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拘留62人、行政拘留117人;超百万个高频访问IP被封禁;退票不回票池,散客、旅行社票池隔离……针对“黄牛”倒票乱象,近期北京警方与国博、故宫等知名文博场所展开了集中清理行动。
暑期旅游高峰,“30名游客28人买‘黄牛’票”“60元门票被‘黄牛’炒到1600元”等消息格外给人添堵。游客这边“手慢无”“票秒没”,“黄牛”又是哪儿来的票呢?目前看来,依托倒票过程中获取的大量游客个人信息,“黄牛”在抢票神器等技术加持下,可以在放票的瞬间迅速占有大量票源。票一到手,他们便在电商、社交等平台上发布门票信息,在招揽到真正的游客后,又不断快速退票、抢票。
“黄牛”肆意倒票,放大了市场供需不平衡,侵害了他人公平预约的权利。许多外地游客拖家带口,就是奔着这些热门目的地来的,抢不到票、进不去心仪博物馆自会遗憾满满,权衡之下只能无奈掏钱买“黄牛”票。“黄牛”一套操作下来赚得盆满钵满,坑了游客、乱了市场,实在可恶可恨。
打击“黄牛”,除了对倒票行为予以严厉打击,提高违法成本,“以技术规范技术”是很重要的一环。客观来看,“黄牛”抢票在技术上并没有什么特别高明之处,其手中的账号必然存在“多次提交”“批量抢票”“频繁退票”等异常特征。对此,或封禁高频访问IP,或实行退票不回池,让“黄牛”无法以票换票等,都是打在了“黄牛”七寸上。前些年,“12306”打击“黄牛”的一大杀招就是“退票不回池”。此外,“12306”的候补抢票机制——让没买到票的乘客可以加入候补名单,等到有人退票的时候根据候补名单的顺序依次发票,或也值得借鉴。监管部门、博物馆不妨积极探索各类技防手段,堵上各类系统漏洞,让“黄牛”无“技”可施。
肃清票源之外,平台监管同样不能缺位。或打着博物馆讲解的幌子行倒票之实,或将关键词缩写或简写搞出种种暗语,眼下,线上倒票业务在层层包装下变得更为隐蔽。从技术能力上讲,各大平台识别一些倒票信息乃至暗号、暗语并非难事。相关部门要依法敦促各大平台负起责任,增强对倒票内容的过滤能力,让“黄牛”失去交易的空间。
“黄牛”猖獗,也是由于优质文博资源的供不应求。一段时间以来,在进一步丰富和扩大供给方面,各方做出了不少探索。延长开放时间、增加夜场、打破“周一闭馆”惯例等做法,均收到如潮好评。从更大范围看,随着各地文旅事业的发展繁荣,更多各具特色的文博场馆进入公众视野,更多场馆热起来火起来,逐步缓解供需矛盾,从根子上破解“一票难求”也就成为可能。
文/何若
编辑/姬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