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3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长倪虹介绍,截至2023年底,我国城镇人均住房建筑面积超过40平方米;累计建设各类保障性住房和棚改安置住房6400多万套,1.5亿多群众喜圆安居梦,低保、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基本实现应保尽保。
针对当前备受关注的保交房问题,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董建国明确表示,要始终把保障购房人合法权益摆在首要位置,老百姓交了钱,就应该拿到房。
保交房涉及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
5月17日,国务院召开全国切实做好保交房工作视频会议,对保交房工作作出了全面部署。
会后,一系列稳市场政策措施出台,保交房工作有序推进,各地因城施策,房地产市场出现了积极变化。
董建国介绍,住建部会同金融监管总局组织各地进行了一次“大起底”,全面排查在建已售未交付的商品住房项目,锁定了按照合同约定应该在今年年底前交付的396万套住房,作为保交房攻坚战的目标任务。
“保交房的目标就是要把符合交付条件的房子交到购房人手中。”董建国说,住建部建立了全国保交房信息系统,每套交付任务都做到“一合同一户一身份证号一联系电话”对应,将工作目标落实到户、落实到购房人,交付一套、销号一套。
同时,住建部门指导各地切实加强项目工程质量监管,确保交付项目具备入住条件,防止出现货不对板的情况。自然资源部也就保交房项目办证问题出台了配套文件,努力实现保交房项目不动产权证“应发尽发”。
随着人们生活的多元化,对住房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住建部也多次表示要让群众住上更好的房子。
什么样的房子是“好房子”?
“我相信大家都很关心‘好房子’,我本人也很关心,我也想住好房子。”倪虹指出,绿色、低碳、智能、安全就是“好房子”的四个特征。
绿色就是让人们住得健康。
此前住建部曾征求人民群众对住房建设的要求,隔音排在第一位,卫生间串味排在第二位,排在第三位的是渗漏和开裂,建设“好房子”就是要解决这些问题。
低碳是要为居民省钱,也为社会节能。
“好房子”要质量好、性能优、使用寿命长,而且在全生命周期使用环节上能够更加节水、节电、节气、节能,既为居民在生活当中降低成本、减少支出,又为社会节能降碳。
智能是让居民用得更方便。
“好房子”应该成为一个不动的更大智能终端,有很多的应用场景,如智能感应、智能控制、智能电器等,在“好房子”建设中,为科技创新留出一片天地。
安全是要让居民住得安心和放心。
房屋的本体要安全,结构要牢固,抗震防灾;设施设备的使用要安全,在水、电、气、热和电梯等设备上安装一些传感器,有问题的时候能够报警;使用人要安全,通过智能物联能够发现家里有意外的情况,老人、小孩在家里能够得到安全的保护。
同样应该成为“好房子”的还有保障性住房。
今年前7个月,全国保障性住房和城中村改造安置住房已经开工和筹集235万套(间),完成投资4400多亿元。
“可能有人认为,‘好房子’是改善性住房和商品房要追求的,保障性住房就可以质量低一些、配套差一些,这是个误解。”董建国在发布会上说。
他表示,保障性住房是政府工程,是民心工程,保障性住房更应该建成“好房子”,这是政府应该做到、也应该做好的事情。目前,各地已经确定了一批保障性住房示范项目,按照“绿色、低碳、智能、安全”的要求开展“好房子”建设,不断提升保障性住房的品质,努力让群众住得健康、住得安全方便。
【版权声明】本文著作权归政知新媒体独家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董鑫
编辑/马晓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