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今年1月下旬我们建立机制以来,截至5月16日,不到4个月的时间,‘白名单’项目贷款审批金额已达到9350亿元。”5月17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副局长肖远企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
近几个月来,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不断推进,支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根据最新数据,全国29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已经建立了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
第一财经在上述发布会上了解到,近期,金融监管总局还将发布《关于进一步发挥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作用满足房地产项目合理融资需求的通知》,建立健全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继续坚持因城施策,以城市为主体、以项目为中心,全力支持应续建项目融资和竣工交付,切实做好保交房工作,保障购房人合法权益。
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落地见效
今年1月,金融监管总局、住房城乡建设部和自然资源部联合印发《关于建立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的通知》,指导各地建立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提出可以给予融资支持的房地产项目“白名单”,向本行政区域内的商业银行推送,支持在建房地产项目融资和建设交付。
文件发布后,各地积极推进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落地见效,支持房地产项目合理融资需求。
肖远企表示,融资协调机制是由城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任组长,分管城建住房和金融的副市长为副组长,相关部门及金融机构为成员单位,组建工作专班,开展集中办公。城市协调机制主要是汇总辖内房地产项目情况,按照条件和标准审核“白名单”项目,对于暂时不符合条件与标准的项目,要督促有关各方加大整改力度,切实解决相应问题,使其符合“白名单”的项目条件和标准。
“白名单”由房地产项目公司自愿申报,所在城市的区县预审并提出名单。城市协调机制组织甄别审查,符合条件与标准的纳入“白名单”,不符合条件与标准的要实施整改,推动问题解决,形成闭环管理机制。另外,城市协调机制要负责优化预售资金监管流程,合理确认预售监管资金的额度。同时,要压实房地产企业和房地产项目公司的责任。
在各地建立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向金融机构推送“白名单”的同时,金融机构也在加大对“白名单”项目的支持力度。
肖远企在回答第一财经提问时表示,截至5月16日,商业银行已按内部审批流程审批通过了“白名单”项目贷款金额9350亿元。
据悉,金融监管总局指导商业银行积极与城市协调机制对接,要求这些银行建立总行、省分行、二级分支行以及经办行四级联动的快速响应机制,形成从总行到省里、到地市、到经办行的四级联动快速响应机制,采用“评审合一”等模式最大程度缩短业务办理时限。
比如,对于不同所有制房企的“白名单”项目一视同仁。肖远企说,在控制风险的前提下,可以采取新增贷款、存量贷款展期,以及发放并购贷款等多种方式予以融资支持。贷款金额要与项目建设周期匹配,要覆盖项目建成交付的资金缺口,推动项目竣工交付,切实保障购房人的合法权益。
另外,对“白名单”项目单独建账核算,封闭运作管理,项目间资金不混同,项目资金严禁挪作他用,确保资金用于保交付。商业银行要严格审查信贷资金用途和流向,与借款人约定在贷款银行开立项目资金监管账户,确保项目资本金、贷款发放、支付支用、贷款偿还等通过项目资金监管账户办理。“白名单”项目的预售资金监管账户应开立在主办银行。
提供更契合房地产发展新模式的金融产品
从供应端来看,在房企资金面承压、拿地态度审慎下,一季度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降幅较1~2月扩大。
近日,国务院副总理何立峰在郑州调研时指出,要健全合规房地产项目“白名单”制度,“能进尽进”。对纳入“白名单”的项目,金融机构要优化贷款审批和发放流程,加快放款速度,支持项目建设竣工。对暂不符合“白名单”要求的项目,抓紧拿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对开发贷款和预售房款,要优化账户管理和资金监管,确保封闭运行,严防违规挪用。
中指研究院市场研究总监陈文静认为,“三大工程”加速建设以及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进一步落地见效,有望带动房地产开发投资额、新开工面积修复。
过去一段时间以来,房地产行业销售下滑,其他融资渠道减少,但银行对房地产行业融资还是保持了稳中有增的趋势。数据显示,一季度末,建筑业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0%。
肖远企强调,接下来还会加大工作力度保持房地产融资稳中有升。继续落实好“金融16条”,稳定房地产资金投放。
据他介绍,一方面支持存量融资合理展期。截至3月末,房地产开发贷款展期余额同比增长147%,对存量的房地产贷款继续延长贷款期限。另一方面,积极做好房地产新增信贷投放。今年一季度,商业银行新发放房地产开发贷款9636亿元,新发放个人住房贷款1.3万亿元,比去年第四季度均有较大增长。首套房贷、二套房贷平均利率分别比上年同期下降了0.43个百分点和0.75个百分点。
他同时指出,将建立与房地产发展新模式相适应的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体系。要求金融机构针对新变化、新特征,在产品开发、审批流程、风险管理、客户关系管理等方面升级改造,提供更加契合新模式的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体系,提高房地产融资和金融服务的针对性、有效性。
编辑/范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