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那只蓬头垢面无法飞行的雕鸮,刚刚在十三陵回归野外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8-23 18:39

接救之初无法飞行且蓬头垢面,康复师为它洗澡、帮助它换羽、再到轰飞训练…… 一只雕鸮通过近17个月的康复治疗,终于达到放飞标准。今天(2024年8月23日)下午,北京猛禽救助中心在昌平区十三陵镇山区,将这只康复的雕鸮放归野外。雕鸮俗称猫头鹰,是在夜间捕食的大型猛禽,属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今天16时许,十三陵地区乌云密布、大雨将至,亮度犹如傍晚,北京猛禽救助中心的工作人员来到德陵附近,康复师选择一处相对开阔的场地,将雕鸮从猛禽运输箱中取出,缓缓放到地面上、慢慢松手,感觉到没有了束缚,这只雕鸮目视前方扬起翅膀、双脚蹬地一跃而起,在天空中盘旋了几秒钟后,钻进附近的山林中不见了踪影。

放飞瞬间(摄影/北京青年报记者 崔毅飞)

为何选择接近傍晚时在十三陵放飞?北京猛禽救助中心经理郑智珊介绍,猛禽在分类上包括隼形目、鹰形目和鸮形目,其中鸮形目鸟类大多在夜间活动,雕鸮则是体型最大的鸮形目猛禽之一,它在黎明和傍晚时最为活跃。此外,十三陵位于北京郊区,人员车辆相对稀少,山林中的野生动物较多,生境对雕鸮会比较友好。

据北青报记者了解,雕鸮别名恨狐、猫头鹰,广泛分布于欧洲、亚洲和非洲北部。雕鸮是在夜间捕食的大型猛禽,飞翔起来几乎没有声音,一夜能捕食3-6只鼠类,也捕食刺猬、蛙类、蛇类、大型昆虫等。北京猛禽救助中心自2001年成立以来,已经接救猛禽40种6000余只,其中包括雕鸮244只。

这只雕鸮刚到中心时蓬头垢面(图片来源/北京猛禽救助中心)

此次放飞的雕鸮是如何得到救助?时间回到2023年4月1日,救助人在京郊发现一只无法飞行的雕鸮,看上去蓬头垢面,于是将它送到北京猛禽救助中心。接救后,中心的康复师为雕鸮做全面体检,发现它的羽毛损坏严重,身上还沾染了很重的油污。

洗澡后的样子(图片来源/北京猛禽救助中心)

康复师先后为雕鸮洗澡两次,基本解决了油污问题,但其大面积飞羽和尾羽损坏,需要通过自然换羽来解决,大多数鸟每年会在春、秋两季换羽,可去年秋天它的换羽并不理想。为促进雕鸮羽毛生长,康复师咨询国际知名兽医后,购买了特定的维生素定期添加在其食物中,终于在今年7月,它的飞羽和尾羽基本换完。

接受体检(摄影/北京青年报记者 崔毅飞)

解决完羽毛的问题后,这只雕鸮已“住院”15个月,放飞前还需增肌减脂。7月22日,康复师将其移至中心最大的笼舍,每天定时进行轰飞训练,迫使它运动。8月20日,康复师对这只雕鸮行整体评估,已达放飞标准。“评估放飞标准涉及两方面,猛禽的身体上,要没有伤病,飞行能力良好,胖瘦适当,视力和听力正常;行为上,要对人类保持正常警惕,既不亲近乞食,也不仇视攻击。”郑智珊说。

雕鸮放飞前的称重数据为2525克(摄影/北京青年报记者 崔毅飞)

郑智珊还提醒公众,如遇需要救助的猛禽,正确的做法是把猛禽放在封闭、带孔的纸箱里,可以放些清水,不要投喂任何食物,减少猛禽与外界的接触,降低猛禽的应激反应,同时联系专业救助机构,不要自行饲养或涂抹药物,这样可能延误救助时机,甚至给猛禽带来不可逆的伤害。

放飞前查体(摄影/北京青年报记者 崔毅飞)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崔毅飞
编辑/叶婉

相关阅读
翼展达1.76米!身披大鵟羽毛的短趾雕回归自然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10-17
被虐伤的断趾红隼在奥森重归蓝天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9-26
北京猛禽救助中心 | 利用“库存羽毛”为短趾雕修复羽翼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8-22
八只康复红隼在北京南苑回归野外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8-15
北京 | 或因大风受伤的四只猛禽得到救助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5-31
房山区园林绿化局成功救助国家二级重点野生保护动物雕鸮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4-15
全市陆生野生动物种类增至612种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4-13
“小毛球”变大鸟 90后“猛禽奶爸”养大蛇雕放归自然
武汉晚报 2023-08-29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