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老龄化率高达36.8%,独居老人超过30万人,还有许多高龄纯老家庭。很多独居老人在生活中不得不面对这样一个问题:独自在家,遇到突发疾病或不慎跌倒等紧急情况时,能否得到及时救助?
子女理应是独居老人的第一求救对象,但如果子女无法及时赶来,当下,不少社区在为老人应急救助“托底”。“一个居民区一年遇到独居老人应急救助次数虽不多,但责任重大。”不少社区干部表示。
不过,记者日前调查发现,以社区为主来响应独居老人应急救助的模式,遭遇不少难题。
“老伙伴计划”结对帮扶
炎炎夏日,65岁的江建萍每日都会上门看望88岁的顾秀娣。“我主要来看看顾阿婆身体怎么样,生活上有没有需要我帮助的。”江建萍说。
五里桥街道有个“老伙伴计划”,组织居民志愿者与社区内孤老、高龄独居老人结对帮扶。顾阿婆的子女住在外区。江建萍是与顾阿婆结对的志愿者,两人住在同一个居民区。
上海进入高温天以来,街道请志愿者与结对老人“一天两见面”。“志愿者到老人家中看望、在外面偶遇,或给老人打个电话问候,都算是与老人‘见面’了。”五里桥街道中二居民区党总支副书记江敏说,“主要目的是尽力确保孤老、高龄独居老人的居家安全”。
在上海,许多社区都有类似“老伙伴计划”的为老结对项目。特别在一些老社区,老年居民对社区的依赖性非常强。当独居老人在家遭遇突发疾病、不慎跌倒等紧急情况时,“老伙伴计划”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很多独居老人遇到紧急状况,第一时间不是联系子女,而是向社区求助。在老社区,这样的现象尤其明显。”一名社区干部告诉记者,在很多案例中,都是由居民志愿者或相熟的邻居先发现独居老人突发意外。
当志愿者发现老人需要救助后,会将情况报告给社区,社区干部赶到现场,对老人开展救助。
不久前的一天晚上,一位85岁的独居老人在自家门口摔倒,邻居发现后通知了属地居委——南京西路街道陕北居民区。正在值班的社区干部赶到现场,第一时间叫来急救车,将老人送往医院救治。
随着上海老龄化程度加剧,纯老家庭的数量也在增加。“在纯老家庭中,尽管夫妻两人共同居住,但因两人都上了年纪,很多事情力不从心。社区也要为他们的居家安全‘托底’。”曹家渡街道叶庆居民区党总支书记周超说。最近,在辖区内的一户纯老家庭,患有阿尔茨海默病的王老伯在家不慎摔倒,站不起来了。王老伯的老伴扶不起他,赶紧呼叫社区干部来帮忙。
社区家庭医生被称为家庭健康的守护者。记者从上海市卫生健康委了解到,目前全市共有全科医生1.1万人,家庭医生7000余人,累计签约居民超过1100万人,其中大多数是老年人。当独居老人突发医疗意外,家庭医生是否可以“托底”?
市卫健委基层处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家庭医生针对已签约的患者会做好“健康守门人”,提供疑难杂症转诊的便利渠道。针对其中的家庭病床患者,家庭医生会提供定期上门随访服务,同时观察病情变化。但遇到居民突发医疗意外,主攻慢病的家庭医生也需寻求急救120救助。“中国的家庭医生不同于私人保健医生,只负责属于基本医疗保障的常见病、多发病诊治随访。”
因不理解造成困扰
一名居民区党总支书记向记者讲述一件事。一名居民志愿者结对一位独居老人。他每天敲开老人的家门,探望老人。有一天傍晚,他没有敲开老人的家门。因为当天上午,他见过老人,所以他当时觉得,老人大概出门遛弯了。第二天一早,他又去敲门,还是没人应门,他赶紧通知社区干部。社区干部到现场查看后,隐约感觉老人在家,于是请人撬开了老人家的大门。门被撬开后,大家发现,老人躺在厨房的地面上。原来,老人前一天不慎摔倒,无力呼救,就在地上躺了一夜。
这位居民志愿者对自己没能及时发现老人出现险情,感到内疚。“我开导他,千万不要这样想。”这位居民区党总支书记说,志愿者与老人结对,纯属帮忙,他对老人的居家安全不应该承担“超负荷”责任。
“但这一事情反映出,当独居老人、纯老家庭老人遭遇意外紧急情况时,居民志愿者的发现功能可能会‘失灵’。”
实际上,绝大部分居民志愿者也是老人。“老伙伴计划”的结对服务还有叫法:“小老人”帮助“老老人”。在大多数社区,由于愿意出来做志愿者的“小老人”数量有限,一位志愿者往往要结对三到五位老人,照顾力量有限。
而居委会,由于人手与资源等有限,社区干部在救助中经常感到力不从心。
还有社区干部反映:社区对独居老人的应急救助,没有统一的操作指导,处置全凭到场社区干部的个人经验与工作能力。很多情况下,社区干部到达现场后,第一反应是将老人送医。如果老人有子女,同时通知老人的子女到医院。但有些情况就比较复杂。当社区干部打给子女后,有的子女会说“不送医,等我赶到了再说”。此时,社区干部就比较为难了:如果强行送医,老人子女会有意见,但如果不送医,又担心老人有闪失。“应急救助专业性很强,应由专业人士介入。”
还有一些老人对社区的应急救助不理解,也给社区干部的救助造成困扰。
有些独居老人在家中求救,社区干部赶到老人家中,想打电话通知老人的子女,老人却不让打。有的说,子女在上班,怕耽误他们工作;有的说,天气太热,子女住得远,赶来太辛苦;还有的老人只是“不想麻烦子女”。居委干部觉得哭笑不得:“除非是孤老,照护老人的第一责任人难道不就应该是子女吗?”
