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读|在舒适圈里努力,也是一种选择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10-07 22:00

书籍《人生需要高级感》里有句话说:“盲目打破舒适区,不是自律,是自虐。”

很多人觉得,一直待在舒适区,人会变得颓废,唯有及时跳出,才是清醒之举。

其实不然。

在当下大时代的环境中,最好的发展方式,是稳中求进。

与其在陌生的领域重新开始,不如在舒适区深耕自己。

舒适区不是猛虎野兽,不必匆忙避之。

人生最好的选择,不是逃离“舒适区”,而是发展“舒适区”。

舒适区不是“堕落区”

《论语》有云:“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一个人如果只图享乐,没有长远打算,必会被眼下的安逸所束缚。

当下成年人内卷,或多或少受这句话影响,以至于把生活过成了“战场”。

37岁的高管杜维在一家大型企业工作,后来晋升为高管,年薪保底50万。

而且,这个企业发展势头良好,他也有很大的上升空间。

他的事业层次,是很多人奋斗多年也难以企及的。

但母亲却觉得,目前的工作以及生活状态过于安逸,应该跳出去闯一闯,最好自己创业。

因为《孟子》里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杜维不愿,但又苦恼于母亲的不断劝说。

他去征询朋友的意见,朋友告诉他:“想走出舒适区自然是很好的,这说明你有进取心,但未必清醒。

不是谁都适合创业的,也不是一定要走出‘舒适圈’。”

换句话说,你在企业是佼佼者,创业方面却不一定。

与其换个陌生的领域从头摸索,不如在擅长的领域持续深耕。

要知道,真正能让你在前行路上站稳脚跟的,一定是有特长加持的。

有句话说得很好:“只有真正了解自己的特长,并善于使用自己的特长,才能使自己的人生增质而发光。”

学会找到自己的优势,在舒适的领域持续深耕才有机会站得越高,走得越远。

舒适区,其实是你的“长板”

“木桶理论”告诉我们,一个桶能装多少水,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板。

于是很多人就认为,能力的大小,取决于自身的弱点,而非长处。

为追求进步,就把精力放在弥补自己的短板上,想要全面发展。

不曾想,却与理想背道而驰。

有人说:“真正厉害的人,追求的不是完美,而是卓越。”

不被自己的短板影响,把长板发挥到极致,才是一个人成长的关键。

这就是“长板理论”。

跨栏运动员刘翔,曾以12秒88的成绩,打破了保持13年的110米跨栏世界纪录。

他成为历史上首位冲破12秒90大关的选手,被称为“亚洲飞人”。

他的成功,也是因为懂得利用自己的“长板”。

刘翔一开始接触的并不是跨栏,而是跳高,100米短跑是辅助训练项目。

但在跳高比赛中,他仅能冲到前三。

反而在100米的短跑比赛里,他表现突出:不仅速度快,节奏控制得也很好。

教练就建议刘翔改练跨栏。

后来他的跳高教练也笑言:“如果一直练跳高,刘翔最多也就是一个亚洲跳高冠军,而不像今天,成为‘110米栏’项目的世界级明星。”

看过一句话:“在短板上以勤补拙,或许能做到优秀;在长板上锦上添花,才能成就非凡。”

全红婵曾在采访时表示,学习很吃力,完全不擅长,但在跳水比赛中,她却能打破历史记录。

气步枪射击手盛李豪打羽毛球,被调侃四肢好像刚刚认识,完全没有协调性。

可在巴黎奥运会的射击比赛中,他英姿飒爽,三枪封神。

舒适区的优势,就是长板的优势。

与其在短板上耗费精力,不如在长板上精益求精。

深耕你的舒适区

作家吴军说:“很多人成不了大气候,不是因为能力不行、机会不够。

而是因为过早地选择了安逸的生活,停止了奔跑。”

在舒适区里沉沦,就会被其桎梏,但在舒适区内将自己的能力最大化,却能达到更高的高峰。

王端曾在华谊兄弟公司工作了16年,做的一直都是老板助理的工作,没有换岗,也没有升职。

在这个“安于现状就是退步”的时代,她的“稳”,显得有些不合时宜。

记者曾问她:“如何看待‘跳出舒适圈,才可以证明自己优秀’这个问题?”

她坦言:“我并不是特别有野心的人,或者说一定要怎么样。

对我来说,舒适圈太好了,真的没有想过离开它。”

她的回答曾引起很多人的质疑。

直到2017年,王端被任命为北京松美术馆负责人时,我们才发现:

王端的“不离开舒适圈”,其实蕴藏大智慧。

王端是一个很擅长管理与服务的人。

做老板助理,特别需要“换位思考”,要考虑老板的需求,以便更好地服务老板;

管理艺术馆的本质也是服务,只不过对象从老板换成了游客。

长达16年的助理经历,让王端能够轻松转换思想。

同时,做老板的助理,需要配合老板的时间和需求,就需要超强的应变能力和接受力。

这也练就了王端强大的心脏与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从商业方向转到艺术方向,几乎是从零开始。

查阅资料,学习相关课程,做各种调研……

王端始终从容淡定。

16年,王端没有选择更换赛道,也没有麻木沉沦,而是不断深耕自我、发挥特长。

最终,成就了一位卓越的馆长,也造就了别具一格的松美术馆。

选对赛道,用擅长的方式做擅长的事,成功也不必太费力。

参天的大树,不是因为树枝争气,而是因为根部生得扎实。

在舒适圈里努力,何尝不是一种智慧。

学会找到自己的优势,在舒适的领域持续深耕,才有机会站得更高,走得更远。

人的天赋是不一样的,有人擅长做技术,有人擅长做管理,有人擅长做艺术,有人擅长做科研……

术业有专攻,不必非拿自己的短板与他人的长板做比较。

在自己擅长的领域不断精进,才能得到更多机会与关注。

罗曼·罗兰说:“与其花许多时间和精力去凿许多井,不如花同样的时间和精力,去凿一口深井。

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学会深耕,才是一个人最稀缺的能力。”

愿我们都能在舒适区放大自己的优势,成为细分领域里卓尔不群的存在。

编辑/王静

相关阅读
夜读|生活是自己的,心情也是自己的
诗词天地 2024-12-29
品读|要的就是这种温暖舒适的人情味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12-23
品读|要的就是这种温暖舒适的人情味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12-23
夜读|了解自己的筹码,找到自己的定位
帆书樊登讲书 2024-11-27
苏州市委书记:努力为外籍人士提供更便捷、舒适、安全的环境
苏州发布 2024-07-17
夜读|洞见“少”的真谛
念念沐心 2024-04-30
夜读|走出舒适区,才知道自己有多强
心灵鸡汤之励志正能量 2024-01-17
斩获多项冠军 学青会南宁田径赛场上刮起北京旋风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11-12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