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青快评|为中小学教师减负需要拿出实招硬招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4-25 16:05

为切实减轻中小学教师非教育教学负担,中央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秘书组近日印发通知,对开展规范社会事务进校园为中小学教师减负专项整治工作作出部署。通知明确了专项整治的范围和目标,要求集中整治与教育教学无关的活动和工作随意进入校园情况,以及社会事务进校园过程中重留痕轻实效的形式主义,营造教育教学良好环境。(4月25日《中国青年报》)

中小学教师负担过重,主要指承担的非教育教学任务过多,挤压了教师备课、辅导以及个人休息时间。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都出台了不少为中小学教师减负的政策措施,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真正把时间和精力还给教师,让教师专注教学并非易事。在一些地方,教师依然深陷“旧负担”未卸“新负担”又来的困局,甚至出现“越减越重”的情况。

2023年,有媒体与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教师发展研究所课题组联合发起的一项调研显示,60.8%的受访教师表示,参加各类检查考核、创建活动、综合督导、评估验收等非教育教学工作量“明显增加”或“增加”;92.1%的教师每天在校工作时间超过9小时;强制关注公众号、摊派安装APP、转发点赞拉票等指尖上的任务成为“增负”新趋势。

教师负担过重问题为何依然存在?今年全国两会上,多位代表委员认为,一些地方党委政府对教师减负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常态化推进意识不强,协同机制未建立,进校园事务审批制度不完善,加之部分家长对教师有着过高期待与过度依赖,存在“甩手掌柜式放任”和“投诉举报式参与”现象,教师为自保“不被追责”不得不做大量非教学工作。

教师负担过重,不仅事关教师群体合法权益,也关系整个教育事业的发展。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减轻中小学教师非教学负担”,不少代表委员也开出了专门“药方”。诸如完善现行相关法律,进一步明确教师权责;构建科学合理的减负机制,细化教师减负清单,纳入各级督导内容;改革教师评价机制、评价标准。这些都是好建议,值得采纳。

为中小学教师减负,关键是拿出实招硬招。此次专项整治提出的四项主要任务,每一项都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包括制定社会事务进校园的准入标准、建立社会事务进校园审批报备制度、对社会事务进校园的具体方案进行审核,以及通过监测、核查、通报等方式,常态化规范社会事务进校园工作。只要把这些关口都把住了,就能让教师专注于教学。

为教师减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各方高度重视,多方协同推进。地方党委和政府要切实将这项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作为教育政绩评价的重要内容,完善部门协同机制等。尤其要强化执行联动,持续开展非教学任务问题专项整治,健全减负工作长效机制,避免一阵风刮过之后“涛声依旧”,给学校和老师提供拒绝非教学类任务的底气。

同时,要让教育督导“长牙齿”。坚持依法治教,发挥教育督导的作用,对照社会事务进校园白名单及减负清单,采取“四不两直”方式深入督查问效。要畅通公众意见反映渠道,鼓励公众对违规进校园的情况进行举报,对查实的学校和相关责任人严肃问责。老师和家长也应积极支持减负工作。多措并举、多方发力,方能让教师减负真正产生实效。

文/付彪

图源/视觉中国

编辑/王涵

相关阅读
让教师潜心教书、静心育人
人民日报 2024-06-20
纵横谈 | 为教师减负需要更多实招
中国教师报 2024-05-09
中央教育工作领导小组部署教师减负工作 健全社会事务进校园审批制度
法治日报 2024-04-30
教育部:将集中整治与教育教学无关的活动随意进校园情况
新华社 2024-04-25
为教师减负 社会事务进校园将建审批报备制度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4-24
中央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秘书组部署开展规范社会事务进校园为中小学教师减负专项整治工作
教育部网站 2024-04-24
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建言给教师减负 建立长效机制帮助教师潜心教书静心育人
法治日报 2024-04-23
为教师减负,为何备受社会期待?
光明日报客户端 2024-04-07
最新评论