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回龙观,您首先想到的是什么?如今,提起回龙观这个地理IP,我们的脑海里会涌出无数个标签:回天计划、码农、昌平“南大门”......却鲜少有人提起回龙观的“前世”——玄福宫。
殊不知,回龙观的故事最早可以追溯到明代,沉淀着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今天,让我们一起跟随“又见玄福 福满龙域”城市更新项目,穿越古今,探索文化地标的历史脉络。
大有名堂,“回龙观”的历史渊源
谈及回龙观的由来,就不得不讲它的“前身”——玄福宫。据历史记载,明成祖定都北京以后,在天寿山建造了皇家陵寝,明孝宗朱祐樘在位时,昌平区已经有了五位皇帝的陵寝。
由于明朝的祭祀陵寝制度十分繁琐,由德胜门到昌平的陵京大道上,几乎每个月都有文武大臣往来,当他们走到回龙观村时,已经人困马乏,有大臣上奏朝廷,要求在此地建一座休息馆所,明孝宗于是下令在此地建一座皇家道观,为过往官员提供休息场所。
这座道观便是玄福宫,始建于明代弘治十七年(1504年),正德十年(1515年)建成,有山门、正殿、左、右配殿、龙虎殿、钟鼓楼、寝殿等建筑112间,为饮水方便,还打了两口水井。
至于玄福宫为何被称为“回龙观”,民间也流传着许多历史典故。顾炎武《昌平山水记》记载,明末清初,玄福宫被当地百姓俗称为回龙观,据当地民间传说,明朝皇帝祭陵回途中到此地要停下脚步休息,回望十三陵方向,以示对祖宗恋恋不舍,有龙回首向北观望之意,因此便有了“回龙观”一说。
在《明武宗实录》中还给出了另一种说法。据记载,正德十二年八月初一,喜爱游龙戏凤的正德皇帝瞒着满朝文武大臣,乘夜微服出德胜门去了昌平州,计划出居庸关到大同。大学士梁储等人赶紧奔往昌平州,在沙河镇追上了正德皇帝,在大臣们的谏阻下,再加上居庸关的官员不放正德皇帝出居庸关,无奈之下,正德皇帝只得在昌平地区的南口、小汤山御马房、沙河等地游荡半个月之久才回京城,因正德皇帝在闲游的半个月之中,曾在玄福宫居住过,最后回到了京城,这件事后被民间演绎成了“回龙观”的来历。
城市更新,让文化地标“活”起来
文化地标作为城市空间中的具象符号载体,不仅是人类文明生活的形态表现,还承载着传播地方文化、赓续历史基因的功能。曾经的玄福宫历经沧桑,早已无人问津,建筑物失修,逐渐倒塌,只剩下一口水井,数株古树和一方石碑,记录着这里曾经的繁荣。
为传承历史文脉,让文化地标“活”起来,回龙观街道启动了“又见玄福 福满龙域”城市更新项目,以历史为锚点,以重构玄福宫历史印象为切入点,活化文物利用,让城市更新的内容更加厚重。
在项目建设中,街道将“玉光寺-龙域东一路-菩萨庙”串联起来,利用现存的历史印记,串联历史文脉,让居民们有所知、有所思。通过优化活动区域、文化生活和商业氛围,让人们感叹今日之舒展,似又见玄福盛景。
玉光寺→寺锦
玉光寺,始建年代不详,于康熙五十八年(1719年)重修,该寺山门门楣上刻有石匾“敕赐护国玉光禅寺”。据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重修玉光寺碑记》记载:玉光寺自清雍正八年(1730年)地震后,于乾隆三年(1738年)经云闻法师募化重修。
玉光寺建筑为四合院布局,坐西朝东,原有三座大殿,现存山门殿、正殿及南、北配殿。经过修缮改造,玉光寺成为回龙观城市会客厅,以共创、共建、共享为核心理念,集成展览展示、会客议事、互动体验等服务功能,还有了一个好听的名字“寺锦”,寓意陪你走过似锦年华。
菩萨庙→庙趣
菩萨庙,坐北朝南,现存山门殿、西配殿。山门殿前有影壁一座、古井一口。内有古柏两株,一株为一级古树,树龄410余年,一株为二级古树,树龄110余年。
如今,庙内的杨六郎马蹄井和九垄山影壁已经采取了相应的文物保护措施,地面已铺设青砖完成了硬化施工,预计今年下半年完成整体的升级改造并面向大众开放。届时,菩萨庙将被打造成为“庙趣·回龙观城市岛屿”,成为潮流文化生活聚集地。
龙域东一路→芯动龙域
更新改造前,龙域东一路东侧近40米宽200米长的绿化带将商业体与主干道路割裂,形成了8千多平米的绿色“栅栏”,遮挡了底商,造成商业氛围不足、缺乏街区主题和品牌效应,街区活力严重不足。
去年11月,龙域东一路芯动龙域活力街区焕新亮相,以优质的人居环境和城市公园配套,彰显了城景融合的空间形态,也成为了回龙观街道1818街区核心景观区、商业活力区和休闲集中区。如今,二期建设在即,街区的配套设施、活动空间将进一步完善升级。
“又见玄福 福满龙域”城市更新项目,立足于回龙观历史文化脉络的核心所在,以“两庙、两井、一碑”的历史积淀,牵动新回龙观人的文化记忆和情感寄托,将静态的空间更新与动态的街区活动交相辉映,展现了独特的城市性格和城市风貌。接下来,回龙街道将依托城市更新项目进一步打造文化地标,擦亮“回龙观”的文化名片。
编辑/朱泽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