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青快评|抄袭文案视频博流量走径捷应从严整治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8-29 15:26

“因为在医院开会时说‘反对病人做不必要的检查’被开除了……”这段文字出自近日一名自媒体博主发布的视频里。记者注意到,几乎一模一样的文字从2022年开始,就出现在各地数十名自媒体博主发布的视频中。有的博主甚至在前一天发视频称被医院开除,第二天就又发视频称自己是月入超7万元的入殓师。对于此类现象,专家表示,雷同文案的背后是一些自媒体博主为了获取流量试图通过抄袭的方式“走捷径”。(8月29日《北京青年报》)

短视频文案制作完成后作者即享有著作权,未经本人允许且支付相关费用,侵犯了作者的署名权和信息网络传播权,属于违法行为并承担相应的民事赔偿责任。然而,不标注来源直接抄袭盗用,侵犯作者多项权益的行为频繁发生,抄袭热门文案行为充斥市场,在严重侵害原创者的合法权利,影响其创作积极性的同时,还极大地扰乱了社会秩序,形成了劣币驱逐良币的恶性循环。

根据我国著作权法的规定,‌原创图文作品包括文字作品、‌口述作品、‌美术作品、‌摄影作品等,‌均可申请登记并受到法律保护。‌根据相关法律法规规定,违法者面临着一系列的法律风险,包括承担行政、民事甚至刑事责任。不过在实践中,抄袭热门文案现象频繁发生,被剽窃使用者原封不动的照搬照抄用来牟利。主要源于两个方面,一是抄袭热门文案的侵权行为数量较多,形成了法不责众的假象,加之很难被第一时间发现,给投机牟利者提供了大量的空间;二是后续维权的成本太高,难度太大,“维权难”降低了原创者的积极性,也给剽窃使用者提供了巨大的生存空间。

据众多维权者反映,由于维权过程中涉及“自证其清”,需要当事人在热门文案被抄袭后一个一个申诉,每个视频都要上传证据,证明这是你本人的视频,不仅举报过程非常繁琐,需要提供大量材料和文字说明来证明“我是我”,且在完整提供了材料后,也可能因为举证材料不足而失败。更重要的是,即便是举报成功,但多数情况下也是下架或者删除,并没有受到更为严厉的惩处。

平台方作为保护知识产权的第一责任人,理应筑牢第一道防线,尤其要发挥好信息技术的作用,完善原创保护措施,细化侵权违法行为的防范和惩治规则。对此,相关平台应当优化和完善现有的处置举报措施,以及权利救济的途径,建立更加快速高效的应对机制。同时还应与相关执法部门实现信息互享互用,对于违法的线索该移交的要进行移交,让违法者付出更大的代价,才能形成震慑效应。

与此同时,相关执法部门也要高度重视网络抄袭热门文案严重的现象,加大专项检查和集中整治的同时,还要对网络平台履职情况进行督促,对落实主体责任不力者应当给予惩罚,以此让平台的第一责任严实起来,从而形成发现一起,查处一起,查办一案,警示一片的强大效应。也只有通过查办违法案件,才能形成以点带面的强大威慑力,让法律成为“带电的高压线”。

不过,无论是平台的履职责任的严格落实,还是相关行政主管部门形成严管的态势,“零容忍”的环境与氛围的形成,离不开原创者超强的著作权保护意识,以及以此为基础的坚决行动。只有做到了发现侵权行为后,要积极主动收集相关证据,通过投诉举报的方式,或者司法诉讼的途径维权,比如要求赔礼道歉,或者要求相关行政主管部门对侵权行为进行调查和处理,包括平台方未严格落实主体责任,对侵权行为的处置不当等,都可以采取投诉举报或司法诉讼等多元渠道,来提高处置问题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继而以鲜明的态度和果敢的行动,形成“零容忍”的鲜明导向,在保护自身权益的同时,厚植不愿不敢不能的强大土壤。

文/堂吉伟德

图源/视觉中国

编辑/王涵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