“独居老人愿意向居委会求助,是对我们的信任,更是我们的责任。但要做到更及时、更专业地帮助他们,是否还有更优解?”不少社区干部说。
探索“一键通”“应急中心”
近年,上海民政部门与一些街道通过引入第三方力量,作为社区干部的帮手,探索居家老人应急救助响应新方式。
覆盖最广的是由上海民政部门牵头的“一键通”为老服务项目。据了解,早在十几年前,上海便在全国率先探索了“安康通”服务,即“一键呼叫”。该呼叫功能中有急救按键,可链接公安110、叫车等多项服务。这也是“一键通”为老服务项目的雏形。
三年前,上海开展调研发现,“一键通”服务在有的区开展顺利,在有的区仍有盲点。为普及这项为老服务项目,民政部门在当年牵头启动了“一键通”服务覆盖,将这项服务延伸至每个区和街道。
目前,上海16个区均设有呼叫中心。在使用端,有的区为老人配置了可一键拨通的智能腕表,有的区通过改造电视机来实现用遥控器呼叫,还有的区通过电话来对接,都能起到“一键呼叫”的作用。截至去年底,“一键通”已惠及30万老人,今年的目标是覆盖40万老人。
“一键通”涉及的为老服务内容很多,应急救助是其中一项重要内容。当老人感到身体不适时,拨通“一键通”,后台工作人员会“兵分几路”:一路始终与老人保持联系,一路通知急救120前往现场,还有一路同步告知家属,如联系不上家属则通过公安110来实现对接联系。
除了覆盖全市的“一键通”服务,上海一些街镇探索了由专业人员上门响应的救助服务。
2012年,静安寺街道为高龄独居老人安装了可以接到社区“乐龄生活馆”的“一键呼叫”设备。有老人发出紧急求助,“乐龄生活馆”作为后台中枢,可就近派单给分布在街道的7个站点,在站点24小时值守的工作人员,会赶到老人家中进行救助。
2023年,老西门街道成立上海首个街道层面的“老年人应急服务中心”,首要任务是回应居家老人的求助。应急中心全年365天、24小时无休,由6名持有养老护理医疗照护证的工作人员轮流值守。工作人员一旦收到老人的求救,确保15分钟内赶到老人家中进行救助。“去年以来,老西门街道连续两年为辖区内100位高龄独居老人购买这一应急服务,也为各个居委会购买这一服务,作为社区干部回应老人应急求助的补充。”街道服务办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文庙居民区的独居老人多,仅孤老就有50多位。文庙居民区党总支副书记顾英英说,以前,她最怕半夜接到老人的电话,担心自己动作不够快,耽误救助老人的时间。有了应急中心后,这一焦虑缓解了不少。“当我们再接到老人的求助时,就会通知应急中心的工作人员。哪怕是在半夜,他们也会在15分钟内赶到。”
应急中心还通过智能化设备,部分解决了老人独自在家发生意外时的及时发现问题。提供这一服务的上海莳花斋养老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海水说,企业为签约老人在床单下设置一条睡眠监测带,应急中心可远程监测到老人的睡眠、血压、心率等情况,如果老人在家发生意外,部分情况可以远程反馈。
文/唐烨 顾泳
编辑/倪家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