编辑/姬源

相关阅读
追随美国的欧洲能否走出经济“寒冬”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10-09
记者手记|从大众关厂看欧洲经济之困
新华社 2024-10-08
欧洲经济低碳转型面临大考
经济日报 2024-05-11
欧洲经济复苏前景难言乐观
经济日报 2024-01-11
欧洲经济软着陆难度不小
经济日报 2023-11-14
追随美国酿苦果!乌克兰危机持续反噬欧洲经济
人民日报 2023-09-15
高通胀和加息将欧洲经济推向衰退边缘
经济参考报 2022-12-23
欧洲经济严冬中寻出路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2-11-26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