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7.2%受访青年期待“新农人”成为乡村振兴的青春力量
中国青年报 2024-09-19 14:07

如今,越来越多“新农人”扎根乡村、潜心农业,成为乡村振兴的一股“活水”。“新农人”投身乡村发展还需要哪些支持?近日,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wenjuan.com)发布的一项有1500名青年参与的调查显示,87.2%的受访青年期待更多“新农人”扎根乡村,成为乡村振兴的青春力量。助力“新农人”职业发展,53.0%的受访青年建议提供现代农业技术培训和服务,51.7%的受访青年希望健全“新农人”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制度。

受访青年中,男性占53.7%,女性占46.3%。00后占16.6%,95后占34.1%,90后占33.3%,85后占16.0%。来自一线城市的占24.7%,二线城市的占36.5%,三四线城市的占27.4%,县城或城镇的占7.1%,农村的占4.3%。

“做农业虽苦,但也很酷”

当记者联系到张育时,他刚从陕西老家来到北京,准备去见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的一位老师,沟通实验成果转化的合作事宜。作为一名90后“新农人”,奔波、学习是他的生活常态。几年前,张育从福州回到家乡陕西省宝鸡市眉县从事猕猴桃种植技术相关工作。

返乡前,张育最大的顾虑是爱人的选择,他们在福州工作时相识相恋,让对方离开家乡到眉县从事农业工作,他心里很没底。但他的爱人到眉县实地考察后,发现这个行业有发展前景,于是他们决定在此开拓新事业。

2019年,25岁的肖源从国外留学归国,成为湖南省娄底市的一名人民教师。但她逐渐发现,自己对农业很有感情,于是在当地考察后决定辞职回村种果树和水稻。“我父母都是从农村走出去的,但在我打算回村做农业时,母亲不太支持,她觉得我没在农村生活过,也没接触过农业生产,不了解其中的辛苦。后来确实遇到了不少困难与挑战,不过我觉得做农业虽苦,但也很酷。”

黑龙江省北安市的90后陈浩从事农业工作有10年时间了,他记得刚到村里与村民打交道时并不顺利。“那时我们下乡推广新技术和新品种时,时常会受到质疑,有些村民觉得‘我都种了一辈子地了,还没你这个小年轻懂吗’。”陈浩说,因为东北的气候原因,作物一年就一熟,所以推广新品种的周期比较长,如果当年错过了,只能等来年。“这让我意识到,与村民打交道,得站在他们的立场上考虑问题,还需要有耐心,和他们一起把种地这件事做好。”

让“新农人”成为一份职业

张育说,公司目前最大的问题是青年人才不足,虽然这些年在招聘上下了不少功夫,但愿意从事农业相关工作的年轻人还是比较少。

“吸纳年轻人从事农业方面的工作,得有师傅带进门。”张育认为,不少年轻人很早就离开土地,对农业生产缺乏直观认识和亲身体验,更不了解其中有哪些就业机会、发展前景如何,这需要高校、企业共同努力,比如企业到高校进行宣讲,向学生介绍公司的发展情况、人才培养及薪资待遇等,让他们认识到“新农人”是一个职业。

肖源介绍,当地团委每年会邀请高校学生回家乡参与社会实践,其中一个环节是到农村参观,带他们了解农业农村的变化,让他们看到农村的发展机会。“现在高层次人才的评选开始向农业领域倾斜了,返乡创业者、农业生产者也能参评,这是一种激励,让年轻人看到从事农业工作做出成绩一样能被看见。”

肖源觉得,对年轻的“新农人”来说,资金是很大的困扰,她建议政府提供一定的资金支持,尤其要向一线的农业生产者倾斜,同时在办理营业执照、流转土地等方面提供指导。“培训也要更有针对性,比如种植水稻,洞庭湖地区做得比较好,可以邀请这些地区的种植大户过来培训,真正提高‘新农人’的职业素养。”

助力“新农人”职业发展,53.0%的受访青年建议为其提供现代农业技术培训和服务,51.7%的受访青年希望健全“新农人”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制度,50.9%的受访青年期待发展多层次农业保险,增强抗风险能力。其他还有:打造“产学研用”全链条助农体系(48.1%),加大对“新农人”创业扶持力度(44.2%),培育和打造区域特色农产品品牌(41.3%),适当扩大“新农人”融资渠道(32.3%),“时代楷模”等国家级表彰向一线“新农人”群体倾斜(16.3%)。

乡村想留住年轻人,发展产业是第一位的

广西壮族自治区贺州美源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帅认为,农业生产面临的风险因素多,对从业者的挑战也更多,建议当地政府多关注“新农人”的成长,提供一些人才引进的优惠政策,在住房保障、子女教育方面提供更多便利,同时鼓励企业吸纳农业方面的专业人才,让更多年轻人愿意投身到农业生产当中,为农业发展贡献力量。

让更多“新农人”乐于扎根乡村,65.3%的受访青年建议提升乡村义务教育质量,让“新农人”不担心下一代输在起跑线上,55.9%的受访青年希望完善农村医疗养老等社会保障体系,51.7%的受访青年期待进一步完善乡村基础设施建设,畅通物流渠道,50.3%的受访青年认为应鼓励“新农人”参与村集体事务,增强认同感。其他还有:不断推动乡村环境整治,让乡村更宜居(42.5%),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缩小城乡差距(37.5%)等。

“乡村想留住年轻人,最重要的是要有产业。”中国农业大学国家乡村振兴研究院革命老区研究中心主任、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陈前恒指出,要为青年返乡创业提供更多支持,比如提供资金和专业培训,进行创业指导等。“对于回到乡村的年轻人,村三委(村党支部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村务监督委员会——编者注)要与他们加强联系,吸纳优秀的年轻人参与乡村事务,这样不仅能提升乡村治理能力,也能增强青年对乡村的认同感,让他们愿意在乡村扎根。”

陈前恒认为,随着年轻人回到乡村,结婚生子、子女教育、看病就医等需求会逐步显现,因而,城乡的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均等化需要持续推进。“现在数字技术很发达,可以进一步发展远程教育、远程医疗,增强乡村的公共服务能力,不断解决返乡青年的后顾之忧。”

调查显示,87.2%的受访青年期待更多“新农人”扎根乡村,成为乡村振兴的青春力量。

如今,肖源所在的村子有了村民议事场所,大家可以畅所欲言,对村子的建设和发展提出建议,“这不仅增强了乡村的治理能力,也让村民有了更强的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大家朝着把村子建设得更好的目标共同努力”。

文/王志伟 吴欣宇

编辑/倪家宁

相关阅读
传承非遗 近九成受访青年认为重要的是坚持匠心守正创新
中国青年报 2024-10-17
超八成受访青年对我国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更有信心了
中国青年报 2024-10-03
超九成受访青年认同热爱土地是中国人刻在骨子里的情感
中国青年报 2024-10-03
超八成受访青年期待家乡成为宜居宜业的青年发展型城市
中国青年报 2024-07-11
集市只属于农村?九成受访青年期待城市有更多大集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2024-02-03
过半受访青年直指网络微短剧“硬伤”:制作粗糙、设定雷同
中国青年报 2023-12-25
过半受访青年直指网络微短剧“硬伤”:制作粗糙、设定雷同
中国青年报 2023-12-25
期待新农人“招生加章”带动农业大学由冷走热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7-18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