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鞋、配钥匙、小家电维修、自行车维修、小裁缝铺、小五金店等从游商转变为固定网点,让我们愈发感受到中关村浓厚的烟火气、人情味、邻里情……”日前,北京青年报记者跟随“北京高质量发展调研行”主题采访团来到海淀区中关村街道,当地居民刘洋女士对街道打造的“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赞赏有加。
在中关村街道科春社区,设立于1992年的“小杨家电维修”已是当地的老品牌,主要从事收音机、电饭锅、电视机等小家电方面的维修保养,由于近30年来其维修价格上涨微乎其微,“小杨”深受当地居民认可,他维修的家电已有十余万件,一些搬至外区的居民仍回到这里维修家电。
“如今我的店铺已成为便民维修示范店,中关村街道将我的店面纳入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并提供免费的房屋,还进行管理标准、服务规范、内部装修的升级改造。”维修师傅杨久红表示,这么好的工作环境,增强了他的信心和干劲,他会更加努力为群众服务。
何为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就是以社区居民为服务对象,服务半径为步行15分钟的范围内,以满足居民日常生活基本消费和品质消费等为目标,多业态集聚形成的社区商圈。
在打造一刻钟便民生活圈的过程中,中关村街道时刻关注百姓需求。中关村街道办事处副主任黄宇玲介绍,以中关村东区生活圈为例,覆盖1.2平方公里,有8个建制社区,他们通过对集装箱、杂物间、自行车棚等社区空闲空间进行改造,新增果蔬销售和小修小补网点近10处,并将低需求业态合理转型为果蔬生鲜超市,实现了“15分钟生活圈”覆盖。
“我们步行15分钟就能完成购物、医疗、餐饮、教育、养老、休闲等方面的消费,真正实现了‘一刻钟幸福唾手可得’。”作为中关村街道老住户的刘洋女士赞叹,辖区内便民服务网点遍布,街道已建成5个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身边有多家大型生活用品超市和果蔬销售网点,以及培训教育点和休闲娱乐场所。
在调研过程中,北京市商务局生活服务业一处副处长宋志雷介绍,2022年北京出台《加快建设一刻钟便民生活圈 促进生活服务业转型升级的若干措施》,统筹推进生活服务业转型升级,引领便民生活圈工作由“试点建设”转向“全面推进”。截至目前,全市已建成一刻钟便民生活圈501个,覆盖社区2280余个,服务人口990余万人,配置网点68000余个,对满足市民高品质、多样化生活需求发挥了积极作用。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崔毅飞
编辑/彭小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