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2日下午,“西南联大:薪火相传在教育——《聆听》与《回望》新书分享会”在西南联大的故地昆明举行。回顾1998年开始启动西南联大历史访谈纪录片这个庞大的项目时,西南联大研究学者、两本书的作者张曼菱介绍,自己曾经到北大朗润园请教季羡林先生:“我能不能做西南联大这件事?”季羡林先生说,“你是北大的,又是云南人,你可以做。”她从此踏上这条艰难又幸运的道路。
寻找访谈西南联大师生,挖掘、探究西南联大历史的过程中,张曼菱一直在追索与深思一个问题:北大、清华、南开这三所当年中国顶尖高校组成的西南联大代表了中国知识分子精英文化,而拥有着丰厚的自然资源和原生朴素状态的云南代表着一种传统农耕文化,这两个差距悬殊的文化体系,如何在历史的邂逅中,从开始的冲突碰撞,走向相濡以沫、患难与共?其中最深层的原因到底是什么?
张曼菱从云南的文化基因、从父辈的言传身教、从西南联大的历史语境中获得启示。她表示,当时的边地云南,从这个从天而降的知识群体身上感受到了新鲜的知识、观念与方向。这批知识精英的到来,解放了云南旧体制束缚下的生命,改变了云南尤其是昆明人的思想观念、生活模式、精神风貌。
同时,这些代表现代性的知识分子也从未如此接近人民和乡土,他们真实地走在中国大地上,有了新的觉醒,找到了民族深远的共同根系:云南人民和联大学人共同的纽带,除了在国家危亡之际对民族命运的使命与担当外,都体现出一种对“现代化”的渴望。这是一个民族的源头与未来的关系,追溯与展望的双向展开过程。正是对现代化的追求,使云南与西南联大这两个体系,在历史的安排下,在中华民族的命运攸关的时刻,从碰撞走向了融合,最终获得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交融状态。
谈到西南联大对云南人的反哺,张曼菱特别提到联大对云南中学教育的深远影响。西南联大的教师和学生当年到中学任课,广泛参与到云南中学教育里来。云南中学这块园地,与西南联大的关系,是一种薪火相传的血脉联系。比如云南师大附中就归属于西南联大系统,成为云南中学教育的楷模。她还深情回顾了她的中学老师曾长春,曾在她人生的迷茫时刻勉励她,使她猛醒:在任何时候,都不要忘记仰望星空。她说,“弦诵不绝、教育兴邦”,是西南联大的信念,也是一个普通中学教师的坚守。
教育是推动一个社会进步的启动键。西南联大不仅是战火中保存文化与教育的成就,也是五四运动以来现代教育的回响与延续。西南联大在实践中完成了五四的两个口号——救亡与启蒙:在救亡中完成着启蒙,通过启蒙寻求更加彻底的救亡之路。这也是西南联大留下的独立价值与历史启示。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祖薇薇
编辑/贺梦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