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好科技创新,丰富百姓餐桌
光明日报 2024-05-23 10:00

柴米油盐,一蔬一饭,既是家事,也是国之大者。近日,浙江大学长三角智慧绿洲创新中心的研究团队成功实现细胞培养类三文鱼引起广泛关注,这将有望为培养获取优质蛋白提供新思路。科技创新丰富了百姓餐桌上的食物种类,“细胞肉”“替代蛋白”“未来食品”这些原本鲜见的食品术语高频出现在新闻报道、学术报告、科技论坛等多个场合,人们在生产食物之余,还可以创造新的食物类型,一场全新的食物革命正蓄势待发。

从2015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要树立大农业、大食物观念”,到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树立大食物观,发展设施农业,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再到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树立大农业观、大食物观,多渠道拓展食物来源,探索构建大食物监测统计体系”,“大食物观”不仅符合人民享受美好生活的期待,也为食品科技与产业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

从粮食到食物,这些年的发展变化折射出我国经济腾飞与物阜民丰的新气象。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食物的要求从“吃饱”“吃好”,变为“吃得健康丰富”。不过,从资源禀赋来看,我国仅有世界9%的耕地和6%的淡水,却养活了近20%的人口,又该到何处再去挖潜?践行大食物观,就需要从科技创新方面找出路,通过科技创新提效率、扩来源、转方式,向森林要食物,向江河湖海要食物,向多维空间要“增量”。

让政策和技术体系为科技“奇兵”护航。我国大食物资源的供给能力到底如何?在强化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研究的同时,应充分评估和挖掘大食物资源的供给能力,探索构建大食物监测统计体系,加强对我国居民食物消费数据的采集和研究,把营养标准制定从传统的农产品范围扩大到大食物范围,加快构建与大食物观相适应的质量标准体系,以标准化和数字化引领农业食物生产。近年来,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企业建立产业技术联盟和联合体成为一种常见的形式,在践行大食物观的过程中,我们也应该鼓励这种形式,促进科技研发、生产制造、推广应用于一体的产学研用相结合,加大生物合成、人工合成等新兴技术的研发力度和生物育种等推广应用,加强食物品种生产方式的创新,拓展生物产业研究,促进科技与产业深度融合发展。

用科技塑造资源适配的大食物观生产格局。大食物的来源已从耕地资源向整个国土资源拓展。我们要遵照“宜粮则粮、宜经则经、宜牧则牧、宜渔则渔、宜林则林”原则,加大对森林江河湖海的研究力度,通过科技的牵引和支撑作用,保障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全方位多途径开发食物资源,更好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福建依山而居开发“森林粮库”,傍水而栖打造“蓝色粮仓”,食物供给更加丰富多元,充分展现了大食物观的实践力量。加快利用生物技术开展食用蛋白、饲用替代产品等关键实用技术研发和攻关,扩大新型食物和饲料来源,向植物、动物、微生物要热量、要蛋白。数据显示,食物蛋白作为人类最重要的营养素之一,预计2050年需求将达到2.65亿吨左右,传统蛋白将无法满足人类未来生活需求。我们不仅要从技术上精准配置提高食物蛋白资源利用率,更要针对细胞培养肉、功能重组蛋白等发展方向,下决心抢占国际研究的制高点,实现从跟跑、并跑到领跑的转变。

倡导形成大食物观工作合力。践行大食物观,需要政府、科研机构、社会团体、学校、企业等多方协同形成合力,坚持因地制宜、坚持市场导向,加强政策制定、资金投入、技术研发、成果转化等各项工作,还应特别注重对青少年进行大食物观教育,培养他们健康的生活方式。刚刚结束的第六届北京市中小学生食育实践活动,由科技馆、科研机构、社会团体、学校等多方联合开展,吸引了6000余名中小学生积极参与,设有营养膳食制作、食谱设计、校园食品安全实验挑战赛等多种项目,学生们现场展示参赛作品,与科学家面对面开展交流,通过多种方式提升了学生的健康饮食观念,有效推动了大食物观深入人心。

仓廪实,天下安。科技赋能大食物观,开辟了获取食物的新途径,让食物品类更加丰富、结构更加优化、品质更有保障,让人们吃得饱、吃得好、吃得健康、吃得丰富,进一步满足了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稳稳地托举起人们舌尖上的幸福。

文/魏永莲(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

图源/视觉中国

编辑/王涵

相关阅读
国内首个新蛋白食品科技创新基地落地北京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5-01-11
开发森林食物充盈大国粮仓
经济日报 2024-12-21
食物产业何以备受关注
经济日报 2024-11-26
践行大食物观,让食物供给更多元化
光明日报 2024-09-18
官方:全方位、多途径开发食物资源
中新经纬 2024-09-15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践行大食物观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的意见》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4-09-15
“榴莲自由”背后,大食物观如何影响市场?
中新经纬 2024-05-28
因地制宜践行大食物观
经济日报 2024-05-17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