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五,英伟达在美股开盘后一度下跌5%。截至收盘,英伟达下跌3.22%,股价为126.57美元/股,市值3.11万亿美元。相比当地时间6月18日的市值高峰3.34万亿美元,经过6月20日和6月21日两日下跌,英伟达市值已蒸发约2200亿美元。此外,周五道指涨0.04%,纳指跌0.18%,标普500指数跌0.16%。英伟达只在当地时间6月18日当了一天的“美股市值第一”(6月19日美股休市),周五收盘时美股市值第一则是微软,总市值为3.34万亿美元。
消息面上,英伟达CEO黄仁勋正在减持股票。黄仁勋于6月18日、6月17日、6月14日和6月13日每日减持12万股公司股票,这四日减持股票对应总市值约6308万美元。黄仁勋还计划于6月20日减持12万股公司股票,对应总市值1630.49万美元。
据英伟达5月底发布的10-Q文件,今年3月14日,黄仁勋通过了10b5-1规则交易安排,将在2025年3月31日前出售最多60万股普通股。不过,这些股票占黄仁勋总持有股票的比例较小,截至今年3月25日,黄仁勋累计持有超9000万股的英伟达股票。
此外,近日有消息称,去年底黄仁勋与高管召开了一系列会议,讨论一个日益令人担忧的问题,即英伟达最大的客户是否会耗尽数据中心的空间以安装英伟达芯片,这或将影响英伟达的销售。黄仁勋不希望公司有一天可能会像思科等曾经的硬件巨头一般走向衰落,他正推动公司进军软件和云服务领域,与其最大的客户展开竞争。另有市场消息称,英伟达竞争对手、AI芯片初创公司Cerebras已向证券监管机构秘密提交IPO文件。
Renaissance Macro Research分析师Kevin Dempter指出,今年3月初,英伟达的股价也出现了类似走势,该股曾短暂回调20%。他认为,类似的20%回调会让英伟达回到本月初约110美元的交易价格。
对英伟达股价不完全看好的则包括Seligman Investments基金经理Paul Wick。他最近几周一直在减持英伟达股票,Paul Wick指出,英伟达60%到70%的收入来自其10大客户,这使得英伟达本质上比微软或谷歌风险大得多。
Paul Wick认为,英伟达从其10个最大的客户那里获得了大约60%到70%的收入,这使得它“本质上是一家比微软或谷歌风险更大的公司,微软或谷歌的客户集中度非常低,客户数以千计。”
但另有市场分析人士认为,英伟达股价的波动可能是短暂的。“英伟达股价的大幅攀升......可能使其在短期内容易受到获利回吐的影响。然而,任何波动都可能是短暂的。”美银证券(BofA Securities)分析师 Vivek Arya在一份研究报告中写道。
Vivek Arya指出,人工智能硬件的部署可能是3~5年的周期,现在才刚刚进入第二年,而英伟达仍将推出下一代Blackwell芯片,而且这家芯片制造商越来越多地从软件中赚钱。Vivek Arya维持英伟达股票150美元的目标价。
英伟达正在拓宽GPU(图形处理器)之外的软件收入。2023年,英伟达推出了NVDIA DGX Cloud人工智能即服务平台。DGX Cloud包括基于云的人工智能基础设施和软件等,是一种基于云的AI超级计算服务。
此外,英伟达也在争取云计算巨头之外的其他客户。黄仁勋在今年2月迪拜世界政府峰会直言,每个国家都应该建立自己的"主权AI"。“主权AI”是指一个国家利用自己的基础设施、数据、劳动力和商业网络建造AI的能力。英伟达"主权AI"客户来自新加坡、日本、法国、意大利、印度等地。英伟达于5月透露,"主权AI"预计今年将为公司带来将近100亿美元的收入,而去年这一数字为0。
编辑/樊宏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