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普通人身险产品预定利率下调后,分红险产品预定利率也如期调整。
根据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此前通知,自2024年10月1日起,新备案的分红型保险产品预定利率上限为2.0%,相关责任准备金评估利率按2.0%执行;预定利率超过上限的分红型保险产品停止销售。新备案的万能型保险产品最低保证利率上限为1.5%,相关责任准备金评估利率按1.5%执行;最低保证利率超过上限的万能型保险产品停止销售。
近段时间,不少保险代理人纷纷在社交平台发布消息称,“3.0%利率停售仿佛还在昨天,利率停售再一次打响,距离收官倒计时仅剩×天”。
申万宏源证券研报认为,与增额终身寿险相较,分红险的刚性负债成本更低,浮动成本与分红账户实际表现直接相关,保险公司与保单持有人共同承担部分利率风险及运营风险。与普通型保险产品不同的是,分红险资金计入分红账户独立投资运营,基于产品特征投资风险偏好较一般账户更高。以友邦保险为例,截至2024年6月末,该公司分红账户资产中权益资产占比达34.3%,高于非分红账户24.2个百分点,发展分红险有助于进一步推动险资提升权益配置水平,助力资本市场长期发展。
其实,不少保险公司也早已在分红险上布局,有多家上市险企相关负责人在公开场合直言未来产品结构会以分红产品为主。中国平安联席首席执行官郭晓涛在该公司2024年中期业绩发布会上表示,平安将会对产品结构进行进一步的优化和调整。在过去大概有70%以上的是传统险,到未来平安的产品结构将会以分红的产品作为主打产品,预计会占平安整个销售的50%以上。
在未上市险企方面,中邮人寿总精算师焦峰近日在接受澎湃新闻等媒体采访时曾表示,得益于去年开始坚定做负债端结构转型,该公司在产品结构策略上已经先走了一步,今年上半年期交业务中分红险占比已到达49%。随着定价利率的切换,中邮人寿将延续今年上半年的业务结构转型的态势,更加侧重于产品的平衡。
焦峰表示,分红险本身有收益的弹性,在收益低的时候给客户提供最低的收益保障,在收益高的时候能提供更多的收益上涨的空间,使得客户对于长期通胀的抵御作用更好。同时,在未来利率有较大波动的时候,保险公司的利差损风险和流动性的集中退保风险都会大大降低,能提高保险公司和行业的发展韧性。
此前,监管部门曾对2023年度投资收益率明显低于红利收益率的保险公司实行了窗口指导,限制超出其能力的分红兑付。因而,有消费者对分红险产品持观望态度。
有保险业人士表示,当下,选择分红险的逻辑依然是看重稳定的高投资收益率。一方面,“限高令”的例外是,如果可以证明公司过往投资收益表现稳定且较高的,可以向监管特殊申请,突破3.2%的限制。分红险如果有费差益、退保差益、死差益的也可以提升分红水平。另一方面,高的投资收益率也能加速未分配盈余的积累,提高客户整体利益或加快未分配盈余的派发速度。
9月11日,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监管防范风险推动保险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其中首次提出了发展浮动收益型的保险。
有业内人士对此表示,这也是指导行业未来向浮动收益型的保险,其实就包括分红险、万能险等浮动收益型的保险去转型。一直以来,监管部门始终强调推动保险业回归保障,聚焦主业,而且取得了很多成效。但是什么叫保障,行业一直有不同的理解。有的片面地理解认为分红险、万能险偏离了主责主业,背离了保险保障本源,实际上这些险种首先它都是保险保障的保险产品,同时是一种浮动收益型的保险产品。
“《若干意见》提出这样的发展方向也是基于行业目前的发展阶段,对未来特别是近两年利率快速下行的背景下,对行业未来的高质量发展提出一些明确的方向。”业内人士说道。(澎湃新闻记者 胡志挺)
编辑/田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