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8月25日是中国当代重要作家、北京市文联第五届理事会主席杨沫先生诞辰110周年。23日,北京市文联举办系列纪念活动,以杨沫代表作《青春之歌》为主线,通过文艺演出、音乐剧发布、纪念座谈会、电影主创故事特展、电影放映等形式,追忆一代文学名家的卓越风采,缅怀杨沫对文学事业的杰出贡献。
音乐剧发布
民歌与说唱相结合咏叹《青春之歌》
纪念活动上,音乐剧《青春之歌》正式发布。该剧将以原著事件和人物为依托,以女主人公林道静为故事核心,讲述她从一名单纯的女大学生,在中国共产党人的献身理想的感召下,成长为一名追求进步、信仰坚定的爱国青年。围绕她面对当时社会三种人生道路的选择,逐层拨开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交织在中国历史上空的时代云烟,展示一代中国青年为民族解放、对国家命运的求索和奋斗历程。
据该剧的主创导演甲丁、歌唱家谭晶介绍,将用现实主义手法讲述青春故事,以当代视角回望青春往事,把个体青年与家国命运紧密联合在一起,强调奋斗是决定与改变命运的最佳选择。
同时用平行蒙太奇的技法装扮青春舞台,剧目采用多场景、多空间的平行演绎,凸显同一时代背景下不同阶层的迥然境遇;通过多视角、多差别的时空转换,呈现不同环境中的人物故事和社会事件。
音乐剧《青春之歌》还将用民歌与说唱相结合的方式咏叹青春之歌。剧目在音乐创作上大胆“破圈儿”,用重金属对音乐形式塑造青春形象,用热辣的说唱方式阐述青年人对时代、对未来的内心独白。
导演甲丁、歌唱家谭晶介绍音乐剧《青春之歌》
座谈会讨论
《青春之歌》当代价值体现在哪里?
在纪念杨沫诞辰110周年座谈会环节,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原会长白烨,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程光炜,北京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张清华、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梁鸿,北京老舍文学院专业作家文珍,就杨沫先生在文学史上的突出贡献及其经典作品的当代价值进行深入探讨。
纪念杨沫诞辰110周年座谈会现场
白烨称,这部作品跟其他红色题材不一样的地方,是它带有一种有我的真实,同时还带有爱情的革命。“作者把革命的追求跟个人追求结合得非常好,以至于到今天让我们看起来依然很激动,这里面的爱情起到很大作用,让你看到革命跟爱情并不冲突,以及二者融为一体之后对一个人成长的重大影响。”白烨表示,为此这部作品在红色题材里面是独树一帜、别开生面的,今后也将依然流传下去,它让我们认识那个时代及那个时代的年轻人都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在梁鸿看来,青春是人类一个永恒的主题。青春是非常迷人的,也是不可确定的,这是一个要选择人生道路与事业理想的年龄。“杨沫先生把‘青春’这个主题赋予在女性身上,结合在一起,使得林道静非常具有文学的价值。青春就像一首歌,我们要歌颂它,但是我们也要思辨它,这是杨沫的《青春之歌》给我最大的启发。”
特别展览
展出《青春之歌》后记手稿等展品
对一个作家最好的纪念就是反复阅读、演绎、阐释她的作品。在当天的文艺演出环节,演员宗平、刘威葳、杨闻洲朗诵了杨沫小说《青春之歌》选段,带领观众重回小说现场,跟随林道静、卢嘉川、余永泽这些鲜活的人物,感悟他们面对理想和感情,从纯真迷惘到成熟坚定的复杂心路历程。
朗诵小说《青春之歌》选段
北京音协合唱团表演了歌剧《青春之歌》选段,该剧生动再现了民族危亡时刻青年学子爱国救国的青春风采。北京舞蹈学院表演了舞剧《青春之歌》片段,该剧创作于2019年,展现了获得新生的林道静与杨沫的隔空对话,以及林道静与革命伴侣江华的真挚爱情。
歌剧《青春之歌》选段
舞剧《青春之歌》选段
纪念活动当天,“风韵北京”国际影视文化收藏展在老舍剧场举办,其中专门设置“青春之歌”特别展览,展出了电影《青春之歌》后记手稿、电影完成台本、说明书、连环画以及电影演职人员亲笔信等多件珍贵展品。
23日晚,北京市文联老舍剧场还放映了电影《青春之歌》。该片于1959年上映,改编自杨沫的同名长篇小说,由北京电影制片厂出品,崔嵬、陈怀皑执导,谢芳主演。2021年被列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优秀影片展映活动片单。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张恩杰
编辑/贺梦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